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轉型時期高校教師社會壓力及其應對

2009-07-27 07:12劉志成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9年6期
關鍵詞:高校教師應對措施

劉志成 孫 佳

摘要:在這個社會轉型時期,我國處于急速的變革時代,正經(jīng)歷著一場深刻的社會結構變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高校教師其作為社會人同樣肩負著生活的重壓,來自社會方面的一些問題成為了影響高校教師壓力的主要影響因素,這些因素使他們在社會變革、轉型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從三個方面分析高校教師社會壓力的主要來源,并相應提出了緩解壓力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高校教師;社會壓力;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G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529(2009)06-0119-03

一、研究調查簡介

1研究對象

對上海大學、上海政法學院、廣州大學、長江大學、湖南商學院、長沙理工大學等東中部六所高校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為:男417人,女385人;25歲以下19人,26~35歲347人,36~40歲176人,40~50歲213人,51歲以上為47人;本科184人,碩士430人,博士188人;教學崗位586人,行政崗位120人,雙肩挑崗位96人;助教128人,講師311人,副教授234人,教授100人,其他29人。

2研究統(tǒng)計分析方法

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調查者將調查表發(fā)給教師,要求被調查者當場填寫,回收后檢查、整理所有調查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并對有效問卷進行編號。共發(fā)放《高校教師心理壓力調查問卷》1200份,回收問卷950份,剔除無效問卷,獲得有效問卷802份。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方法為頻數(shù)統(tǒng)計法。

3高校教師社會壓力感調查情況

從對802名高校教師社會壓力感的問卷調查顯示。感到“沒什么壓力”的教師只有28人,占3.5%;感到“有一點壓力”的教師313人,占39.0%;感到“壓力比較大”的教師397人。占49.5%;感到“壓力非常大”的教師62人,占7.7%,其中感到“壓力比較大”和“壓力非常大”的教師總計459人,占調查對象總數(shù)的57.23%。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社會壓力現(xiàn)已成為當今高校教師心理壓力重要的來源。

二、高校教師社會壓力主要來源

我國正處于急速的變革時代,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生巨大的變革。人們對教師的期望越來越高,教師要充當諸多的角色。同其他職業(yè)的人員一樣,高校教師也是社會上的普通一員,其作為社會人同樣肩負著生活的重壓。隨著今天經(jīng)濟因素在社會生活中的增強,來自社會方面的一些問題是影響高校教師壓力的主要影響因素。

1社會期望值過高帶來的壓力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上對教師的評價很高,人們對教師的期望也隨之越來越高,社會對于高校教師來說都抱有非常高的期望。作為一種職業(yè)群體,中國教師在社會公眾當中具有一定的聲望,在傳統(tǒng)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的角色主要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作為“人民教師”,他們所擁有的榮譽大多來源于善良、學識淵博、勤奮、為人師表以及社會前進的知識動力等等,而且高校教師本身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人,一般來說高校教師至少是碩士或者博士畢業(yè),而在新的條件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角色具有多樣性。

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教師要扮演多重角色:他們是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生活的管理者;他們是學生父母的代理人。在一定時間要負責照顧學生;他們是學生的朋友;他們是社會活動者,需要與學校領導、其他教師、社會各界打交道;同時,他們還在學校之外,在家庭中充當各種角色,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夫,為人妻,為人子,為人女等,要應付自己家庭生活和社會工作中的多種人際交往。面對這樣的社會角色,教師不僅工作壓力大,而且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一旦教師犯了錯誤或是做了常人不可理解的事,就會招來不同方面更多的指責。一些教師難以承受這些指責或誤解,就會對自己的社會地位及教育理想產生懷疑,造成教師的心理矛盾、沖突及其心理壓力。

2報酬水平不理想、經(jīng)濟收入差距加大帶來的壓力

在我國從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變的轉型時期,從社會角度看,與其他一些職業(yè)相比,教師的社會地位雖有明顯提高,從收入和薪資報酬上看,社會上也大多將高校教師納入到高收入人群當中。但據(jù)有關調查顯示,高校教師的收入呈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收入差距正在逐步加大。在當前,教師是內部貧富差距較大的階層,而收入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工資收入之外,按照實際收入水平,可以分為高中低三類。高收入的主要包括在學校有一定地位及社會資源的大學教授,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其一是對外開講座的講課補貼,補貼標準差距比較大,從每天500~800元到每天2~3萬元不等;一些高校博導、知名學者、教授到外地講課、作報告,每天講課費就高達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其二是科研項目(包括對企業(yè)咨詢服務)收入,從幾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資深教授通過申請國家級或者省級等重大科研項目也可以獲得一筆相當可觀的科研經(jīng)費;除此之外教授還可以享受國家級、省級及校級各種津貼。中等收入的是大城市和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教師,他們的薪酬水平屬于社會平均水平。而對于那些學校和專業(yè)不熱門,自己又沒有太大創(chuàng)收能力的教師來說則屬于低收入群體。

