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作文是學生生活經(jīng)歷、情感心跡的真實流露,是懷疑、思考和探索的真實記錄。即使允許虛構、發(fā)揮想象,其目的仍在于表達作者真實的思想感情,虛構不應等同于說假話。然而反觀現(xiàn)實,違背生活真實或社會真實,違背中學生真實意愿的作文充斥于中學作文教學。一些學生在日常言談、書信、日記中,都是自由、率性的抒發(fā)與剖白,而在交給老師的作文、在試卷上寫的文字、甚至在公共場合表達的意見,卻并非真情實感的話,是根據(jù)場合所說的應景話。這種為應付作業(yè)與考試而編造的或違背生活真實社會真實,或違背中學生真實意愿的失真作文現(xiàn)象,原因是相當復雜的。
一、 作文失真現(xiàn)象種種
中學生作文失真與我們長期以來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造成中學生的雙重人格有密切的關聯(lián)。
1.漂亮空泛的政治口號式作文與中學生眼中的現(xiàn)實反差
慣喊漂亮動聽的政治口號是我們身邊社會的一大特色,寫口號作文也是我們中學生的拿手好戲。愛國愛黨、民族主義、集體主義、舍己為人、公而忘私都是中學生作文的贊頌對象。但已逐漸全面接觸社會現(xiàn)實的中學生們心里想的是否與這類作文中所寫的完全一致呢?北京某校的一次測試基本上可讓我們感受其中的反差:該校一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是“人生的價值”,100%的學生作文主題是“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而在其后的對人生價值的調(diào)查問卷中卻以“權力和職位”居多,“金錢和財富”次之,“對社會貢獻”僅占20%。
為了配合自己的口號作文,中學生們還可以編造名人名言。“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誠實而有信,對于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都是絕不可或缺的素質(zhì)。”看了這句話,你能懷疑它的創(chuàng)造者不是列夫·托爾斯泰么?然而這句“偽名言”卻實實在在出自一初二學生之口。應試作文多引用名言的要求使得中學生幾乎都掌握了一套自己編造名人名言的“看家本領”。自己的作文想表達什么觀點,就會有一個“名人”說得毫厘不差。據(jù)說其“訣竅”是要用短句,語法上多用倒裝,最好說的不是很通暢,甚至有點語病的才不會被懷疑。而某些中學老師也毫不諱言自己傳授過類似的訣竅。
2.宏大高遠的志向作文與中學生的眼高手低
關于“我的未來”“我的理想”之類的作文,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會寫自己想做一個普通人,平平淡淡過一生。政治家、科學家、工程師、教師、醫(yī)生、警察等等是他們的首選,并且也會在作文中打算付出自己的努力。但現(xiàn)實中不少中學生卻貪圖享受、目光短淺,往往不會疊被子,不會掃房間,不懂尊重人,不愿吃苦。
3.高貴善良的愛心作文與中學生狹隘的地域觀念及落后的等級觀念
幾乎所有中國大陸學生都寫過自己“學雷鋒做好事”的作文,幾乎所有的中學生都對舊上海一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nèi)”的公園牌子、對中國人在海外受到的不公與排擠表達過憤慨。如果擬一個題目讓他們寫一寫面對失學兒童、貧困家庭、殘疾老人該怎么辦的作文,100%的學生會在文中獻出他們的愛心,也有可能把這種愛心付諸一些行動。但面對身邊的自己的同胞,外地民工子弟、鄉(xiāng)下同學、窮人子女仍會受到歧視排擠。
4.虛假美麗的生活作文與中學生日常生活內(nèi)容和情感的貧乏蒼白
為顯示自己的“成熟”與“守紀”,中學女生可以編造自己被男同學暗戀而堅決拒絕的故事;寫我的母親,中學生無一例外會寫母親多么慈祥多么勤勞,我們多么愛我們的母親;為了在老師同學中顯得有面子,下崗工人的子女可以編造出一個老板父親或白領母親?!皯?zhàn)勝脆弱”就編造父母或去世或傷殘給自己帶來的打擊;“心靈的選擇”就編造父母離異、自己面對的選擇。編造的背后是中學生活從教室到食堂到宿舍的程序化般的單調(diào)和情感的蒼白,或者是部分中學生面對家庭貧困現(xiàn)實的無助無奈和逃避。
5.虛偽清高的道德作文與中學生對待生活追求的“講實際”“講實惠”
面對優(yōu)裕的物質(zhì)條件,面對西方發(fā)達國家人民文明富足的生活水平,你敢不敢在作文中顯露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沒有人敢。恐怕大多學生在文中顯示的會是自己的淡漠和清高,盡管實際上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向往或羨慕?!拔业呢敻弧苯^大多數(shù)學生寫的是“我的精神財富”。
二、 失真作文的原因分析
失真作文壓制了學生的自由探究精神,扼殺了學生寫作的興趣,使作文變成了中學生最害怕最頭疼的事,而最大最深遠的危害是繼續(xù)戕害學生的心靈,繼續(xù)強化了學生表里不一的雙重人格。為了有效地解決問題,我們有必要深入分析其原因。
1.社會現(xiàn)實的浸染
社會風氣造成言行不一的扭曲的人格。為了討得權力擁有者的青睞、歡心與照顧,很多人不得不說著心口不一的話,做著昧掉良知的事?,F(xiàn)實生活中,油滑圓通的人占盡便宜被視為“能人”,誠實守信者往往吃虧而被視作“窩囊”。在信息不公開、言論不自由的條件下,報喜得喜、報憂得憂成為一種常態(tài)。為迎接領導視察,地方政府官員可以公開造假;為應付檢查驗收,學??梢砸罄蠋熀蛯W生一起說謊。缺乏誠信的社會很難讓已逐漸浸染其中的中學生形成健康人格,他們似乎從小就從大人那里懂得要用兩套語言兩種精神去應對社會,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見什么人說什么話。這是形成中學生雙重人格并寫出大量失真作文的社會原因。
