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漢章
漢章和他的爸爸媽媽在家里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夾豆子比賽,你可能會對這種“小兒科”的比賽嗤之以鼻,可是如果讓你用左手去夾那些調(diào)皮的、圓溜溜的豆子,你就知道其中的難度了。下面,我們就去漢章家瞧瞧這場精彩的夾豆子比賽吧!猜猜冠軍會是誰呢?
(丹頂鶴)
今天我家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夾豆子比賽。
媽媽說出了比賽規(guī)則:先是兩人一組進(jìn)行單挑,每人兩個碗——一個空碗,一個里面裝著10顆黃豆,誰先把10顆豆子夾進(jìn)空碗誰就勝利了。然后再進(jìn)行“團(tuán)體搶豆賽”,每人一個空碗,中間有一個裝了黃豆的碗,把豆子往自己碗里夾,最后誰夾的多誰就是勝者。不過夾豆子時必須用左手拿筷子。我聽了后想:這有什么難的?不就是用左手嗎?看我一次一顆,保證一路闖關(guān)得冠軍。
比賽開始了,我和爸爸對決第一局。這時我才知道我想錯了,那些豆子圓溜溜的,一點兒也不聽話,好像故意在和筷子捉迷藏,東躲西藏,怎么也夾不住。好不容易夾住了一顆,還沒到半路就又掉了下去。再看看爸爸,他的碗里已經(jīng)有了三顆小黃豆,他還在不慌不忙地夾著。我也毛手毛腳地夾了起來。眼看爸爸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我才夾到一顆小豆子。于是我就用一雙不靈活的筷子去打爸爸的筷子,爸爸正夾得起勁,一見我的筷子打了過來,立即把豆子放進(jìn)了碗里,使我的騷擾不能奏效。唉,還是看下一局吧!
“開始!”隨著一聲令下,爸爸和媽媽你爭我搶,誰也不讓誰。爸爸的動作比起媽媽來,可就顯得技遜一籌了??吹綃寢尅半u啄米”一樣迅速地夾著豆子,爸爸也沉不住氣了,也采取了我的戰(zhàn)術(shù),邊撥媽媽的筷子,邊夾自己的豆子。這一招還真奏效,媽媽也亂了陣腳,速度明顯慢了下來,而爸爸越來越快,連夾帶撥,很快就贏得了優(yōu)勢。對媽媽來說,局勢不可挽回,她只好認(rèn)輸了。
第三局是我和媽媽的對局。一開始,媽媽就取得了明顯的優(yōu)勢,因為她夾得穩(wěn),夾得快,所以我還是輸了。我分析了一下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控制不了,總是笑,一笑就手軟夾不起來了。想到這里,我趕緊調(diào)整,重新準(zhǔn)備好,以應(yīng)對第四局。
爭奪戰(zhàn)又開始了。由于是三個選手都參加的總決賽,誰都不敢松懈?,F(xiàn)在上演的是“三國”之戰(zhàn)。爸爸和媽媽都瞄住了對手,我當(dāng)然不會失去這個機會,讓爸爸和媽媽去“鷸蚌相爭”。爭奪很激烈!被搶出碗的豆子越來越多,于是,爸爸媽媽的筷子也向豆子的集中地——碗外發(fā)起了進(jìn)攻??粗@兩條“超級撈捕船”一個接一個的開始了對碗外的豆子進(jìn)行瘋狂地掃蕩。很快,碗外的豆子就像被賣完的商品一樣消失了。爸爸媽媽又開始向碗內(nèi)爭奪。我已經(jīng)戰(zhàn)果輝煌,面對強敵不甘示弱,一下子夾起了三顆,比起爸爸來,似乎“天外有天”。只剩最后一顆了,豆子在我手上,可被搶掉了,媽媽眼尖手快,搶了去。評比的時候,媽媽就因這顆豆子險勝了我們。
雖然輸了,可我還是很高興,很長時間都沉浸在比賽的歡樂中。
[媽媽點評]
兒子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了一家人進(jìn)行夾豆子比賽的經(jīng)過,條理清晰,對幾局比賽的描寫,不是平均用筆,而是重點寫了和爸爸對決的第一局和爭奪戰(zhàn),第一局是牛刀小試,感受最深,而爭奪戰(zhàn)最為激烈,自然要濃墨重彩地去寫。準(zhǔn)確、幽默、傳神的語言也使文章增色不少:一是成語的準(zhǔn)確運用,豆子是“東躲西藏”,爸爸“不慌不忙”“大功告成”,我是“毛手毛腳”“技遜一籌”“不甘示弱”;二是大膽的想象,恰當(dāng)?shù)谋扔?用“雞啄米”形容媽媽夾得快,“三國”形容爭奪戰(zhàn)的激烈,說爸爸媽媽是“鷸蚌相爭”,是兩條“超級捕撈船”“瘋狂地掃蕩”。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能在記敘中適時地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動描寫,使文章充滿童趣,真實可信。
(管靖霞)
[編輯的話]
你是不是還沉浸在這精彩的夾豆子比賽中呢?一場別開生面的夾豆子比賽,讓漢章家其樂融融,你是否也被這種快樂的氣氛感染了呢?想不想試試身手,與他們一比高下呢?別著急,先來欣賞欣賞漢章爸爸媽媽的“大作”!
(丹頂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