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斌
《李氏家譜》的發(fā)現(xiàn)
河南省博愛縣唐村李家的《李氏家譜》于2005年面世。《李氏家譜》編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編修人是唐村李氏第十代人李元善。李元善本是李仲的兒子,因李巖一子少亡,故李仲將第四子李元善過繼給李巖承嗣。李元善成為李巖的兒子。此譜是兒子記錄父輩的事,應該說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因為父輩的事他大都記憶猶新,遠比道聽途說真實。此譜寫于1716年,李元善不可能預料到二百多年后將發(fā)生什么事,他也不可能為日后的是非曲直埋下伏筆。從這層意義上講,他是太極論戰(zhàn)的局外人。正因為如此,《李氏家譜》可以被認為是證明太極拳源流懸案的有效旁證。
王興亞、李立炳二位先生在其《李巖籍貫與源流新說——康熙五十五年唐村(李氏家譜)的發(fā)現(xiàn)及其價值》一文中講到了《李氏家譜》的發(fā)現(xiàn)過程。
唐村是一個有一千三百余人口的村子。李姓占85%以上。2002年,族人決定續(xù)修李氏新譜。李立炳受族人委托,著手收集有關資料。在一次訪問中,76歲的李成秀(女)說小時候見到家中有個家譜,在弟弟李成海家里。出于族人的請求,李成海將譜中序文及八世李春茂、九世李信的材料傳了過來,這里對李信的家世、身世以及加入李白成起義軍的經(jīng)過作了鮮為人知的記述,序文末署“康熙五十五年歲次丙申秋七月既望之吉十世孫元善頓首拜撰”。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里,我們根據(jù)譜中提供的線索,在唐村對李氏的墓地、宅院進行考察,查尋散佚的墓碑以及各種文獻,又獲得了一些頗有價值的材料,可以確認這個李信就是明末李自成軍中的李巖。我們遂與李成海聯(lián)系,提出看一下家譜,成海十分猶豫,說:現(xiàn)在看那干什么,祖上李巖是“賊”,名聲不好,譜上說不叫外揚,怎么能拿出來呢?經(jīng)過多次溝通,成海答應讓看讓復印,才使我們得知其譜全貌。
此譜為手抄本,線裝,自訂,書寫在印制的“德茂成”賬本上f按:“德茂成”為商號名稱,印在每頁中縫下端。此商號與李元善有無關系,是什么關系,無法查核),高20厘米,寬15厘米,紅色豎格,每半頁14行,中分上下兩欄。序文按豎格書寫,每行字數(shù)在12至17字之間。書寫公正規(guī)范,沒有錯字、掉字和改動之處。世系按各世男性名字設目,目占一豎格,釋文以小字出現(xiàn),字大小不夠規(guī)范,有的一豎格內(nèi)寫一行,有的一豎格內(nèi)寫兩行,有的兩豎格寫三行,每頁實際書寫行數(shù)在14至27行之間,每行多則24字。有些條目釋文字跡潦草,且有錯字、掉字與改動之處。個別條目內(nèi)容順次也有例外,如春茂目下釋文中已有萬歷貢生,末尾又書庠生。與其他條目內(nèi)容記述均不合。上譜封面右邊有一長方形墨框,內(nèi)書《李氏家譜》。譜中未標頁碼,現(xiàn)存25頁,后面大約四五頁被撕毀,存者均完好無損。
《太極拳論》的發(fā)現(xiàn)
據(jù)李立炳先生介紹,2004年,為了給續(xù)寫李氏家譜提供更多的資料,唐村李氏家族開會,動員各戶翻箱倒柜,認真幫助查找收集包括碑文、地契、買賣文書等在內(nèi)的各種資料。第七組82歲的李立朝老漢,把李立炳和第四組的李振溫領到家里,從上房的門檐上,取下一卷紙交給了李立炳。那卷紙有些朽舊,李立炳小心地翻了翻,發(fā)現(xiàn)大部分與修家譜無關,而在李家家譜的目錄上,卻寫有《太極養(yǎng)生功譜》等條目,他感到這些可能有用,就留下了它。在李立朝的家——一座有近三百年歷史的清代老宅,李立朝指著門的上檐說,那卷紙原來就放那個地方。他說那些東西是他老祖爺那時候傳下來的。他老爺和爺爺都喜歡練武,小時候曾見過爺爺打拳耍桿。年輕時就聽他爺交代過家人,“要將這些東西保存好”。后來他四叔李成茂把它交給了他。他和四叔都不識字,上邊寫的啥也不清楚,到他手幾十年了也沒有打開過。