2.脫離社會現(xiàn)實、忽視學生認知實際、大而無當空洞浮泛的思想政治教育
學校教育是需要加強學生思想修養(yǎng)的,但這應該從學生認知實際出發(fā)逐漸加以培養(yǎng)。然而,長期以來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卻漠視學生實際,只會機械灌輸空洞的大道理,并且年齡越小灌輸?shù)牡览碓酱蟆S腥思怃J而形象地用倒金字塔形狀譏諷我們的“思想教育”:對小學生要求的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對中學生提的要求是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熱愛集體;對大學生則只要求講衛(wèi)生守秩序做個好公民就夠了;而對于本應是社會楷模的政府官員,只要不貪污不瀆職就是“人民的好公仆”了。脫離社會現(xiàn)實、回避社會問題是我們的思想教育的一大特色。學生的思想疙瘩一般不要指望能從書上、從老師那里找到答案。于是學生們從小就知道,身邊社會充斥著空話套話,“想的做的”跟“說的寫的”本來就不一致,自己寫作文當然可以模仿學習了。
3.傳統(tǒng)僵化的語文教育觀念的戕害
近幾十年來語文課的閱讀寫作教學,一直禁絕個人語言、個性語言和多元解讀。如對于《項鏈》,統(tǒng)一的闡釋是“批判小資產(chǎn)階級的虛榮心和追求享樂的思想”;《麥琪的禮物》是“表達對資本主義制度下小人物悲慘生活的同情”;一個普通女游客穿上一套租來的盔甲一定要讓人激發(fā)愛國激情(峻青《雄關賦》);而梅雨潭的“綠”要表達的只能是作者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選取西方的作品一定要揭露其陰暗面,選取本國的現(xiàn)當代作品一定要注意思想正確、主題積極,注意引導與教化的功能。雖然新教材新課程此類面貌有所改觀,但遠遠不夠。寫作也一樣,要“寫有意義的事情”,要“說崇高的話”。如寫青松,必須聯(lián)想到先烈;寫石子,必須聯(lián)想到默默無聞的普通人;寫太陽春雨,必須要聯(lián)想到黨的溫暖與恩情。這些統(tǒng)一的教條化的好似一個個套子似的公共話語是每個學生想掙也掙不開的。你不能寫對富貴的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你也不能寫見了落葉所引發(fā)的愁思……不然的話,你就是思想不正確、主題不積極。我們就這樣被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地耳提面命,我們的學生原有的獨特觀察、獨特思維、獨特語言被逐漸磨去,五彩斑斕的現(xiàn)實生活在他們眼中逐漸變得虛偽蒼白貧乏,少兒時期好奇好動好問的活躍思維逐漸變得麻木,剩下的只是言不由衷的失真作文,乃至思路閉塞、無話可說。
4.應試教育指揮棒對作文教學的毒害
傳統(tǒng)僵化的語文教育特別是作文教學觀念體現(xiàn)在應試作文評價中的危害更甚。平時的作文“離經(jīng)叛道”,即使不被教師賞識,大不了也就不賞識罷了,中考高考的作文可就攸關前途了。于是,考場作文迎合出卷人與評卷人意圖,八股式的拿腔拿調(diào)大為盛行。思想應盡量是出卷者的,語言應盡量是書上的,結構上要學習講究起承轉合,作文最終也就成了身外之物。北京一中學生說:“作文從不敢直抒胸臆,也不敢文思飄逸,就怕分數(shù)大打折扣?!边@種體制環(huán)境下的語文教師,作文教學也以文章觀點的求穩(wěn)保守為上,雖然也提倡創(chuàng)新,但那不過是“戴著鐐銬跳舞”,更何況不少語文教師本身就是十幾年幾十年這樣的語文課作文課塑造出來的,頭腦早已“全面而正確”化,早已沒有了自己獨到的創(chuàng)見。
三、 引導學生自由發(fā)揮,有效摒棄失真作文
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學生的作文失真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如建設誠信社會,改革現(xiàn)行教育體制,繼續(xù)加大教材改編力度,促進教育平等、社會公平等等。
1.倡導率性寫作,捕捉真實的人生
作文只有抒寫自我、抒寫性靈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只有投入真情實感才能寫出好文章。率性地寫生活、捕捉真實的人生,是中學生作文的關鍵。我們要讓一些學生懂得,一個健康的社會應當是一個信息公開并且容不得說假的社會,謊言的美麗泡沫終究會破滅的。貧窮不是我們的錯,父母下崗、生為鄉(xiāng)下人也不是我們的錯,我們要敢于直面現(xiàn)實、敢于控訴揭露。一個人在物質(zhì)不富足的情況下仍能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固然難得,但追求物質(zhì)條件的富足同樣也是人的合理本能,只要是你真實的向往與追求,寫寫對物質(zhì)渴望又有何妨呢!讓我們的語文課作文課所應具有的思想教育功能回歸人性;讓語文課作文課更加注意人文精神的熏陶,更多地走進生活走向社會,以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讓我們的學生都擁有健康的人格以達到真正的率性寫作。讓我們的學生盡情地寫自己最想說最想寫的話吧!寫出自己的歡樂、自己的憂傷、自己的祈求、自己的憤恨、自己的懷疑、自己的感悟!
