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超
許多動物和人一樣,是有靈性的。我總這樣認為。因為記憶里幾件和動物有關的趣事,一直讓我津津樂道,不能釋懷。
我最愛提及的是鴿子。記得九歲那年,有人送給我家一對灰色的鴿子。我和哥哥連忙用木板釘個箱子,找來梯子,釘在房檐下,鴿子的新居便“宣告”落成?;蛟S因為我們的熱情好客,鴿子全然沒有“喬遷”之后的忌生和膽怯,很快就適應了這個“家”。它倆有時拖著長長的鴿哨飛出飛進,有時咕咕地叫著溫婉有韻,有時在院子里安閑地踱著步子,有時在房脊上婷婷玉立,著實給全家人帶來了許多樂趣。
趁鴿子雙雙出去覓食的間隙,我和哥哥輕手輕腳地爬上去,觀察鴿子“家”里的變化。有一天我倆發(fā)現(xiàn)了兩個鴿蛋,欣喜若狂;又有一天,小鴿子孵了出來,愈加興奮……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初生形態(tài)的、嬌弱的雛鴿:碩大的腦袋光溜溜的,又長又粗的喙,羽毛未全,稀絨一團。那種新生命對外界的陌生和新奇表現(xiàn)出的羞怯模樣,反而更讓我急切地期盼著它們的蛻變和成長。我們還發(fā)現(xiàn),鴿子在孵蛋的時候分工是很明確的。雄鴿外出來來往往地覓食,回來犒勞雌鴿,雌鴿則呆在家里安心生育。小鴿子出生后,一只老鴿子在家里照料子女,另一只出去覓食。和人類一樣,鴿子生兒育女后,便擁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忙碌之中也不乏其樂融融。
然而,有些無法預見的災難時刻都會折斷它們飛翔的翅膀。雄鴿在覓食的時候,被一顆氣槍子彈射中?;蛟S因為有家有兒女牽腸掛肚,鴿爸爸帶傷往家的方向飛,在接近家的時候,終難支撐,一頭跌落在地,遺憾地死去了。于是鴿媽媽開始了獨自養(yǎng)活兩個孩子的日子。每當倦鳥歸巢時,在漫天暮色的映襯下,她的悲傷和孤清顯得更沉重了。我和哥哥目睹著這一幕,心都有些碎了。終于有一天,鴿媽媽覓食回來,身后竟然尾隨著一只漂亮的白鴿,紅眼紅爪,羽似飄雪。我和哥哥歡呼雀躍,再也不擔心鴿媽媽的孤獨和清苦了。鴿子一家又開始了溫暖的生活,兩只老鴿子形影不離,一起飛出去覓食,一起飛回來喂食。小鴿子一天長大,羽翼漸豐……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兩只老鴿子領著兩只小鴿子穿過林梢,飛入云堆,云朵漸漸掩住它們的鳴聲羽影,瞬間杳無所見,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盡管我們還為鴿子保留著那個“家”,但哥哥斷言,鴿媽媽改嫁了,決不會再回這個曾給她們溫暖又讓她們傷心的家了。好像哪位大師說過:鴿子是快樂的,它們不貪不占,不賒不欠,即撿即失;只體會當下的快樂,放得下一切的包袱和牽掛,難怪它們可以輕快地遠走高飛。
鴿子一家遷走之后,我卻失落和牽掛了好一陣子。但后來一想到鴿子幸福的一家,也許在它們向往已久的地方,獲得了新的慰藉和快樂吧!那種失落和牽掛就隨之釋然了。我想,尋找和回歸自然,本該是鴿子一生中不斷重復的主題吧。
有關螞蜂的一個故事,也讓我感嘆了許多年。大女兒五歲那年,妻子突然發(fā)現(xiàn)家中院子里的花椒樹上有兩只馬蜂在筑巢,便大聲喊道,快把馬蜂轟走。我和女兒聞聲跑來,馬蜂窩只有拇指大小,兩只馬蜂振動著透明的薄翼,輕盈地在樹杈間穿花拂葉,繼續(xù)著安居工程。我有些想當然地對妻女說,讓它們壘吧,馬蜂是益蟲,專吃蚊蠅和菜青蟲。女兒更是愛心至上,吵鬧著肯求妻子千萬不要破壞小動物的家園,妻子無可奈何地應允了。隨著馬蜂窩一天天膨脹,馬蜂隊伍也在日益壯大,最后蜂居落成時碗口那么大的面積趴浮著黑乎乎的馬蜂,看上去很瘆人。但平日它們在院子里飛出飛來,與家人互不驚擾,一切又顯得那樣平靜和諧……
女兒自然成了馬蜂的保護神。一天,一個朋友來家中做客。來客經過花椒樹時,女兒提醒:“放輕腳步,別驚動了我們家的小小鳥?!蔽壹m正道:“馬蜂是昆蟲,不是小鳥。”女兒辯解:“馬蜂有翅膀,有尖尖的小嘴,他們就是鳥,就是我們家的小小鳥?!蔽液团笥褵o可奈何,說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吧。席間,略有醉意的朋友走出房間,抬腿便向樹干踢了一腳,受了驚擾的馬蜂們一下子炸了窩。頃刻,寂寂的宅院,喧騰如一只鳴響的鬧鐘。只見幾只蜂王兇狠地向朋友撲來,朋友像子彈飛射一樣沖出院子,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那以后,朋友一來我家,馬蜂就會炸窩,就會有幾只馬蜂向他發(fā)起攻擊。