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萍
我的父親名叫黃玉傳,祖籍安徽定遠縣,今年八十六歲了,依然身體健康,思維敏捷,談笑風生,這都來源于父親豁達的胸懷!
父親生于1924年農(nóng)歷1月16日。三歲喪父七歲喪母,是家鄉(xiāng)的一個嬸娘撫育長大。父親自幼身體羸弱,七歲時身上長了十三個粉瘤,嬸娘認為父親活不了多久,又沒什么辦法,只好任由父親自生自滅。也是父親命大,在不斷喝藥和按摩下,粉瘤慢慢消失了,個子也長得高高大大的。
上世紀四十年代,父親就多次為新四軍在皖南地區(qū)的游擊隊送信。一九四七年父親在送信途中被國民黨兵抓住,因父親將情報悄悄吞入肚中,國民黨士兵沒搜到東西便打了父親八扁擔然后放了。解放后,父親積極參加土地改革運動;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父親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渡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zhàn)場,保衛(wèi)新的人民共和國;1953年從部隊復員的父親服從分配來到陜西興平——一五四廠,一干就是十多年!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為響應(yīng)毛主席發(fā)展大三線的號召,他又帶著母親和我們兄妹三人來到貴州,成為三線建設(shè)的排頭兵!
父親本應(yīng)是離休的,但由于當時和父親單線聯(lián)系的隊長在解放前犧牲,父親的工作經(jīng)歷無人證明,所以參加工作也就只能從解放后算起。但父親并不氣餒,用父親的話說:“有多少人為了革命,年紀輕輕就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受這點委屈算什么呀,畢竟我還活著,親眼看著祖國蒸蒸日上的每一天!”
小時候,我體弱多病,家里不得不從老家請來保姆隨時照顧我。因我是兄妹中最小的,總會淘氣地惹出好多事情,今天腿摔破了清洗、涂藥,明天碰了眼睛不得不住院。老媽常說帶我是最費心的一個!但父親從未訓斥過我們兄妹,和母親紅過臉。
父母總是毫無怨言地照顧著我們、呵護著我們,豁達地對事待人。父親退休前是房產(chǎn)科長,經(jīng)常有人為了分房子到家中吵鬧,父親總是靜靜地聽他們述說,然后再談工廠的實際困難和他們本人的具體情況,對比政策解釋,大度地對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盡力為員工調(diào)整。父親一生中做過很多工作,從搬運工到采購員,曾擔任過民兵連長,奉命在知青點帶過知識青年,最困難時全家六口人僅靠每月四十七元工資生活。三線生活艱苦,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還經(jīng)??砍园?、紅薯干充饑。后來我們兄妹都上到了大學,大哥是國家恢復高考的第二屆大學生。在父親豁達的性格感染下,大學畢業(yè)后就自愿支邊到了新疆烏魯木齊工作。姐姐和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干上了心愛的工作并各自都有了幸福家庭。
現(xiàn)在父母已經(jīng)年邁,安享晚年了。他們就和我們大家的父母一樣,只是一對任勞任怨、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夫妻,我們都非常敬重他們。我的父親很像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政委,長得很帥,喜歡快板書,六十歲時還要翻跟頭,現(xiàn)在經(jīng)常還能說點山東快書。母親能炒一手江浙好菜,做的紅燒肉、糖醋魚、四喜丸子及各種家常小菜令人叫絕,總會讓我大快朵頤。
父親的率直、剛正和鍥而不舍的精神,也培養(yǎng)了我們在事業(yè)上爭強好勝和理解他人的性格,今天我們有時仍然戲稱他是我們的領(lǐng)導。
是父親給了我們今天,是父母親厚重的愛和豁達的胸懷讓我們長大、成才、飛翔!
去年底母親因心肌梗塞去逝了!八十六歲的老父親涕淚橫流,一遍遍地呼喚老母親為什么一句話都沒留下就匆匆離世,讓我們看了無比心酸。之后父親就再也沒有留淚,想母親時總是望著遠方,默默地訴說著……
愿我的父親長壽不老,歲歲平安!
責任編輯/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