1961年3月,剛從前蘇聯(lián)回國不久的王淦昌,接到一個改變他一生的通知:3天之內(nèi)到核武器研究所報到。對王淦昌來說,這意味著要放棄他已經(jīng)取得重要成果的基本粒子研究,改為研制核武器。他沒有遲疑,沒有猶豫,愉快地表示:“以身許同?!?/p>
第二天,他就來到核武器研究所上班。從此,他隱姓埋名,默默地為祖國的國防事業(yè)奮斗了16年。
開始,爆轟物理實驗是在離北京不太遠的長城腳下進行的。當時,核武器研究所沒有試驗場地,得借用解放軍的靶場做試驗。負責物理實驗領(lǐng)導工作的王淦昌來到靶場,走遍了靶場的每一個角落。他和科技人員一起攪拌炸藥,指導設計實驗元件,指揮安裝測試電纜、插雷管,直到最后參加實驗。一年中,他們做了上千個實驗元件的爆轟實驗。
1963年春天,王淦昌主動請纓,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去工作。他離開北京,離開了家人,奔赴大西北。那時候,基地初建,各方面條件非常艱苦?;氐靥幒0稳Ф嗝椎那嗪8咴?,由于高寒缺氧,氣壓低,水往往燒不開,饅頭也蒸不熟,年輕人走得快了都會喘不過氣。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五十多歲的王淦呂仍堅持深入到車間、實驗室和試驗場地,去了解一線情況,指導實際工作。他常常和大家一起工作到深夜。對每項技術(shù),每個數(shù)據(jù),每次實驗的準備工作,他都一絲不茍,嚴格把關(guān),確保每一次實驗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茫茫戈壁灘上,升起了一個巨大的火球,接著,傳來轟隆隆的爆炸聲……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觀察所里的人們歡呼著,蹦跳著,擁抱著,互相祝賀,王淦昌也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過了兩年零八個月,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又爆炸成功了!我國成為世界上從原子彈到氫彈發(fā)展最快的國家,這其中傾注了王淦昌的心血。人們稱他為核彈先驅(qū)。他卻謙虛地說:“這是成千上萬科技人員、工人、干部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員。”
1969年,王淦昌被任命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他成功地領(lǐng)導了我國前三次地下核試驗。他為我國的核武器研制做出了巨大貢獻,立下了汗馬功勞。
點評:
王淦昌對科研上的成就永遠不感到滿足,總是在不斷地攀登新的科學高峰。他給世人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無私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