一次,朋友很失態(tài)地慌忙躲閃著馬蜂說:“馬蜂通人性哩。這些小東西不僅認人,而且還記仇呢?!币靡患胰舜笮?女兒笑得尤為暢快?;蛟S從那時起女兒就已懂得,“小小鳥”們是在用以牙還牙的凌厲方式警告著人們不尊重弱小生命的代價。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用諸如此類的言論教化孩子: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構建生態(tài)文明,多一份愛心、少一份殘忍,培養(yǎng)關愛生命的情操,擯棄獵殺生靈的陋習……而為什么許多成年人卻不能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在我的心目中,白頭翁在鳥類中最具靈性。因為我親歷了有關白頭翁的幾件事。十多年前的一天,我家小院子里落下一只雛鳥,跌跌撞撞地在地上撲棱,疏羽下,波動著一股生命的戰(zhàn)栗。幾只老鳥在院子上空呼嘯著盤旋,其中一只果敢地落在幼鳥身旁,翹尾、頷首、展翅,似乎懷著無限的憐惜,搭救陷入不幸的子女??衫哮B們幾經努力,終救不走幼鳥。于是我抑制不住對幼鳥的關切之情,上前捉住它,放進一只空了多年的鳥籠,掛在院中。老鳥們拍翅驚飛,留下“小囚徒”暗自發(fā)怔。
我找來幾個愛養(yǎng)鳥的鄰居,終于有人辨認出,這是一只白頭翁。白頭翁和麻雀一樣大小,羽毛大都呈暗黃色,頭頂上的羽毛略顯凸起,呈白色。白頭翁氣性很大,我和女兒逮來菜青蟲和螞蚱,掰開嘴喂,它卻不吃,用冷漠拒絕我們一家人的愛心。餓了半天,我怕這倔犟的精靈死去,便索性打開籠門,讓老鳥繼續(xù)營救。然而,奇跡發(fā)生了,只見一只老鳥銜著一條蟲子落在籠子上面,它們兩喙相接,蟲子剛好落進幼鳥那張饑餓的小嘴巴里。老鳥翅膀一展,劃了一道斜線飛上房檐,活躍的姿態(tài)描繪出哺育的喜悅。接著另一只老鳥又飛下來,以同樣的姿態(tài)、雙倍的溫情喂食小鳥。就這樣過了幾天,見沒什么危險,老鳥們干脆鉆進籠子里喂小鳥。一群鳥的“愛心接力”使院子里每天都洋溢著一片鳥語溫馨……
大約半個月后的一天,小鳥在老鳥的引領下,跳出鳥籠,像一羽箭矢一般飛上房檐。陽光灑在它們光滑的羽毛上,小鳥低頭注視著那個曾供它療傷的籠子,小眼睛里似乎閃爍著一種感恩的光澤。隨即它們展翅齊飛,頃刻無影。我凝望著鳥兒們適才掠過的天空,只見一片云朵柔婉美麗,猶如愛神的羽翼在自由的國度飛翔。從此我家的院子里恢復了以往的寧靜。鳥籠一直掛在那里,很長時間,籠門一直敞開著。白頭翁再也沒有鉆進去過,但它們每過幾天都會回來圍著鳥籠飛上幾圈。也許鳥兒也會眷戀舊巢,也會懷舊,也會追憶刻骨銘心的往事吧。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了白頭翁。后來我調進政府機關工作,機關大院里,樹木蔥籠,樹上有上千只白頭翁聚集。它們早上“嘩”地一下飛去,掠動著清晨的一潭寂靜;傍晚再“轟”地一聲飛回,沐浴著晚霞的桔紅,成了院中的一大景觀。新來的門衛(wèi)小胖卻不以為然,以早晚鳥多語雜、影響休息為名,找來一只氣槍驅趕鳥群。誰料剛放一槍,白頭翁嗖地俯沖而來,挾裹著風聲陣陣,追趕奔跑的小胖。一連幾天,白頭翁只要一見小胖,便群起而攻之,嚇得小胖躲在保衛(wèi)室不敢露面。
一天,花工老王在一棵稠密的桂花樹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白頭翁的巢,便找來梯子爬上去,見巢里有一只雛鳥,便掏出來帶回家內準備喂養(yǎng)起來。不料這一幕被機警的老鳥發(fā)現(xiàn)了。于是老王成了白頭翁新的攻擊目標。成群結隊的鳥兒聚在老王的窗前,唧唧喳喳吵個不停。有幾只老鳥,甚至用爪子吊在窗檐下,往室內窺視……這情景讓經過的人唏噓不已。更讓老王驚心動魄,嚇出了一身涼汗,最后他只好小心翼翼地把小鳥送還窩中。于是,白頭翁們轉而舞姿婆娑,盡情歡唱。清脆的嗓音盡管不協(xié)調,可我覺得似在聽一場前所未有的交響樂。從它們神采飛揚的姿態(tài),能感受到它們勝利的喜悅。這幾件事,讓我對白頭翁的性情有了更深的了解,還有什么比這群攜手與共、捍衛(wèi)家園的小勇士們更令我感慨佩服的呢?
就是這些零碎的有關動物的故事,時時讓我怦然心動。特別是它們在謀求生存中的艱辛、拼搏和精彩一直讓我感嘆萬分……我時常講給孩子們聽,有的都聽了好多遍,也不見反感。終于有一天,上四年級的小女兒說,要是有一門動物語言課該有多好啊!如果聽懂了那些動物們說話,我也就不用再聽你這些老掉牙的故事了。童言童真,我的心又是怦然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