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肖
那天一上公交車,車門處就有人準備下車,讓我坐在了她的那個座位上。我喜出望外。我早已習慣了站車,上車就有座,似乎還是第一次。
可是,我一坐下就感覺并不是很舒服。這是車上最前邊的側向座位,座椅固定在車輪的護板上,位置較高,而且沒有地方可以作扶手。我個子矮,坐在椅子上,腳不著地,手沒處扶,整個人就像是懸空的,很難保持重心的穩(wěn)定。要保證身體的平衡,精神就要高度緊張。
我暗想,有座總比無座好,坐著總比站著舒服——湊合著吧!
可是不行!身上的衣服和座上的塑料膜之間,缺少足夠的摩擦力,車子一個輕微的震動或是一個小小的轉彎,都會使我重心下滑,把我甩下座位。
我簡直有點苦不堪言,深感坐不如站。我暗暗苦笑自己無緣享受此次上車就有座的禮遇,猶豫再三,把座位讓給了別人。
原來,坐著不一定比站著舒服。我腿短,所以,我不適合這個座位;所以,我寧愿選擇站著。
同一個座位,有的人坐那兒是享受,有的人坐那兒可能就不堪忍受。也如做同樣的事情,用同樣的方法,別人可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你可能就步步碰壁、處處棘手。
坐車多了,感覺有些現(xiàn)象也很值得研究。胖人適合單座,凸出來沒大礙;瘦人則適合雙座排座,彼此不會產(chǎn)生不便;高人坐最后排的位置,腿腳會舒展些;后邊車輪護板上的那個矮座,則最適合我等的小矮人;下車早的,宜坐靠近車門的位子;路遠的,就到后邊去,靜靜做個白日夢也無妨;想看書或慮事,就靠窗坐里邊,沒人礙得著你;你很隨和,就挨著農民工或是主婦嫂們,可免費聽上一兩段的生活趣事;要想減肥,最宜對座位視而不見;若你有潔癖,就干脆找個邊角旮旯自我罰站去!
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你。因人因地因時因勢因昨天因明天,情況是千差萬別的。所謂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因才錄用,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當你有了座位時,不妨靜心感覺一下,是輕松享受,還是沉重負擔?若是后者,則不妨變通一下思維定勢,退位下座,讓給他人。于己是解脫,于人是美德,于家是謙讓,于社會則是貢獻了和諧——這等輕松愉悅之事,何樂不為呢?
有座好;有人讓座更好;在法律公德允許的情況下,量身打造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座位,比方沙發(fā)椅或小馬扎,或許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