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次代表大會以來的工作
白族學會創(chuàng)立已近二十年的時間了。二十年來,在州、市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領導的支持、指導下,經(jīng)過歷屆學會同仁的積極努力和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在全體白族同胞及各界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學會工作取得了許多成績。去年,經(jīng)會員代表大會推舉,產生了新一屆白族學會理事會。近一年來,學會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打牢基礎,壯大組織
學會在認真汲取和總結歷屆工作經(jīng)驗及成績的基礎上,根據(jù)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的決定,始終將打牢基礎、壯大組織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在健全和強化自身隊伍建設的同時,積極倡導和支持縣級白族學會的組建,州內先后成立了鶴慶、劍川、洱源、祥云四個縣的白族學會,實現(xiàn)了縣級白族學會零的突破,為今后的組織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最近,學會派出三位副會長率領的代表團,赴湖南桑植縣參加該縣白族學會的成立,代表州委、州政府表示祝賀并捐贈10萬元經(jīng)費及白族學研究圖書,我州三位書畫家還現(xiàn)場揮毫潑墨,贈送字畫。祝賀活動在州外白族地區(qū)引起熱烈反響,有力地強化了白族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也有效地凸現(xiàn)了大理州白族學會的影響及大理作為白族祖先澤地的地位。這次出訪圓滿完成了州委、州政府交付的任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代表大會以后,由于特殊原因,學會辦事機構的建立受到影響。但理事會的負責同志和州白族文化研究所始終對學會工作高度重視和積極工作,確保了學會工作的正常進行。學會與白族文化研究所編輯出版了兩期《白族學會動態(tài)》,積極籌備今年8月召開的白語白文國際學術研討會。調整配備了秘書處工作人員,改造完善了學會辦公場所及辦公條件。
(二)創(chuàng)新思路,完善機制
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確立的州白族學會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是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新的進步和提升,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得到了廣大會員和白族同胞及社會各界的認同和肯定。近一年來,學會理事會在貫徹代表大會決議,深入宣傳動員、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代表大會確立的新思路、新要求,已逐步成為大家的共識和為之奮斗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州白族學會今后工作的構想。
學會秘書處草擬了學會工作的八項制度及工作程序,以規(guī)范學會工作,完善學會工作機制,促進學會發(fā)展。擬定的八項制度在會上提請理事會審議決定。為加強學會秘書處的工作,經(jīng)反復聽取意見并征得各位會長、副會長的同意,聘請張焰鐸同志到秘書處工作,擬提名出任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一并在此次理事會上提請決定。五次代表大會選舉趙勤同志出任州白族學會秘書長,但本人未到任并向理事會提出請辭報告,此次也請理事會予以決定。
代表大會以后,白族學會還組團參加了湖南桑植民歌節(jié),并與張家界市白族學會進行了友好聯(lián)系,與玉溪因遠白族學會進行了座談,相互交換了意見,增進了感情。
二、關于學會工作的幾個問題
對白族學會的工作,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已作了明確的決定。此次理事會上大家還要討論決定近期的工作構想。希望大家集思廣益開好會。現(xiàn)就我這段時間的思考,對白族學會幾個方面的工作談一點粗淺的想法和意見,以拋磚引玉,請大家對事關白族繁衍、發(fā)展、壯大的相關問題予以更大的關注。白族學的研究,應該既要重視文化傳承與自覺,又要重視創(chuàng)新與學習;既要重視學術研究及科學定位,又要重視本民族精神層面的追求及建設;既要有激情和自豪感,又要有冷靜的思考評估和科學的反思求索,以通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取得新的突破。
(一)關于白族族源溯源及祖先崇拜的問題
關于白族起源及祖先崇拜的問題,長期以來,學術界見仁見智,
爭論不休,至今未有定論。這一方面帶來了白族學研究的熱烈和深化,帶來了學術的繁榮和精彩。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們長期習慣于將學術研究和精神信仰的追求混為一談,也就不同程度的帶來了白族祖先崇拜研究中的盲區(qū)和混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白族作為一個優(yōu)秀民族的發(fā)展和民族凝聚力的建設和提升。這個問題理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及思考。
