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軼玫
最近一個比較好玩的事,CNN在某種程度上因為一個媒體新進入者的加盟,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具詼諧的“挑戰(zhàn)”!
一件售價17.99美元的“CNNfailed!(失敗)”的T衫竟然賣得很火爆。如果老牌的CNN“廢”了的話,誰又會“火”了呢?由于在伊朗大選上的緩慢報道,CNN遭到不少攻擊。有人說:“親愛的CNN,請您們到TWITTER上找新聞吧,看看人家是怎么報道伊朗的”。還有斷言說:“真正的媒體革命就在這個周末上演了,人們的選擇給CNN有力地一擊!”“TWITTER是新時代的CNN!”“CNN對什么是新聞不再有決定權,什么是新聞將由TWITTER說了算!”
在伊朗政府控制互聯(lián)網的同時,民眾依然通過twitter發(fā)布,獲取關于伊朗大選以及后續(xù)事件的相關信息。關于伊朗大選的抗議甚至直接被外界稱為“twitter革命”。在這次事件的傳播上,twitter已經打敗了所有傳統(tǒng)媒體:比它快的沒有它范圍廣,比它范圍廣的沒有它快。由于twitter上面很少發(fā)布假消息的清白出身,此次發(fā)布的消息顯得非??尚拧?/p>
Twitter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已然成為新媒體時代的一個新型報道工具。除了報道硬新聞,Twitter還有著無比強大的“串聯(lián)”功能。2009年7月19號,在中國大連人民體育場,孫楠2009不見不散公益演唱會活動,首次利用了這種微博客,通過手機短信/彩信、IM聊天工具、登錄web頁面等多種留言方式,將歌迷留言內容及時展示在現(xiàn)場大屏幕,一種全新的“互動”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展開了。
以Twitter為代表的微博客、微內容將新媒體發(fā)展帶入了一個搏“微”時代,最近新浪網重拳推出了“新浪微博”,都表明了這一領域有著潛在的需求與發(fā)展空間。新媒體的“微”時代有四個特點。
微生產
微生產在很大程度上是WEB2.0時代新技術的一種內容生產模式及消費形態(tài)。Web2.0的信息傳播是以微內容為基礎,通過聚合、管理、分享、遷移這些微內容,進一步組合成各種個性化的應用及消費。微內容最近一年來最突顯的應用就是以Twitter為代表的“微博客”,后現(xiàn)代的媒體消費呈現(xiàn)出一種碎片化景象,人們用以消費媒體的時間越來越支離破碎,而媒體的種類、媒介的形態(tài)越來越多元化,這使得每個媒體消費主體——人,對于媒介內容的消費無論主觀與客觀上都呈現(xiàn)了一種“微小、精悍、迅速”的需求,宏大的敘事已不是這個時代媒體生產與消費的主旋律,相反,真相在一個個事實的碎片拼接中得以完型,而觀點則在不斷地對微內容的消費中形成與修正。
微表達
微表達是媒體“微”時代的另一個圖景,我們會在facebook、開心網等社交網站中經常會看到“某某‘動了你一下”,某某“沖你微笑”,某某“向你眨眼”等等“微”動作與微表達,網友們以此來交流情感,建立并強化關系,這是社交網絡最常有的應用之一。這是比E-MAIL、比IM(網絡即時通訊)還更經常更容易做的一種聯(lián)絡情感、進行人際交往的方式。
微表達的另一種形態(tài)是在新浪等各大主要網站的新聞后面出現(xiàn)的一種微情緒,比如“您閱讀了這條新聞的心情是?”請選擇:1)高興;2)難過;3)沒什么感覺;4)感動;5)驚訝等等。受眾只需在自己的情緒前輕點鼠標,就可以用1秒鐘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數(shù)據(jù)顯示,網站此類項目的PV值通常很高。
微表達更多應運于投票、選舉、測試等欄目中,除此之外IM(即時通訊)工具也常常會推出一些微表達的功能,比如去年的家樂福事件中,MSN用戶只需輸入幾個符碼,自己的簽名前就可以多出一顆“紅心”,愛國的表達可通過這樣一個微動作瞬間完成。此外,網絡上還有一些“獻花墻”、“簽名板”等等都是微表達的多樣形式。
微支付
