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柱
摘要:中間罐車是用來支撐中間罐的特殊車輛,它將中間罐往復運送到烘烤位置和連鑄機澆注位置。而且可以實現(xiàn)中間罐的升降,橫向微調對中、中間罐內鋼水稱量、長水口安裝等操作。每臺連鑄機配有兩臺中間罐車,一臺澆注時,另一臺在相對應的烘烤位置對車上支撐的中間罐進行加熱待機,即作為更換設備進行在線烘烤。文章通過對中間罐車改造,使其在澆鑄過程中能快速更換中間罐,保證連續(xù)澆注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中間罐車;改造;更換
中圖分類號:U4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8937(2009)10-0158-01
1設備類型
中間罐是鋼包和結晶器之間的盛鋼容器,鋼包中的鋼水先注入到中間罐,再通過浸入式水口注入結晶器中,目的是控制鋼水的靜壓力,減少鋼流對結晶器內鋼水的沖擊和攪動。多爐連澆時,中間罐可以貯存一定的鋼水以保證更換鋼包時能夠連續(xù)澆注。中間罐車是用來支撐中間罐的特殊車輛,它將中間罐往復運送到烘烤位置和連鑄機澆注位置。中間罐車是連鑄機中最復雜的單機設備之一,其結構類型較多,主要有:四輪著地式、兩輪著地兩輪懸掛式、落地懸臂式、吊掛懸臂式和回轉臺式。回轉臺式中間罐車行走類型不同于直線行走型,而是繞鋼包回轉臺的弧線行走,具有大小輪結構。四輪著地式中間罐車的應用最多。建龍中間罐車為兩輪著地兩輪懸掛式中間罐車,采用高低腿高架結構形式,車架由橫梁及縱梁組成,采用焊接的箱形結構。
2機構構成
中間罐車主要有車體、升降機構、行走機構及驅動裝置、橫向對中微調機構、鋼水稱量系統(tǒng)及稱量架體,電纜拖架等組成。
2.1改造要求
建龍中間罐車的設計改造主要是由于儲存和澆鑄分配鋼水用的中間罐容量加大,由原來的4流,增加到現(xiàn)在的5流,載重量由原來的30噸增加到現(xiàn)在的40噸左右?;跀U大生產的需要,必須加強中間罐車車體盛載能力及其傳動機構的傳動運輸能力。
2.1.1改造前行走機構主要技術參數(shù)
載重量:約30 t;軌距:3 680 mm;輪距:5 410mm;車輪直徑:400 mm;行走速度:0~13 m/min;中間罐車行程:8.8 m;驅動裝置:“三合一”傳動裝置YZP112M-6;減速機:QSC16。
2.1.2 改造后的車體、行走機構及驅動裝置
①車架負荷。中間罐車架是焊接的板結構件,在其上面的作用有機械負荷及熱負荷,其中機械負荷部分包括中間罐及鋼水自重、放罐的沖擊負荷、澆注時的振動負荷。②應力狀態(tài)。放空中間罐時:前車架低板上表面應力最大;烘烤2.5 h熱狀態(tài)下的應力:側車架面板應力最大;小車運行時:中間罐車架由于軌道的不平,引起車架振動,有時會產生較大的應力,發(fā)生在車體走行時的側車架中部,即斷面最小處。而正常澆注時車架只承受中間罐及鋼水的重量,處于靜載荷狀態(tài),應力值很低。中間罐每端有兩個耳軸承托在橫梁上,取產生的兩個彎矩的較大值作為設計橫梁的依據(jù)??v梁距離中間罐的水口較近,熱負荷較大,為了避免橫梁產生太大的傾斜變形,總為中間罐車主體的縱梁要有足夠的剛度,梁的斷面系數(shù)比橫梁的斷面系數(shù)大25%~30%。
根據(jù)以上負荷分析應力情況、校核車架的強度。改造后車體加長,板料加厚,在保證主要技術參數(shù)基本不變,輪距增加到6660 mm。為了安全有效的驅動整個裝置,驅動裝置的交流變頻調速電機選擇YZP132S-6,同步轉速1000 r/min。頻率50Hz時,額定功率3.7kW。通過漸開線花鍵軸驅動行走機構。在中間罐車的行走機構的傳動效率計算中,把啟動慣性負荷包括沖擊負荷等因素也考慮在內。
3技術要求及安裝標準
走行機構為雙輪驅動式,驅動裝置的“三合一”傳動裝置置于鑄坯流動方向的下側,通過漸開線花鍵軸與主動輪連接。四個車輪中的高腿一側的兩輪為雙凸緣式,低腿一側的兩輪為平面式。能在澆注平臺上或空間運行而不妨礙其它主要設備的運行。能快速更換中間罐,換罐停澆時間<4 min。為使中間罐水口與結晶器精確對中,在安裝時要作到以下幾點要求:
①車體上各平面的水平誤差≤1 mm。
②車輪輪距誤差≤2 mm。
③車輪軸線平行度誤差≤0.5/1000;
④軌道中心與鑄機中心線垂直誤差≤0.1/1000。
⑤每根軌道與軌道中心線平行誤差≤0.25 mm。
⑥同一軌道前后的倆輪中心線高度誤差≤2 mm。
⑦高腿與低腿車輪軸線的高低差偏差±1 mm。
參考文獻:
[1] 彭靚.中間罐車設計[J].鋼鐵技術,2007,(5).
[2] 李玲,周奎.中間罐車結構設計[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