還有許多青年教師由于剛剛參加工作或者由于工作年限較短,工資收入則處于高校教師群體的最下層,他們除了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但是他們又要面臨許多人生重要而現(xiàn)實的問題,如買房、組建家庭、撫養(yǎng)孩子、贍養(yǎng)老人等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購房壓力。因此迫于經(jīng)濟上的壓力,很多的青年教師無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上。報酬水平的不理想、住房緊張、收^偏低等諸多問題困擾著許多高校教師。收入拉開了檔次,因此不管是有崗沒崗、收人高低,都會帶來自我價值感的混亂及巨大的心理壓力,使教師產生心理矛盾,影響心理健康。

3較低的社會支持帶來的壓力

社會支持也是影響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另一因素。社會的變化致使教師感受到的壓力日增。教育要適應社會的變化和要求進行改革,而改革的內容和形式如果還沒有完全適合教師的現(xiàn)實,那么教師可能難于適應這種變化。面臨外部社會的急劇變化,教師往往沒有心理準備和相應的適應能力。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尤其是當個體面對壓力時更需要與社會成員交往,需要來自家庭、社會的支持。社會支持是指一種特定的人際關系,有了社會支持,也就意味著知道有可以信賴的人在尊重、照顧和愛護自己。

高校教師的職業(yè)特性決定了教師在校內的時間與學生打交道的時間多,社會人際關系網(wǎng)絡較小,因此,其所獲得的社會支持度就相對較小,教師作為社會人,家庭人,其同樣會遇到其他人一樣的問題,如家庭事務、子女學習成長、住房等。在社會咨詢服務系統(tǒng)還不完善的今天,當他們遭遇挫折時,如情緒和壓力無法及時表達,就會影響人際關系,造成惡性循環(huán)。高校教師是典型的社會要求與社會支持較為矛盾的一個職

業(yè)。到目前為止,中國高校也幾乎沒有建立高校教師心理疏導和心理咨詢的專門服務機構。

三、高校教師社會壓力應對策略

1改善高校教師福利待遇,提高經(jīng)濟收入

要使教師安居樂業(yè),國家要加強對高校教師的政策支持和經(jīng)濟支持,切實提高高校教師待遇。從我們對應采取什么措施來緩解高校教師的社會壓力的調查中可以看到其中有85名教師選擇應“加大執(zhí)法力度維護教師權益”,占調查人數(shù)的10.6%;234名教師選擇應“創(chuàng)設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占調查人數(shù)的29.2%;有66名教師選擇應“倡導尊師重教,呼吁社會關心和支持高校教師”,占調查人數(shù)的8.2%;而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高校教師選擇應“加大教育投資改善教師的福利待遇”,占了調查人數(shù)的51.5%。

我們應全面正確地理解教師,不能僅僅只強調教師的奉獻和責任,而更要重視高校教師作為一個平凡人的需要。教師從事育人事業(yè)需要專心致志、全力以赴,也需要必要的物質待遇和保證。當前高校教師的物質生活水平還非常低,物質需求對于絕大多數(shù)高校教師來說仍是第一位的需求,教師的物質待遇應與其職業(yè)地位和為社會付出的勞動相適應,應足以使教師能安居樂業(yè),把精力用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上。

全社會要進一步強化“科教興國”、“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通過各種法律法規(guī)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加大執(zhí)法力度,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要切實增加教育投入,改善高校教師工作、學習和科研的環(huán)境,支持高校教師的大膽創(chuàng)新。提高高校教師的工資收入,使他們的學歷、勞動同所獲得的工資收入相一致。徹底改變當前教師的勞動報酬與其勞動對社會發(fā)展的促進價值不相適應的事實,積極排除這種困擾高校教師最現(xiàn)實的壓力源。同時在住房、醫(yī)療等方面采取支持政策,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從經(jīng)濟上對高校教師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這不僅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而且能引起社會公眾關注高校教師的工作,認可他們的勞動,還能吸引更多有才華的人加入高校教師行列,促進高校教師對自我勞動價值的充分認識,提高高校教師對高等教育工作的熱情和滿意感,使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有切實地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的物質條件,為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尊師重教的精神環(huán)境,才能使教師職業(yè)成為人人仰慕、人人愿意為之奉獻的職業(yè)。

