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魏霖靜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發(fā)展,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面臨新的挑戰(zhàn)。文章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中當前存在的問題,總結了已有的實踐經驗,并對提高計算機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的綜合措施提出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教學改革;教學水平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45(2009)12-0194-02
隨著計算機技術及其應用的飛速發(fā)展和時代對大學專業(yè)人才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實驗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和驗證本學科的基本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判斷以及實際操作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為學生在今后從事各項工作打下初步的基礎[2]。
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存在著一些的不足與局限性,為了提高計算機實驗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本文將從教師的角度分析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
一、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我校自2007級學生開始,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改為《信息與計算機應用基礎》,并經過組織全體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深入研究,編寫了適合我校的實驗教材,制作了相應實驗課件和實驗學習網。隨著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發(fā)現存在以下問題:
1.與《計算機文化基礎》相比,新實驗課程進行了全面調整,實驗內容涉及面廣,增加和強化了信息檢索、網絡應用基礎、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內容,許多知識點就是計算機專業(yè)的一門課程,概念多,內容雜,如何深入淺出開展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有實效的應用是目前愈來愈值得思考的問題。
2.實驗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各個實驗不同的要求以及每個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能很好地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3.基礎型實驗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內容陳舊過時,起點偏低,驗證性實驗較多,綜合和設計實驗較少,缺乏綜合性的提高實驗,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得不到很好地落實,無法進行真正意義上實驗技能的訓練[3]。
4.實驗內容略脫離社會生活實踐,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驗開展的很少,缺少特色,不能很好地將現代教學新理念融合到實驗教學中去,學生實驗的興趣不高,沒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5.學生對輕實驗,重理論,同時在上機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也比較差,不能把在課堂上學到的計算機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驗操作中去,沒有培養(yǎng)良好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大學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
我們學院在調研和考查省內幾所著名高校的實驗教學,結合我校的具體現狀,積極改造實驗室硬件環(huán)境的基礎上,對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實施了綜合改革。
(一)實驗教學的思路的改革
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實際學生對計算機認識和掌握的程度仍然比較淺。學院討論并制定了新的教學思路,指出計算機實驗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而且要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及學習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能夠將所學的軟件功能和操作技能準確熟練地應用到實際學習和工作中。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1.淘汰一些內容陳舊驗證性的實驗,更新部分實驗的教學內容,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比重,充分考慮專業(yè)的特點,優(yōu)選一些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綜合性實驗,例如,日常文稿編輯、期末班級成績表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簡單個人求職報告的制作等,進一步突出實驗內容的社會應用性。
2.加大開設開放性實驗的力度,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探究能力、科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4]。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1.通過案例和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當講授新的知識時,教師結合電子課件采用實際的案例進行演示說明,并在演示過程中逐步引出各個相關知識點的使用。例如,介紹Word時,先提出問題,怎樣編輯畢業(yè)論文?然后利用大屏幕展示各部分的實現過程,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意運用形象思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巧妙借用生活中的實例,進行形象化比喻,將深奧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
3.建設網絡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利用計算機網絡,搭建了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和技能學習網站,在網站上集成了教學大綱、實驗大綱、在線答疑、在線測試等課程建設的相關教學資源,使學生通過計算機網絡在線學習,通過在線答疑和教師在線交流,通過在線測試檢驗學習效果,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實踐教學部分單獨進行上機考試。我們購買了無憂上機考試系統(tǒng),實現了自動化命題、考試和閱卷。
三、對計算機實驗教學提出的意見
針對前面提出的存在問題,結合上述改革措施和本人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補充建議。
(一)注重引導和輔導
實踐教學內容主要是引導學生自己完成。但大多數同學光靠自身還不能很好完成實驗,這樣在實驗教學中,對問題學生注重輔導,詢問學生的感受及是否需要進一步的解釋,必要時隨時做出正確的示范等。教師要把比較普遍的及易出錯和較難問題集中起來,分析原因,然后對于共性問題在適當時間進行講解,使學生可以快速掌握實驗內容。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在網絡教學平臺上放些有一定的難度樣例,啟發(fā)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檢驗自己的實踐能力[5]。
(二)注重歸納小結
每次實驗課結束前15分鐘,引導學生通過對所實踐內容的歸納小結,理清內容與使用軟件的內在聯系,要求學生整理出實驗容易出錯的地方,課后自己練習,并在下節(jié)課中進行抽查,通過這樣操作,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yǎng)學生提煉所學內容精華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上網觀看視頻教學
通過調查發(fā)現,很多學生業(yè)余時間喜歡到網吧上網,作者就經常介紹一些學習網站給學生,像開復網、優(yōu)酷網等,里面有很多免費的優(yōu)秀視頻教學,引導學生善于利用網絡資源來學習,培養(yǎng)自學能力。
(四)采取分層教學
考慮到入校學生的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建議采用了篩選的方式。在學生剛一入學時組織考試篩選一下,只要學生上機通過考試即可免修,單獨計學分;考試未通過進行學習,期末考一次。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篩選掉一部分學生,更有利于教師教學,保證實驗效果。
四、結語
經過兩輪的教學實踐,取得比較良好的教學效果。當然,上述只是個人意見,隨著新入學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學的起點也會逐步提高,教學內容會逐步擴展,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和實踐,才能更好培養(yǎng)出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遲春梅,張敏霞.《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福建電腦,2009,(2).
[2]吳純,張列林,許曉嫦.設計性實驗教學法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4).
[3]董立.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的幾點探討[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8).
[4]葉佩青,劉莉,吳志軍,季林紅.綜合性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2).
[5]劉竹琴,劉艷峰.設計性實驗教學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6).
作者簡介:王敏(1979- ),女,四川遂寧人,甘肅農業(yè)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魏霖靜(1977- ),女,甘肅嘉峪關人,甘肅農業(yè)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