無論是目前學術研究中的土著說、氐羌說、融合說,也無論是白子國、南詔國、大理國等的研究,目前都未能完全解決白族族源的相關問題。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白族產生、繁衍的根在大理。族源有爭,但白族自古居住于大理地區(qū)卻是不爭的事實。從舊石器時代開始,生活在大理這片熱土上的先人中誕生了白族,白族世世代代在大理這塊土地上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學術上對白族起源與形成的研究,無論對白族本身,還是對云南民族史乃至中國少數(shù)民族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長期艱苦、持之以恒的嚴謹周密的研究。但我認為這方面的研究和爭論,不應當限制及否認一個民族在精神層面上對先人崇拜的追求和認同。中華民族對黃帝的崇拜就證明了這一點?!掇o?!分小包S帝”條目為:“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薄渡胶=?jīng)》中十次提到黃帝,但從未提到黃帝是中土的核心人物。黃帝被稱作“人文初祖”,大量的記載也是見諸傳說與神話,至今仍未得到學術界的公認。但這并沒有影響中原乃至全中華對黃帝的祭拜和認同。恰恰相反,這種認祖及崇拜,對提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發(fā)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
由于在白族溯源的問題上過多地將精神崇拜和學術研究混為一談,出現(xiàn)了割斷歷史,甚至認為白族歷史從大理國開始的奇談怪論。我認為,無論烏蠻、白蠻,無論當時大理地區(qū)有多少部落或部落群屬,都有一個民族傳承進化的過程,都有一個文明演變進步的過程。光輝的南詔文化也是在先民們不斷進步的基礎上一步步發(fā)展起來的,決非一日成就其輝煌。而這些先民,正是白族遠古的先民。
要高度重視白子國以及更遠古白族先民的研究。云南眾多地方文獻都有關于白子國的記載,同時也有張樂進求讓位于細奴羅而誕生南詔的傳說。這無疑是早于南詔大理國的白族先祖的記載。近幾十年來,對白子國的研究一直方興未艾。林超民、段鼎周、李東紅等學者都發(fā)表了不少成果和專著。但正如黃帝崇拜一樣,白子國的歷史中也留存有不少神話宗教故事,加上時空不清,長期在學術上達不成共識。但我想,黃帝在學術研究的眾說紛紜中能被尊為始祖,白族的祖先為什么就一定要等學術界來給我們界定呢?事實上,南詔國和大理國一樣,都只是白族先民繁衍和進步歷程中的一個階段。正如清朝六十萬大軍入關,統(tǒng)治了六千萬人口的中原地區(qū)幾百年,并沒有中斷和影響中華民族對黃帝祖先的崇拜。而清朝,也只不過是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一個不太長的階段。我們已經(jīng)有了白族人民心目中認同的白子國,有了傳位于南詔的張樂進求,有了新石器時代業(yè)已形成的類似國家的部族祖先,卻長期在祖先崇拜的問題上形不成共識,這不是太遺憾了嗎?
我認為要盡快論證,形成統(tǒng)一意見,加快白族先祖的認知、認同,以進一步強化白族的凝聚力。目前可以不求定論,但要樹立認祖理念,逐步統(tǒng)一認識。一個民族之所以能長期生存發(fā)展,一定有其不滅的文化特質和有別于其它民族的文化現(xiàn)象。諸如習俗,信仰,建筑,先人崇拜等等。所謂信仰崇拜,簡單說就是一個大家共同認同、共同至尊至愛的東西。目前,我們理事會有責任提出并努力完成白族祖先崇拜這一空白點的論證和認同,真正補上民族特質中這個重要的一環(huán)。由于缺乏祖先認同,遂無祖先宗祠,使不少居住外地的白族同胞,回鄉(xiāng)無法認祖,更無法祭拜祖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白族族源地的感召力,影響了白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孟子說,堯傳給舜,舜傳給禹,這是天命。有弟子問,天命是怎么告訴你的?孟子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所以說關鍵是在于接受,約定俗成。而這一任務,正是白族學會所要做的有利于民族發(fā)展振興的大事。白族學會不著眼這些基礎性、根本性的大事,我們就失職,就將有愧于先人,有愧于二百萬同胞的重托和信任。
綜上所述,我認為精神層面的信仰可以適度與學術研究分離,采取逐步認同與積極引導相結合。我建議大家都來思考、研究這一問題,以期形成共識,加快這方面的論證和研究,爭取早日解決這一曠世難題。
(二)關于白族文化研究中應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
白族學研究洋洋灑灑,方方面面,成果豐碩,令人欽佩。但縱觀近幾年白族學及大理歷史文化研究的現(xiàn)狀,我認為有些問題應引起大家重視。我們應該以更大的熱情和更多的精力著眼于具有獨特優(yōu)勢和潛在影響力的文化現(xiàn)象、歷史進程的研究,以提升大理民族文化的影響力,使之在國家、西部、云南等各個層面上獨樹一幟。通過我們的研究,努力用輝煌的大理文化為中華文明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增加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要精心組織、扶持這方面的研究。力求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推出一批有說服力、站得住腳的研究成果,從根本上傳承弘揚大理歷史文化,有效地提升白州的影響力、凝聚力和吸引力。為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服務,為凝心聚力服務,為白州改革開放、加快發(fā)展服務。我認為近期有幾項工作應予以關注。
