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偉
在北宋詞壇上,能夠做到“引俗入雅”、“雅俗共濟”的文人作者,首推柳永、周邦彥和李清照。但三人之中,柳永則俗勝于雅,周邦彥則雅勝于俗,真正能做到化俗為雅、以俗為雅的則還應數李清照?!翱谡Z化”是李詞語言的一個特點。她能“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用淺俗之語,發(fā)清新之思?!彼脑~中采用當時口語中的“時語”、“方言”,增強了詞的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時語如“熟水”、“龍團”、“鋪翠”等,都是宋代市井流行的口語。方言如“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簇帶爭濟楚”等。乍,忽然;將息,保養(yǎng)休息;濟楚,整齊美觀。這些方言具有濃厚的汴京一帶的地方色彩。從《漱玉詞》中的《如夢令》和《一剪梅》就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力,又得民間詞的清新韻致,兼二者之長于一身,特別是它的運字下語,極通俗,卻又極文雅。她的詞深得其“以俗為雅”的點化之妙。
李清照的語言決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的“源”來自于民間語言,特別是市井口語;它的“本”在于傳統(tǒng)的文學語言,而且能夠推陳出新。她的《小重山》詞不僅襲用薛昭蘊的原調,而且起句“看到長門春草青”也是借用薛詞《小重山》的起句原文。李詞《臨江仙》起句“庭院深深深幾許”是借歐陽修《蝶戀花》的起句原文。李清照這兩首詞都是仿人之作,采用了“引用”、“仿擬”的修辭手法,但能突破前人藩籬,創(chuàng)造出新語新意,不失為佳作。再如《轉調滿庭芳》“龍嬌馬,流水輕車”句,是從李煜詞《望江南》“車如流水馬如龍”句化出,但她并不像李煜從《漢書·朋德馬皇后傳》中引來那樣,而是去掉了“如”字,把原來的比喻句式轉化為“比喻性的形容句式”,語句的意思未變,卻增加了表現力和音韻效果。由此看來,李清照的詞不僅是“以俗為雅”,而更重要的是“化俗為雅”的點化能力。否則,任憑俚俗口語在詞里濫用,那就會使詞失去精致雅美的藝術感,也就不會有富有含蓄底蘊的《漱玉詞》問世了。李清照的高明之處在于:她能依仗她所具有的深厚精湛的文學修養(yǎng),恰到好處地運用和調度這些俗字,加以錘煉和提高,使這些“淺俗之語”能抒發(fā)出“清新之思”。比如《念奴嬌》:“……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樓上”至“被冷”四句先構成一個雅致的“場景”;“清露”、“新桐”全借《世說新語》成句,也很雅麗;于中嵌入“不許愁人不起”一句淺俗詞語反而顯得情意深長,風致盎然——試想,在一片寂寞的春寒包圍中“愁人”本是懶于起床的,然而夢已做醒,寒氣逼人,又不容愁人不起,而況窗外,“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的美麗春景在吸引著自己,因此最后作者不禁雀躍而起,急切地詢問天氣好否,可否出游?
李清照在《詞論》中提出詞要“典重、故實”,這與通俗易懂、明白如話并不矛盾,盡力豐富詞匯,適當選用典故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更體現出李詞雅的一方面。例如其詞作《多麗》,就篇幅而論,這是李詞為數不多的長調慢詞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首,其中引事用典又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詞的上闋,作者一口氣羅列了屈平、陶令等六位歷史人物,又從對嬌柔艷態(tài)的否定轉向對高潔清淡的贊頌,輾轉反側地烘托菊花的風度精神。詞的下闋,作者又用陳交甫的多情,班婕妤的感傷,對菊花的情姿加以烘托。直到結句,作者再次用屈原、陶潛的典故,映襯表述自己對菊花的愛憐,寄寓自己高潔的情懷。李清照的這一首《多麗·詠白菊》繼承了“花間”詞派“鏤金錯繡而無痕跡”的傳統(tǒng)技法,援用李后主“絢爛之極歸于平淡”的藝術,抒寫的自己獨有的思想感情。這與她那些采用“白描手法”填成的詞章,正是相輔相成,各見功力。由此可知,李清照極懂詞“別是一家”的道理。詞不應同于詩的典雅博奧,而應是雅中有俗、雅俗共賞,這才符合詞的“當行”、“本色”。
李清照以其獨抒機杼,倜儻有丈夫氣的文化個性又融入了作為一位女性詞人所特有的細膩、委婉、深刻、濃烈的感情,加之以對語言的錘煉、點化,使其詞作具有含蓄美的獨特魅力,而被后人稱道為“婉約之宗”。
羅偉,河北張家口教育學院宣化分校中文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