2調整對高校教師的期望值,增強教師社會自豪感

高校教師這一職業(yè)是個特殊的職業(yè),社會對其期望值比別的行業(yè)大是可以理解的。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價值觀,決定了他們具有敏感的自我意識,具有潔身自好的優(yōu)良稟性,也從而形成了強烈的自尊心、自停心和自強心。他們非常關心自己的勞動和人格是否得到全社會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是否能得到領導的尊重、體諒和理解。他們非常重視自己德、才、學、識的聲譽,以獲得榮譽為精神上最大的滿足。但教師也是人,肯定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全社會應給予他們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社會輿論應為高校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氛圍。使全社會理解教師勞動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認可教師的社會價值,并因此熱愛關心教育事業(yè),熱愛尊敬教師。因此,全社會都要樹立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

雖然長期以來,國家通過制定、完善和實施有關政策和法規(guī),采取多種措施為教師辦實事,切實解決他們工作與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減輕他們過重的工作與心理負荷,提供一個支持教師職業(yè)威望的社會氛圍,使教師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大大調動了教師投身教育的積極性。但是在社會中仍有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看不起教師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要樹立“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不斷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尊重教師的勞動,理解教師的苦衷,切實解決他們工作與生活中的各種困惑。政府要制定有利于高校教師的相關政策,呼吁全社會切實關心、支持、配合高校教師,提高高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減少并杜絕教師的消極心理,增強他們的高校青年教師心理壓力及應對方式研究,讓他們在一個被尊重的氛圍中工作。國家和社會對教育的切實重視,必然會產生對教師的尊重,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教師真正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yè)。使高校教師能大膽而充分地發(fā)揮自我,更好地服務社會,最大限度地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引導輿論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理解教師的工作苦衷,客觀全面地評價教師工作的得與失,從而減輕教師過重的社會壓力和心理負荷,爭取為教師們創(chuàng)設一個寬容、和諧、向上的工作環(huán)境,使他們生活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之中。對教師來說,不僅物質待遇能得到極大的改善,而且精神上如沐春風。教師的辛勤付出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都能得到豐厚回報,必然促使教師更加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對教育有一個正確認知,把教學工作當作終身的職業(yè),自覺提高學識修養(yǎng),誨人不倦,從而人才輩出。提高高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教師社會自豪感。如此,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都能得到較好的緩解。

3建立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營造良好心理環(huán)境

教師職業(yè)的社會延伸面相對較窄,其獲取現(xiàn)實利益的機會和能力相對較小。因此,必須以制度的形式建立起服務于教師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并使教師職業(yè)成為—個開放性的系統(tǒng),在與社會各個系統(tǒng)的互助中健康發(fā)展,以避免教師要么枯竭,要么趨向功利的不良傾向。由于教師的角色特征及職業(yè)特點,往往自視清高,或忽視自己的心理問題。或對自己心理問題諱疾忌醫(yī),在有些問題上容易走入誤區(qū)。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這種“情感”在一定限度內個人是能夠把握的。然而一旦有些問題超過了個人能力限度,尤其是較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求助于專家的指導并進行有效的處理解決就是非常必要的。

社會支持系統(tǒng)是個體應對壓力的重要外部資源,對心理健康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社會支持通常扮演緩沖的角色以調和工作或面臨的壓力情境,包括夫妻、親子間的相互依賴和關心,親屬、朋友等的援助等。在親友、同事的相互鼓勵、關懷、扶持下,對個人生活適應、生理、心理健康有正向的效果。當教師遇到挫折時,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作用可以使教師對自己的問題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而不會陷入孤立無援和獨自痛苦的逆境中,使教師擺脫困境,調整防衛(wèi)機制,培養(yǎng)應付挫折的能力。緩沖生活事件的情緒打擊,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發(fā)泄內心郁悶的途徑,保持心理健康。因而處于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中的個體能自由進行各種交流,通過交流和溝通,使個體感受到愛與被愛,確定自我價值,找到歸屬感。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心理壓力就越小。國家和社會的支持是高校教師心理健康得以實現(xiàn)的有力保障,應把高校教師的健康成長與高等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

猜你喜歡
高校教師應對措施
幸福從“心”開始
高校教師黨建參與的“四度”模型研究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合格的高校教師
花錢評高校教師讓學者斯文掃地
輸變電設備運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機通訊行業(yè)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淺析“營改增”背景下房地產企業(yè)的稅負變化及應對措施
施工企業(yè)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xiàn)象及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yè)如何應對“營改增”
开原市| 平泉县| 耒阳市| 榆林市| 罗定市| 云林县| 双流县| 和顺县| 尉氏县| 正宁县| 乐清市| 蕉岭县| 和平县| 天水市| 永吉县| 五大连池市| 海淀区| 嘉荫县| 邵武市| 新乡县| 尉氏县| 龙江县| 伽师县| 广东省| 东乌珠穆沁旗| 乌拉特前旗| 伊通| 怀集县| 九龙坡区| 柳江县| 佛学| 天柱县| 连江县| 环江| 抚顺县| 于田县| 岢岚县| 乐安县| 津市市| 沙洋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