1.強化白密研究
在大理,不研究宗教文化在白族文明史中的作用,就搞不懂白族的發(fā)展進步史。白族崇尚天人、崇尚禮儀的民族特質,與歷時久遠的家家禮佛、信佛從善的習俗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和聯(lián)系。其中白密是最具地方特色,匯集印度、藏區(qū)、漢傳佛教于一爐的大理特有的宗教文化,也是大理古文化中最有可能在國家宗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地方宗教文化。親近菩薩勝過親近佛陀。印度密宗與洱海地區(qū)原始宗教相結合,兼收并蓄其它宗教流派和儒家思想形成了大理特有的阿吒力教。在公認的幾個密宗流派中,漢密到了唐晚期“會昌滅法”及五代變亂后已漸漸淡化消亡。而白密卻一直流傳千年,成為藏密之外一個重要密宗,至今仍植根民間,影響深遠。1994年,省社科院、美國康乃爾大學與我州聯(lián)合進行了《云南白族佛教歷史資源和民間宗教》的課題研究,白密即是其研究重點。近期中國社科院出版的《中國宗教史》一書,把白密寫入了該書。為此州內外不少學者,如候沖、李東紅、楊政業(yè)、張錫祿、張笑等同志也先后發(fā)表了不少研究成果,將白密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是也要看到,在研究中,由于地域及環(huán)境的局限,加之各地白族先民在民俗、祭祀等方面的差異,我們對白密的研究一是重視不夠,二是力量分散,三是缺乏大理全區(qū)域的統(tǒng)籌視野,制約了對白密這一獨特文化的研究和宣傳。白密在宗教界、文化界中應有的地位還遠未得到認同,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佛教既是一種宗教,同時也有相當豐富的理論思維,富蘊哲學,而且具有情感方面的人文關懷。我們要整合力量,搞清其內涵,在宗教史、歷史文化研究中確立白密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2.重視白族建筑文化研究
大理白族建筑是歷經(jīng)千年發(fā)展,由白族先民創(chuàng)造的一種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當前經(jīng)濟全球化高度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大理建筑文化已成為展示白族精神追求、文化特質的有形標志,成為白族物化了的精神、凝固了的文化。在旅游業(yè)的發(fā)展中,白族民居建筑起到了無以替代的作用??吹桨鬃迕窬泳歪莘鹂吹搅税鬃迦嗣耖_放、莊重、包容、大度的民族性格;看到白族民居的彩繪雕刻就彷佛看到了白族人民崇尚天人、崇尚文明的精神追求。在州委、州政府多年來大力倡導、重點扶持的恢復海西田園風光的工作中,整治建筑風格的決定,為我們保護白族建筑文化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必將影響久遠。但是作為白族的子民,我們對此認識不足,配合不力,研究不深,不能抓住機遇,大力弘揚白族建筑文化這一瑰寶,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最近,大理正在策劃建設大理王宮。這一事關大理歷史文化的重要建設項目牽動了不少大理同胞的心。在白族的建筑文化中,特別重視賦予建筑以生命的靈氣,人的情感。我們是建一個輝煌的純建筑群,還是賦予建筑以精神的寄托,始祖的崇拜,讓其具有始祖宗室的魅力。這一點值得進一步的思考和論證。目前國內許多旅游景點的景觀建筑,都特別重視與精神追求、民族崇拜有關的人文景觀相結合。這些人文景觀賦予了旅游景點空透靈氣、文化內涵、人文追求和精神寄托,成了旅游景點匯集人氣的重要支撐。我們只有對旅游景點的建設有了明確的理念和正確的思路,才會有較好的社會經(jīng)濟效益。
3.重視田野調查和考古發(fā)現(xiàn),為大理歷史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人為的損毀,史書文獻中有關大理歷史的記載并不充分。特別漢代以前的文獻中,更難以尋覓只言片語,為研究大理歷史帶來很大困難。長期以來,大理歷史文化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改寫歷史的學術成果,大都得益于考古工作和田野調查的突破。劍川海門口遺址三次發(fā)掘,賓川白羊村落及祥云大波那銅棺等考古發(fā)現(xiàn),都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我們卻對此認識不足,關起門來搞研究,單學科研究的現(xiàn)象還比較突出。學會會員匯聚了我們白族中的優(yōu)秀人才,我們要增強這方面的意識,大力呼吁、倡導,身體力行,向各有關部門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將田野調查、考古發(fā)現(xiàn)作為重要工作認真開展起來。如果三年前我們不堅持倡導并促成劍川海門口的第三次發(fā)掘,就不會有今天大理歷史研究的又一個新突破。以前認為海門口只是3000多年的遺存,現(xiàn)在經(jīng)鑒定已達5000多年,并且在農耕文明、部落群居歷史等多領域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上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在各相關部門工作的白族子弟,特別是其中擔任領導職務的同志,更要增強這方面的認識和主動性。學會更要予以緊密配合,為大家積極構建研究的陣地及平臺,搞好協(xié)調服務。
