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飛
對于喜歡紀實的攝影人,素材就在身邊,我們也幾乎每天都在增加著自己電腦硬盤里的作品儲存。然而,對于像紀實這類承載著深刻、復雜社會關聯(lián)的題材,拍攝創(chuàng)作時,我們又是否曾仔細想過:自己的作品將會被怎樣地去觀看?作品又會被怎樣地去理解?作為觀者,我們是否能夠從攝影師的創(chuàng)作思路中感受到作品背后的社會現(xiàn)實?
看是一門藝術。如何看?本期作者湯南南的觀點是“各看各自的賈寶玉,看到什么是什么?!奔o實攝影有著非常豐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內涵,等待著我們攝影人去挖掘。湯南南的這組《看不見遠方》作品,便能將你從對現(xiàn)實生活的平實感中拉到對生活的強烈感悟、對現(xiàn)實的深刻思考層面上去——不知你是否能輕易看出這一層?對于攝影初學者,這比較困難,俗話說得好,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要深入去看一幅作品,需要觀者掌握一定的理念和技巧。關于如何看,作為攝影師,我們不妨從拍攝時如何把握作品的引導性開始說起。
引導觀看的攝影技巧分為視覺引導和心理引導。關于視覺引導,包括線條引導、對比引導、色彩引導和趣味引導等,這都是你在平淡的紀實題材中抓拍出精彩的技巧所在。這里還要講究各視覺元素間的協(xié)調與關聯(lián)。因為與背景的呼應,原本單調的主體會因此有了生命力;因為色彩的對應,原本簡單的主體會因此充滿了活力;因為節(jié)奏的感應,原本單調的畫面會因此有了樂感;因為關系的照應,原本乏味的主題會因此變得更有趣味性。
賦予生活以美感,賦予平淡以夢幻,賦予渺小以偉大,賦予生命以震撼,這應該是攝影的主旋律。從以上幾點看,湯南南的作品肯定不是主流風格。作者拍攝的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場景,與多數(shù)喜歡紀實拍攝的愛好者相比,“看”的內容沒有變,都是生活中的緊張忙碌和匆匆而逝;“看”的方式也沒有變,仍是一幅幅簡單的照片,一次次對身邊事物的記錄。變的是“看”的性質,作者的拍攝看似隨意而為,其實卻是受繪畫創(chuàng)作積累的審美潛意識的影響,作品中包含了作者的審美習慣以及審美標準,并且他的紀實作品會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情緒、情感,用他自己的話說“看到的都是(生活中)比較孤獨尷尬的一面”,這可能源自藝術家的細膩感受和敏感神經所引發(fā)出的“悲劇性”氣質。看這樣的作品,心理引導的重要性更不可忽視。
相對于視覺引導,心理引導也更難把握,比如說作品中的影調明與暗的對比與調和,可能會透露出一幅作品的氣質,它會讓你看到作者的情感、情緒;作品中人物一個別扭的動作、身體姿態(tài)的不流暢,可以表達出一種心緒的不暢快感;一個小小的行車停止標志“P”,可能會成為表現(xiàn)迷惘的“嘆號”,也可能會成為作者尋找理想方向的指引——頂風而上。相對于視覺引導,心理引導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需要觀者對作品整體上做出判斷后,才會理解作品中一些特殊的“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和在心理引導中起到的作用。
觀看紀實攝影作品時,辨別作品是在突出視覺引導還是心理引導,可以將其簡單地分為兩類:前者是目擊式的進行狀態(tài),這時夸張鏡頭感的運用更易引起震撼;色彩對比可能更為夸張,構圖可能更為有序,這樣的作品就如冉冉夏日尋求解渴,這時一壺切齒的冰水會讓喉嚨更痛快。心理引導表現(xiàn)出的則是一種在思考的狀態(tài),這里需要你去品的成分更多。品,有些像悟道,重要的不在你所看到的,悟道與否,是看你對生活的感悟,而作品本身只是個引子,可能并沒有表明什么,或者作品點出了些什么,你卻沒有注意到,這也是紀實攝影的另一種境界。
觀看湯南南這位跨界攝影的繪畫藝術家不同視角和觀念的攝影作品,也算一種悟道,但如果悟到的這些觀點及作者的拍攝風格你不接受,那姑且聽之視之。多看多聽多想,也是我們攝影人成長的捷徑!
《數(shù)碼攝影》:“看不見遠方”這一主題,讓人感覺很神秘,為什么選拍這個主題?你想表達什么樣的想法?