《李氏家譜》的內(nèi)容
《李氏家譜》修于康熙五十五年。修譜人李元善自稱十世孫,這是從唐村李氏算起的。唐村李氏是明洪武四年由山西洪洞縣鳳凰村遷至懷慶府河內(nèi)縣唐村。李清江為始祖一世,至修譜時歷經(jīng)十二世,李元善在譜中自述其生平事略:“字維芬,申氏、毛氏。行四。生三子,長如椿、次如檀,三如園。生三女。生于明崇禎十五年九月初九日午時。故四門叔信無再出,取侄行四元善為嗣。一門雙挑,仲、信雙立祖,世裔奉祀。早年隨父浙江讀習文武十三勢拳劍槍法,武堂訓導名師。后返河內(nèi)學府讀習,文武雙修??滴跄暌詺q貢考太學,先后開封府、濟源、山西教書傳拳,門弟數(shù)千。晚年助修李氏族譜,練養(yǎng)生功,資助為村開辦武學堂。有傳?!边@里所說“有傳”,是指譜中《進士舉人名人傳》中有他的傳,由于此部分被毀失存,無法得知其詳。從這個簡介里,可知他的實際身份為歲貢考太學,文武雙修,一生以習拳教書為生,在村中開辦武學堂,是一位有名的拳師,熱心修譜事業(yè)。此譜有無刻本,不可得知,今所見者為抄本。
全譜設9目:
1.《序》,陳述了唐村李氏族譜的纂修情況與目的,述說了唐村李氏的由來與發(fā)展概況,以及李氏主要人物的功德;2.《家訓詩聯(lián)》,以詩聯(lián)形式概述家訓宗旨:尊先祖孝父母潛嚴教子,諧鄉(xiāng)鄰濟危貧弘揚祖風。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文武不可不修;3.《世輩續(xù)字》,擬定各世輩起名規(guī)則,始祖至七世輩字為清天地廉明從政,八世輩以下分東西南北四院續(xù)字;4.《老塋新塋塋位向口》,記述李氏各世墓地位置與排列方法,設祖塋位向、新塋位向2目。新塋自八世后按東、西、南、北四院分述;5.《始祖遷志》,述記明洪武四年李清江由山西洪洞鳳凰村遷居唐村始末;6.《家譜一至十二世》,按輩分述記李氏世系,起自一世李清江,終于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五日出生的十二世李鶴林;7.《無極拳論》、《十三勢功歌》、《太極拳養(yǎng)生功譜》,記述的是李氏在無極拳與太極拳方面的建樹,后署記文時間與記者姓名;8.《進士舉人名人傳》,是為李氏進士舉人與名人所寫的傳記;9.《后記》,是對纂修此譜作的說明。(按:譜中《十三勢功歌》僅存前半頁,《太極拳養(yǎng)生功譜》、《進士舉人名人傳》以及《后記》之文無存,據(jù)譜中所述立傳者有進士李政修、李及,舉人李價,以及李占鰲、李元善、李元明。)就該譜的內(nèi)容而言,最為重要的兩部分,一是序,二是世系。
《序》中首言修譜情形:“吾氏譜初修于五世祖諱明道,二修七世祖諱政德,今十世孫吾再修矣?!贝窝蕴拼謇钍系挠蓙恚骸爸^之元末兵蝗民患,大明初太祖定鼎,分民詔下,移居遷眾,洪武四年,吾李氏始祖諱清江自山西平陽府洪洞縣鳳凰村,徙居河內(nèi)懷府唐村。弟諱清河同徙居于李洼村。迄今三百四十余載,世代綿長,子孫繁衍,十二世焉。”繼言李氏歷世名人事略與功德:“始
祖披荊斬棘,蒙霜露而居焉。當是時,墾田構室,幾費艱辛,而不殫煩者,貽厥后也……故吾李姓日繁,人丁頗富,明清列賢書,舉監(jiān)生,文武進士舉貢,不可指數(shù)。五世祖諱明道,居住懷府開業(yè)羽箭行,譽招武雄。六世祖諱從諒,首中歲貢,輝縣教諭,文武皆功。七世祖諱政修,甲科進士,智謀大略,廉治道政。八世祖諱春茂名葉蓁,中貢后人千載寺三圣門太極宮拜師博公武道,習拳渡劍,看星相,讀兵法,弘揚三教合一,論無極養(yǎng)生功十三勢拳,創(chuàng)槍藝,譽傳神功,游教傳拳于晉、魯、陜、浙、湖廣,數(shù)省赫名焉。