判斷一個地方是否已進入文明社會,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公認有幾個標準:城市、文字、大型禮儀性建筑、冶金術。而一般應同時具有兩個以上的元素才能稱其為文明社會。要搞清楚白族先民的文明進化史,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這一切也有賴于田野調查和考古發(fā)現(xiàn)。
三、關于近期工作的幾件事
近期工作的構想已印發(fā)大家,我只就部分工作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州白學會的工作要立足發(fā)展,加強聯(lián)系,承擔起白族自治地區(qū)白族學研究的重任。首先要增強自治州主體民族意識和白族族源地意識,提倡顧大局、識大體,自覺服從和服務于州、市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倡導白族大度、大氣、大智的風范,主動搞好自身團結,搞好與各老大哥民族同胞的團結。大理州白族學會要重視和加強白族學研究中基礎性、根本性問題的研究,為白族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為白族同胞凝心聚力,作出更大的貢獻。學會要積極支持州內外白族學會的組建,加強與各地白族學會的聯(lián)系,共同提高研究水平。
(二)組織好今年國慶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和明年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慶祝活動。活動是學會工作的生命線。今年是偉大祖國成立六十周年紀念,學會要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好以白族在祖國懷抱成長為主題的座談會,暢談六十年來白州的發(fā)展進步,白族人民不斷走向幸福生活的光輝歷程,謳歌黨的民族政策的偉大勝利。
要精心組織好明年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活動,以精練、生動、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組織好諸如白族書法、繪畫、攝影展,召開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以擴大學會影響,凝聚人心,振奮精神。
(三)列出專題,抓好一批重要活動及重點研究課題。本次理事會將審議決定成立各部的意見。今后請各部根據(jù)自身特點,盡快研究,提出一批擬開展的重要活動及重點研究課題。報學會秘書處統(tǒng)一研究后,確定一批工作任務。要發(fā)揮學會集體力量,有計劃,有重點,搞好幾個大項目、大課題,力求出大成果。學會秘書處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大家籌經(jīng)費,建平臺,協(xié)調組織各項相關工作,共同為開創(chuàng)學會新局面而努力。
(四)積極配合開展好洱源柏潔圣妃寶殿開光大典,關注下關大展屯白王張樂進求本主的祭祀活動。同時組織力量,按照“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思路和成果,編寫大理相對應的紀年表,為研究者和所需民眾提供較為成熟的資料對照。
(五)認真組織學會外聯(lián)工作,積極發(fā)展學會會員。年內要組織代表團對玉溪、貴州、湖北等白族聚居區(qū)和白族學會進行走訪聯(lián)絡和考察,體現(xiàn)州委、州政府對散居各地白族同胞的關懷和問候,表達學會及大理白族同胞對散居各地的白族子民的關愛和牽掛。近來,有不少白族同胞和其他民族的同志,表達了要求入會的意愿。理事會要高度重視這一情況,根據(jù)各部特點,積極發(fā)展會員,壯大隊伍。
白族學會的工作,涉及面廣,涵蓋內容多,工作難度大。但我們有州、市黨委、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和支持,有全體白族同胞的積極參與和各兄弟民族老大哥的支持,我們對學會今后的發(fā)展充滿信心。白族學會的全體會員,特別是各位理事,負有凝心聚力,團結白族同胞積極投身白州改革與發(fā)展的重要責任。我們一定要不辱使命,努力開展好學會工作,當好黨和政府的參謀和助手,當好大理發(fā)展的促進派。白族學會工作要高起點,高風格,講團結,講進步。白族學會應當成為一個陣地,以包容的意識和開放的姿態(tài),對涉及白族文化和大理發(fā)展的重大問題,主動研究,提出課題,精心組織,積極扶持。白學會還應成為一個平臺,廣泛吸納、鼓勵、支持白族專家學者和其他民族的有識之士,投身促進大理文化繁榮、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的有益活動。學會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做好各項活動的組織協(xié)調和服務工作,真正把學會辦成生機蓬勃的學術園地和民族之家。作為白族發(fā)源地的白族學會,還要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州外白族同胞、白族學會的聯(lián)系,經(jīng)常交流情況,相互學習和促進,為構建和諧白鄉(xiāng)而共同努力!
(此文系大理州白族學會會長趙濟舟同志在州白學會五屆理事會二次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