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苗
教學實踐表明,物質(zhì)落后、形式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思想觀念落后;物質(zhì)先進、形式先進都好學,難學的是思想觀念。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沒有知識不行,沒有技能不行,沒有思想更不行,尤其是不能沒有超前的、先進的思想觀念。教育作為培養(yǎng)未來人才的事業(yè),先進思想觀念的教學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為此,多年來,筆者圍繞創(chuàng)新性教學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即融學習策略教學、人文素質(zhì)教育于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構(gòu)建學教相長、以學為本,科學、人文相融,以人文為重的理念;進而形成不動筆墨不讀書、不動悟性不讀書的“學文——悟道——作文——做人”的教學模式。
學教相長、以學為本
這里的“學”指課堂教學中的學生及其學的方面,“教”指教師及其教的方面。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是相互促進的,擺好二者的關系,學教便相得益彰,尤其是“學”能極大地促進教師的“教”。“以學為本”即以課堂教學中的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的基礎安排學習策略教學,也就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據(jù)此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有效參與的氛圍。
為了真正還自由于學生,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筆者多年來以學習策略為突破口,進行一系列廣泛而深入的實驗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筆者初步教壇時曾一度受傳統(tǒng)教育的教學思想影響,課堂教學為展示自己的才華,以自己為中心,唯我獨尊,夸夸其談,重教輕學;以課本為中心,遵綱守本,唯書是從,重講輕練。于是筆者對課堂教學的諸因素進行仔細分析,分析中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無非存在2個方面。1)教師教的方面,含教師、學生、教材、方法4個因素,及其形成的6種關系:教師——學生、教師——教材、教師——方法、學生——教材、學生——方法、教材——方法。2)學生學的方面。
以往的教學及教改更多地注重教師教的方面及其諸因素的關系,而現(xiàn)在必須從學生學的方面及其諸因素的關系著手研究,即變教師中心為學生中心,還學生主體地位,教師永遠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變主宰者為指導者,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自由暢想的“樂園”。從開始單純地教給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勾畫標記法,發(fā)展到在語文課教學中不但注重教給學生學會對自己學習的時間、空間、大腦、心理等學習資源的有效管理,掌握并加強對自己日常及學習的自我監(jiān)控方法,而且側(cè)重于認知的策略的教學。這包括學習語文的外部操作規(guī)則,即語文學習的學習、聽課、筆記、作業(yè)、復習、應試等技巧和學習語文的內(nèi)隱策略。不同的語文知識如語言、文字、詞匯、說明文、議論文、散文及文體知識;作家、作品及文學常識知識;文言實、虛詞等常見的文言知識;閱讀、寫作、說話、聽話等基本能力,都從如何理解、如何組織等角度進行系統(tǒng)的理解策略和組織策略的教學。而且做到把學習策略的教學作為語文課堂教學和學習的重要目標,把學習策略的教學與堅持階段訓練緊密結(jié)合,使各種策略真正讓學生吸納,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一直以來,由于課上、課下注重對學習策略的探究,所以筆者在備課中突出研究、設計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活動、學法指導及內(nèi)容。
科學、人文相融,以人文為重
對教育者來說,科學、人文二者是相融的。“科學”指科學教育,“人文”指對學生進行道德、倫理、人性的教育,它是藝術教育的核心。筆者曾經(jīng)在傳統(tǒng)教育的教學觀念影響下,在語文教學中一味注重科學教育,引導學生求真、斟酌、推敲,過于強調(diào)學生理性地思考問題,而缺少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缺少理性管理,或者說,非理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意識不強。在今天這樣的時代,人們更呼喚人文精神,為此,筆者越發(fā)意識到教育與時代的緊迫性。于是,近年來,筆者的語文教學在“科學、人文相融”中更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為重。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結(jié)合學習策略教學,形成語文學科教學的“不動筆墨不讀書,不動悟性不讀書”的“學文——悟道——作文——做人”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樣一來,使得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局限于教給學生某種語文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個學生的情感、興趣和情操,影響每一個學生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達方法,并最終積淀成為人們精神世界中最深層、最基本的東西——價值觀和人生觀。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種精神,一種立場,一種態(tài)度,一種不懈的追求,使語文課留給學生的精神是永恒的,這個永恒是人文素質(zhì)教育、學習策略教育賦予語文課堂的靈魂。教給學生一種語文學習的思想,這大概就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真諦。
可以說在本教學理念實施的過程中,一改傳統(tǒng)語文教學重傳授、輕探究,重結(jié)果、輕過程,重文本、輕創(chuàng)造,重總體、輕個體的詬病,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質(zhì)疑、探究,弘揚學生個性。把課堂創(chuàng)設成為一種生活場景,有師生間、學生間的眼神、言語交流,心靈碰撞,真正變語文課堂教學為無障礙的心靈溝通、易仿效的學習示范、深層次的潛能開發(fā)和強效應的人格融洽。
(作者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范家屯鎮(zhèn)鐵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