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惠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標是運用語言表達思想,進行有效交際。英語聽說課堂的最終教學任務則是引導和幫助學習者完成和完善獲取這一技能的實踐過程。在聽說課堂上如何展開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既能練聽,又能練說,在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中實踐,以期取得長足的進展,是值得每一位聽說課堂教師潛心研究的課題。教學實踐表明,英語聽說課的任課教師應當最大限度地引發(fā)學生的英語聽說的自信心以及探索有效的教學手段,并長期將其視為英語聽說教學的核心與關鍵。
一、激發(fā)學習者英語聽說的自信心
英語聽說的自信心是學習者在聽說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并展示自我的原動力。課堂上教師要挖掘并悉心呵護學生的自信心。大多高職生在聽說課上害怕聽錯、說錯,不敢主動張口練習。然而,語言是一種習慣,沒有反復的操練和實踐是難以產(chǎn)生熟練的技巧的。在現(xiàn)實中,會話重在達意,只要達到交流思想的目的,能完成信息的交換,這種聽說實踐就應該是基本成功的。故而,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培養(yǎng)學生不怕聽錯、說錯,不斷苦練的精神,啟發(fā)學生注意總結(jié)經(jīng)驗,在犯錯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聽說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盡可能地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與此同時,盡可能少地為學習者糾錯,以呵護學生開口練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出錯的過程中得到練習與提高,同時一定要讓學生領會出錯是成功的開始。
二、探究較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
1.創(chuàng)設一定的聽說環(huán)境
聽說是一種語言交流,沒有一個外語環(huán)境或一定的聽說條件,只靠單槍匹馬很難有所收效。身處教室,教師要盡可能把課堂設置成為一個便于和利于學生進行練習的英語環(huán)境,如從進入聽說課堂開始,教師就要鼓勵學生用英語問候、打招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率先使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另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把聽說教室布置得更具英語特色一些,如在教室的墻上和宣傳欄里張貼一些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No pains, no gains”(不勞則無獲)等標語,以鼓勵學生多開口練習;也可以在教室里開辟“口語角”“英語園地”等來促進學生們英語聽說意識的形成和強化。
2.要努力把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聽力練習與培養(yǎng)學生自覺模仿和復述的口語學習習慣相結(jié)合
(1)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聽力實踐。在語言學習中,我們常常把“聽”視為語言的輸入過程,把“說”視為語言的輸出過程。在大量的“聽”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促成“說”的產(chǎn)生。由此可見,聽說領先的語言教學理念下又凸顯了“聽”是何等的重要。
面對高職院校學生英語聽力較為低下的現(xiàn)狀,或許我們從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入手進行聽力訓練不失是一個良策?!缎赂拍钣⒄Z》(New Concept English)第二冊書以及《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 )等是首選的訓練教材。在聽懂的基礎上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在同伴之間嘗試復述練習,實現(xiàn)聽說有機地結(jié)合。此后為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可選取各種報告錄音,擴大聽的內(nèi)容,如一些淺顯的英美歷史、地理、風俗人情的報告等。在學生們具備了一定的聽力理解能力以后教師可以將視聽結(jié)合,訓練學生聽懂電影或戲劇的能力。在筆者的聽說課堂上就曾經(jīng)嘗試過給學生們選看一些語言規(guī)范、內(nèi)容健康的原版英美電影。在這一教學過程中不苛求學生聽懂電影對白里的每句話或每一個單詞,應以是否正確把握故事情節(jié)和重要細節(jié)為標準。
(2)培養(yǎng)學生自覺模仿和復述的英語口語的學習習慣。我們常常鼓勵學生努力做到“熟能生巧”?!笆炀殹笔桥c人會話的前提。只有熟練,在會話時才能流利。熟練的標準就是要達到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而英語要做到熟練,學會模仿和復述是兩大關鍵。
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絕不是課上四十五分鐘就能成就的技巧。我們要想讓學生“熟能生巧”,一定要鼓勵學生在四十五分鐘之外用大量的時間進行模仿和復述練習。在模仿訓練時要教會學生大聲模仿,一板一眼,口形到位,切忌扭捏;隨時糾正模仿不到位的單詞或短語,用心體會揣摩;堅持長期模仿。就模仿的內(nèi)容來說,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從語音入手,然后模仿詞組的讀法,最后進行段落及篇章的模仿。在復述訓練時,教師一定要把握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即由少到多、由易到難。訓練開始時可讓學生從一兩句話開始復述,在語言正確的前提下篇幅可逐漸增長,而且也可鼓勵學生加大復述的靈活性,如改變句子結(jié)構(gòu)、刪減或替換過難的詞匯,長段縮短,甚至僅復述大意或文章梗概。從復述所選材料的內(nèi)容來看,可以從練習復述小故事入手,故事要有明確的情節(jié),力求具體生動,生詞不宜過多,待基礎打好后復述的題材可擴展得更豐富一些。教師可采用兩種方法開展復述實踐活動:先閱讀后復述;先聽磁帶或CD后復述。后者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學生在練聽力的同時又可以練口語的表達能力。故而,我們在聽說課上鼓勵學生優(yōu)先選取后一種方法進行復述練習。
綜上所述,聽說訓練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更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實踐過程,教師要因地制宜,找出所教授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聽說的興趣和自信心,并嘗試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組織連續(xù)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勇于出錯,勇于實踐,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掌握聽說這一技能。
作者單位:天津師大學前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