湯:我沒有刻意選擇這個主題,而是我看到的場景都是這樣的,我拍照時也沒有什么明確的想法,但是只有打動我時才會按快門。
《數(shù)碼攝影》:感覺這個主題有點沉重,想給觀者以怎樣的影響?
湯:我在拍照時也沒想到觀者怎么看,拍照是想消磨時間,廈門很安靜。
《數(shù)碼攝影》:你的作品有一種冷幽默,但不像諷刺,透過作品可以看出你在思考,但不知思考的目標,你對社會懷著怎么一種心態(tài)?
湯:各自看各自的賈寶玉,看到什么是什么。
《數(shù)碼攝影》:幽默是一種力量,但怎么才能做到幽默?怎么才能訓練自己的幽默感?
湯:這是難題,我的幽默感就像段譽的六脈神劍,有時靈有時不靈。我也想知道怎么幽默啊,大概做個有趣的人是不難的。
《數(shù)碼攝影》:為什么總喜歡用廣告牌做作背景?廣告牌有什么隱喻性的含義?
湯:我是把廣告牌上的圖像當作真實的社會存在,并和周圍的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拍。因為廣告牌上的不真實和真實環(huán)境結合在一起很容易給我荒誕詭異的感覺。
《數(shù)碼攝影》:你認為這種創(chuàng)意與紀實題材包涵的真實是否相矛盾?
湯:不覺得,因為我們就生活在廣告周圍,此外,我的照片也不管什么是紀實,我記錄的是自己的情緒,不是環(huán)境。
《數(shù)碼攝影》:你認為紀實題材中,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意圖更重要?
湯:我不會自己和自己爭論這些概念,那是專家的事。對大多數(shù)的攝影者來說,自己的感覺最重要。
《數(shù)碼攝影》:攝影人也會迷惘,也需要看到遠方,看不清方向再努力也會迷失的。
湯:我不一定要看見遠方,看清自己最重要。
《數(shù)碼攝影》:創(chuàng)意的背后,你如何把握作品中的“真”?
湯:除了按快門,創(chuàng)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挑選編輯自己的作品,假如和我心里的感覺一致,并有品質的照片就是好的,就是我心里要的“真”,我只展示我認為“真”的作品。
《數(shù)碼攝影》:你所指的描述的“品質”,是指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質感?或是指審美領域?還是也包括作品的內涵?
湯:品質是圖像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從曝光構圖影調到制作和展示等等都是很重要的。
《數(shù)碼攝影》:你在編輯呈現(xiàn)自己的作品時,更注重選有內涵的作品還是更注重作品藝術品質的表現(xiàn)?
湯:有品質的作品都有內涵。
《數(shù)碼攝影》:你的作品中時不時流露出迷惘,是在表達你對自己人生道路的迷惘或無奈,還是對生命的思考?
湯:這個問題很大,我不是迷惘的人,只是有點情緒化,拍照只是記錄當時當?shù)氐那榫w,我這人大部分時間會感到很滿足。
《數(shù)碼攝影》:感覺你賦予了自己的作品以豐富的想象。你認為想象在紀實作品的拍攝中是必要的嗎?
湯:大概每個喜歡拍照的人都不愿意拍出來的作品和真實的生活一樣無趣,想買相機拍照的人都有想象力。
《數(shù)碼攝影》:這些作品都是一次拍出的,還是有后期疊加素材的情況?
湯:沒有,我不喜歡PS,也不知道怎么PS。
《數(shù)碼攝影》:作品中很多是用俯視視角拍的?為什么選擇這種視角?你從生活中看到了什么?
湯:這我倒是沒注意,大概我感興趣的都是這樣的角度。我的生活是比較安靜無聊的,還有我的職業(yè)也比較特殊,我是畫畫的,所以我看到的都是比較孤獨尷尬的一面。
《數(shù)碼攝影》:你主要是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那攝影在你的生活中占有什么位置?攝影與繪畫從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湯:繪畫就像從身體里往外掏東西,有時讓人殫精竭慮。攝影不一樣,攝影有時間就可以去拍,拍時也有太多預想不到的因素,你不知道出門會遇見什么場景,總有驚喜。
《數(shù)碼攝影》:這也是紀實攝影的特點與樂趣,你對紀實攝影是怎樣理解的?湯:其實我不知道這些概念的區(qū)別,也不關心。讀者最好也不要關心,不必作繭自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