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菊紅
現(xiàn)階段,關(guān)于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性、評價性書刊可謂多之甚多,但就我個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渠道不是課堂,而是大量的閱讀,“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透過這一警世格言,我們足見讀書的益處。因此,為了讓讀書成為學生學習語文和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為了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有取舍的方向,明確讀書中好的方法,在這五年的教學過程中,我一直在語文課上堅持進行“課前五分鐘新書推薦”的活動。其具體的活動形式如下:
一、演講法
如趙思宇推薦《影響中國孩子成長的101個名人》一書時,她圍繞這本書的內(nèi)容,根據(jù)對書中內(nèi)容的理解和感悟,自己寫了一篇不少于3分鐘演講的稿子,課前背誦,課堂進行了精彩的演講,在她的演講中,為我們展示了誠實守信的蘇格拉底,留下希望的亞歷山大,能撬起地球的阿基米德,古羅馬的亂世英雄凱撒。她的演講贏得了同學們陣陣的喝彩。像這樣的演講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勇氣。為了能搜集到有意義的話題,在同學們面前露一手,許多平時不喜歡讀書的學生讀書也認真了,也能結(jié)合書中的內(nèi)容去理解和感悟人生了。因此,在演講中也不時能爆出閃光點。
二、辯論法
有些書籍,如黃蕾推薦的《花火》一書,同學們就這本書的文學價值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學生的理解角度不同,看法不同,辯論時真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課堂上一番唇槍舌劍,思維的火花不斷地迸發(fā),最后大家肯定了這個故事不僅故事情節(jié)好,而且文筆不錯的辯論結(jié)果,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定論。有這樣課前5分鐘的語文課,真成了思想交流的殿堂。武俠小說或青春文學,都可以采用這種推薦形式。
三、演示法
板書是教師的專項用具,為了讓學生講得更清楚,聽得更明白,我提倡學生板書說明。如在推薦唐宋詩詞這一類書目時,要求學生將最喜歡的詩句抄錄在黑板上,圈、點出其中的妙詞佳句,并仔細講解喜歡的理由,課堂上講的學生儼然就是一位老師,學生在下面聽得也是有滋有味。
四、欣賞法
圍繞推薦的經(jīng)典名著和散文等,可根據(jù)所選書籍的整體故事或某一個片段或?qū)懽魈厣?、或主題思想,做簡短的賞析,這樣學生對名著或名作的了解全面了,對這些優(yōu)秀作品的理解深刻了,再去讀這些書時就能駕輕就熟,欣賞能力自然慢慢就培養(yǎng)起來了。如楊姣同學推薦《冰心散文集》時,她為同學們介紹了冰心散文的藝術(shù)魅力,冰心個人堅強、博愛的一生,最后,她用一句話概括了冰心散文的特點“冰心的文字如同一片片純潔的冰,將恒久地潤澤人類饑渴的靈魂”,楊姣的發(fā)言迎得了同學們好幾次的掌聲。
五、補充法
針對學生比較熟悉的書籍,如《水滸傳》等書籍時,一般都采用這種方法,由推薦書的同學主持,先簡單介紹該書,其余同學可對書中自己熟悉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介紹,讀過該書的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言踴躍,沒讀過書的學生抓耳撓腮,悔不當初,這個做法,最能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
六、質(zhì)疑法
培根說過:“如果一個人從肯定開始,必以疑問告終。如果他準備從疑問著手,則會以肯定結(jié)束?!币虼?新書推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們學會質(zhì)疑,課堂上學生向推薦書目的同學提問,既可以督促每一位學生認真讀好書,同時對學生理解該書起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如張哲推薦《飛向藍天的恐龍》時,一個同學問到“鳥類是恐龍變的嗎?我怎么也無法把那些巨大的恐龍和那么小的鳥兒聯(lián)系起來”。這一位學生的一個小問題,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激情昂揚,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課堂上學生自會思維踴躍敏銳。
通過這幾年的讀書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搞讀書活動,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在習慣中慢慢培養(yǎng)起來的。所以,這樣的活動應該多開展,從而大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公司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