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亞玲
在都勻市環(huán)東北路31號附1號,記者剛落座,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太太從里屋走了出來,熱情地招呼記者到她身邊坐下??从浾吣贸霰咀右饔涗?老人便問會不會寫她的名字,沒等回答,老人便一筆一畫在桌子上比劃起來。
社區(qū)的工作人員介紹,她就是記者今天要采訪的百歲老人林橋齡。
富家千金嫁作軍人婦
1909年9月12日, 湖北黃岡首屈一指的大戶林家迎來了他們家唯一的“千金”。
因為有了幾個兒子的林老爺一直盼望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的降生讓林老爺格外高興,他希望健康快樂之橋能跨過女兒人生的兩岸,于是為她取名橋齡。橋齡聰穎可愛,甚得家人寵愛。出生在這樣一個封建大家庭的橋齡,雖自幼養(yǎng)尊處優(yōu)、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行必人車相伴,卻也擺脫不了那個時代婦女相似的命運——每日研習琴棋書畫……只為了日后更好地相夫教子。
剛滿19歲,橋齡便在父親的操辦下,嫁給了一名軍官。橋齡的丈夫負責管理鐵路修建工程,鐵路修到哪里,他們一家就得跟著搬遷到哪里。從武漢到重慶,再輾轉(zhuǎn)到廣西柳州,他們一家人才暫時得以安頓下來。
嬌小姐撐起大家庭
到柳州時,他們一家已變成十多口人的大家庭了。眼見丈夫的收入已負擔不起家庭的日常開支,林橋齡這個嬌生慣養(yǎng)的千金大小姐并沒有怨天尤人,多年的漂泊生活讓她早早就放下了富家小姐的架子。
落腳在鐵路邊,沒有其它工作可找,她只能跟著一幫男人到鐵路上背包卸貨掙錢補貼家用。這個包過小腳的老人感慨地說:“那時為多掙錢,還要比那些男人跑得快,才能搶到搬貨的機會?!边@個連很多男人都難以承受的重體力活,林橋齡一干便是許多年。
后來,因為戰(zhàn)爭,她帶著孩子逃往貴州的獨山縣,然后靠丈夫定期稍來的一點微薄工資撫養(yǎng)十來個孩子。供不起孩子上學,林橋齡便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念書識字。那時生活十分困難,有的孩子因病夭折,這讓她十分痛苦和內(nèi)疚。
慢慢地,橋齡在當?shù)亟簧狭艘恍┡笥?雖然大家都不知道她曾經(jīng)的顯赫出身,但都知道這個外地來的婦女很有文化,能自己在家里教孩子念書。于是開始有人找橋齡幫著帶孩子,橋齡便在家里開起小課堂,既可以教孩子們識字,又有了一些收入。
1943年5月,鐵路修到獨山境內(nèi)后,橋齡帶著孩子終于和丈夫有了短暫的團聚。
樂觀老太的生活劇目
老人的幾個兒女知道母親的艱辛,都很爭氣的考上不同學校又有了各自的工作。1958年,9兒子分配到了都勻鍛壓廠工作,便把母親從獨山接到都勻同住,還計劃著等父親從柳州鐵路局退休后要好好安排父母的晚年生活??蛇€沒等到丈夫退休,“文革”就開始了,因為曾經(jīng)的國名黨軍官身份,她丈夫被關(guān)押起來。沒有收入的林橋齡不愿意給兒子增加負擔,又開始給別人帶孩子開小課堂掙點家用。
“文革”結(jié)束,丈夫剛與她團聚不到一年,又撒手人寰離她而去。
經(jīng)歷半個世紀風雨的林橋齡怕兒女們擔心自己,強忍著對丈夫的思念,反過來安慰兒女。老人的兒子說,自從記事以來,母親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對他們的成長影響很大。老人特別喜歡聽京劇,不但能說出劇目,不時還會比手劃腳地跟著電視一起哼唱呢!
談到死亡,老人平淡地說:“我贊成火葬,把骨灰撒到山林中就可以了。現(xiàn)在兒孫很孝順我,我享了福,死后就不要給他們增添麻煩了?!?/p>
壽星檔案
姓名 林橋齡
性別 女
民族 漢
生日 1909年9月12日
住址 都勻市廣惠辦事處平橋居委會環(huán)東北路31號附1號
文化程度 上過私塾
職業(yè) 家庭婦女
病史 哮喘
長壽史 無
生活習慣 早上11點起床,每晚打麻將到12點以后睡覺;喜食白菜肉片湯、炸魚塊等干香食品;愛聽京劇;天氣好時在家門口坐坐,和鄰居聊天
脾氣 倔強、執(zhí)著
喜愛活動 打麻將、聽京劇、給孫兒講過去的故事
長壽秘訣 家庭和睦、生性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