在9月10日谷歌向美國報業(yè)協(xié)會(NAA)提交的一封回復函顯示,他們打算開發(fā)一個“微支付”平臺。將在明年把google旗下的各項服務引入這一-“微支付”平臺,此外,還將提供給美國各大報業(yè)集團和其他外部機構使用。
微支付平臺的目的是營造一種全新的“收費內容環(huán)境”,以解決報紙網站的收費問題,普通網民只需通過該微支付平臺交納少許費用后,就可獲得網站中特定內容的訪問權。微支付的出現(xiàn)被看作是解救紙媒之死的最后一劑良方,建立“一種界面極為簡單的‘一鍵式支付系統(tǒng),讓讀者產生購買報紙的沖動”。網絡報紙“需要某種像數(shù)字硬幣或快易通(E-ZPass)數(shù)字錢包那樣的東西”。即對所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只收取小額費用,最好是能夠小到“無關痛癢”,讓你舉手間就能做出支付決策。這樣就解決了為報紙付費的問題。
微支付同時也是一些網站實現(xiàn)營利的一種全新支付模式。如果用戶想下載一段音樂、一個視頻片段或者試用版軟件等,則通過網站為用戶提供的搜索服務,找到自己需求的產品,支付很少的費用,往往只要幾分錢、幾元錢或幾十元錢,就可以如愿以償。宏大的敘事與高昂的收費與融媒體是格格不入的,媒體要想新生,轉身是第一步。
微娛樂
娛樂也越來越“微”型化,以游戲為例,從前的單機版或者MUD游戲將逐漸被一種全新的“迷你社交網絡游戲”所替代。Social Game是近兩年來出現(xiàn)在SNS平臺上的新游戲形式,它們操作簡單,題材有趣,主要依賴人際網絡運轉和傳播,強調好友之間的互動,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來操作。自出現(xiàn)以來它發(fā)展迅速,國外Facebook等平臺上的一些“迷你社交網絡游戲”有著上百萬的“粉絲”。而國內的同類游戲“五分鐘”公司研發(fā)的《開心農場》進入Facebook后兩個月內已經沖進Facebook排行前30,它貢獻的收入已經占到公司收入的30~40%。《開心農場》的用戶群比整個上海的人口還多,而另一款“迷你社交網絡游戲”《陽光牧場》的用戶群也比北京的人口數(shù)還多。
這一情形在日本更為顯著,日本的“迷你社交網絡游戲”與中國、美國不同,他們的用戶主要通過手機而非PC方式訪問,目前已有72%的用戶依靠手機到達。日本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絡游戲依托的是移動平臺。
媒體進入搏“微”時代,搏“微”時代媒體要想勝出,意味著需在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是搏“微”即搏“快”:“微生產、“微表達”等等無論從內容還是形態(tài)上都適合第一時間發(fā)布,因此,“發(fā)布即時”是媒體勝出的關鍵,比如Twitter關于央視大樓失火、邁克爾-杰克遜病逝消息的全球第一時間發(fā)布都使它贏得了媒體先機,許多媒介研究者認為,如果CNN在報道上面不能做到原有的“快速”的話,它的時代將被終結,取而代之的將是王者“Twitter!”。
二是搏“微”即搏“圈子”:“微內容”、“微娛樂”等等都適合運營一個有著共同聯(lián)系的人際圈子,話題在這個圈子中得以交流,觀點在這個圈子中得以交換,情緒在這個圈子中得以傳染等等,圈子是形成媒體“粘性”與“忠誠度”最為重要的關系紐帶。
三是搏“微”即搏“服務”:以微博客twitter為例,它有很多“服務功能”,比如“TwitterMap”,用戶可以根據(jù)Twitter的Usemame進行地理位置的搜索,并顯示出用戶公開的Twitter留言以及地理位置等相關信息;“TwitterBadges”,用戶可以通過它將自己的心情放在自己的博客中。此外,如果你提供你的Twitter用戶名,TweetPsych就會讀取最新的1000條Tweet,對其進行語義分析,并提供一份你關注領域的分析報告,而且還會為你推薦一些和你有相同興趣的推友。此外,你還可以通過一些微博客接收免費的天氣信息。服務越來越貼身,微博客越來越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