當然,率性寫作不是恣意妄為,說真話也不是暴露隱私。但既然說真話,所說所寫就不免有不當之處,這不要緊,必要時老師適當引導就是了。恰當?shù)囊龑Р粌H不會使學生感到說真話的壓力,而且會從老師那里感受到慈母般的親切,并繼續(xù)激發(fā)率性寫作的積極性。
2.施行多元化的評價方法,開拓說真話的自由空間
不再把傳統(tǒng)過于僵化的“思想是否正確、主題是否積極、意義是否深刻”作為評價學生作文的主要標準,而是主要看學生的作文是否寫出了真實的生活或生活的真實,是否真正寫出了自己的懷疑、思考和探索,是否體現(xiàn)了自己真切的心靈感受?,F(xiàn)實已經(jīng)充分證明,僵化的思想主題意義觀對學生的真情寫作、多元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作文當然也應追求崇高、神圣、進步、深刻、有意義,但這神圣崇高必須是我們真心認同的,其含義和標準也可以是多元化的,最主要的就是要給學生說真話的自由空間,老師也可以借此對學生心中所想加以恰當引導。讓我們以寬容的多元化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習作,以多元化的標準評價學生的作文,以保護并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自由寫作的創(chuàng)新火花。
3.解除思想上的禁錮,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對社會對人生的自由探討
“語文教育要有生活的活水”(于漪語),語文課作文課要走近學生走進生活,這已成為語文教育界的共識。但這一“走近”“走進”還應與引導學生的自由探討結合起來才更有意義。要大膽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精神。只有經(jīng)過自主懷疑獨立思考自由探討后得出的結論才有可能成為我們真心信服的理念。正如著名的科學方法論學者波普爾所說:“正是懷疑和問題鼓勵我們?nèi)W習,去觀察,去實踐,去發(fā)展知識?!蔽覀円ㄟ^引導學生的懷疑和探討讓他們知道,這世界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真理,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現(xiàn)象、任何理論都可以是我們的懷疑、思考、探討的對象。我們還要讓有意無意寫著口號作文的學生懂得,國家、民族、人民、集體固然是我們應熱愛的,但這種愛應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公民的個人自由個人權利同樣天生不可忽視和侵犯,讓我們的中學生逐漸培養(yǎng)起現(xiàn)代社會的公民理念。我們還應該讓學生懂得,為讓自己避免偏信盲從,我們有必要在那句被古今讀書人傳頌千年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后加上一句“聽萬人話”,現(xiàn)代網(wǎng)絡社會已很容易讓我們實現(xiàn)這一愿望。只有敢于懷疑、敢于思考、敢于探討的人才能成長為具有健康人格的現(xiàn)代社會的公民,只有經(jīng)常地懷疑、思考、探索才能重新激發(fā)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興趣,只有經(jīng)過懷疑思考探索后寫出的作文才更能體現(xiàn)中學生的心靈體驗與真實意愿,也只有具有懷疑精神的人才能真正寫出創(chuàng)新作文。
參考文獻
[1] 劉國正.作文教學的實和活——在井岡山作文教學研討會上的發(fā)言.中學語文教學,2003(1).
[2]韓軍.反對“偽圣化”.韓軍語文論壇,韓軍在線httpwww.being.org.cnsikaoweisheng.htm.
[3] 王棟生.“反作文”反什么.中國教育報,2001-10-25(6).
[4] 學生作文猛編“名人名言”訣竅是“有點語病”.搜狐-光明網(wǎng)-生活時報,http://news.sohu.com/17/94/news203089417.shtml,2008-5-10.
(責任編輯關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