九世公諱仲、諱信,結陳溝姑表陳公諱奏廷,三表兄弟,太極門拜師結義,樹志文武,兢功成名,創(chuàng)藝太極養(yǎng)生功十三勢通臂功,考舉選貢,誘闖賊營,文武智杰,威振賊雄。九世諱及文武志堅,博藝皆功,考舉中進,職廉民擁,啟勵吾族裔,皆楷模矣。世代文武昌熾,進士舉貢頗多,賢稱之文武世家右族焉?!弊詈笫菍ψ迦说闹腋媾c寄托:“謂之前有賢祖宗開之于先,必有賢子孫承之于后,為吾族門文武史沽,識時務,事正道焉。族長嚴訓,謂明末吾族門九世李公諱仲、諱信、諱牟、諱棟、諱友,皆誘人闖賊謀主數(shù)將,族裔誠祀之所事,避談籍譜,勿傳揚焉……謂譜牒之上下,條分縷析,以志本木水源之思,以溯其淵源,銘載祖德而不忘序其世系,以垂子孫,勿忘其本,勿奪其序,僅應族人重托,然吾功筆修譜之艱,則以世譜與古老傳聞,敬篆樹庶祖德永垂,以揚前列,俟后來于無窮矣。是為序?!蹦樾拮V時間與修譜人:“康熙五十五年歲次丙申秋七月既望之吉十世孫元善頓首拜撰?!?/p>
《家譜一至十二世》是譜中分量最大的部分。世系以遷至唐村的李清江為始祖一世,直到十二世,按男性設目,一一予以記述。自八世起分東、西、南、北四門,按各世男性名字設目,目按其生年順次編排,目下簡介大體上按照下述要點編寫:姓名、字、號,排行,子女狀況,男,書排行,名字,女,書排行,婚后居住地。本人出身,生卒年月,主要事略。多數(shù)都有生年與卒年,世系人譜人設目不分貧富,下限止于康熙五十五年五月五日,凡此前出生的男性,均于譜中立目,此年尚在世的,不言卒年。
《李氏家譜》,的價值
唐村《李氏家譜》的發(fā)現(xiàn),不僅糾正了史籍記述中的訛誤,破解了李巖、李牟之謎,同時也為李巖、李牟實有其人提供了確鑿的證據(jù),具有極高的資料價值。
1.李巖實有其人。他的生父是李春茂,字庭壁,號葉蓁,配趙氏、辛氏,行一。生于隆慶二年八月,卒于康熙五年九月。萬歷年貢生。早年依父濟源讀習《四書》、《五經(jīng)》,后入千載寺三圣門太極宮拜師博公習拳,讀《孫子兵法》,練無極功、十三勢拳,創(chuàng)槍藝箭藝,譽傳神功,弘揚三教,論游教傳拳,晉、魯、陜、浙、湖、廣名焉。擅觀星相八卦,號三教武功,又稱武杰進士。以教書傳拳為生焉。
李巖兄弟四人,大哥李倫,字山,號大用,配陳氏。生于萬歷二十四年,卒于康熙八年。崇禎年間依東院李可喜承業(yè)奉祀。住原武讀習,選中貢生。二哥李仲,字峰,號仲元,化號大亮,配楊氏。貢生。生于萬歷二十六年,卒于康熙二十八年?!疤靻⒛旰觾?nèi)府學。文武雙修。與弟信并陳溝姑表陳奏廷千載寺拜師練拳,助奏廷考舉,考官不平,之抱打命案,革辭,避杞縣姨母家傳拳,誘入闖賊營將焉。信遭賊冤殺,仲解甲離闖賊營,赴浙江弟俊府書社武營,傳拳為生?!比缋羁。謳X,號政;配陳氏。生于萬歷二十八年,卒于康熙十九年。崇禎年間依東院李可喜,承業(yè)奉祀。住修武學府讀習,考中貢生。官任浙江僉事。
李巖的叔父李春玉,字精白,號晶白,配趙氏、湯氏。出身庠生。依父李政善在開封、杞縣開糧油行。春玉無子,故以堂兄春茂四子李信為嗣。由于春玉字精白,以李信為嗣,所以人們又稱他為李精白之子。
李巖有無妻室,《壽朽近志》里載信妻湯氏,不知何據(jù)。此載“配陳氏、孔氏”。與傳世家譜卷軸上所載妣陳、孔孺人可相互為證。相傳陳氏為溫縣陳家溝人,孑L氏不知為何處人。李巖曾有一子名元斌,譜載“生于崇禎元年戊辰七月七日,卒于崇禎十三年”。崇禎十七年李巖卒時無子,故以其兄李仲四子元善作繼承人。李巖死后,葬于故里唐村南李氏新塋。譜載九世李仲、李信雙立祖跋新塋,位村正南地,癸丁向,馬道中。兄東弟西,依序排行。唐村族人奉祀不諱,現(xiàn)存?zhèn)魇览钤埔恢Ъ易V卷軸上有“二世祖考信字巖,妣陳、孔孺人之神主”。
2.李牟的基本情況是:“李牟,字休。配湯氏。行二。庠生。文武雙修。崇禎七年隨父自奇陜西、山西傳拳,誘入闖賊營為將焉。崇禎十七年遭闖賊殺?!弊V未詳牟之生年。他為巖之堂弟。巖生于萬歷三十四年,而他是李參的哥哥,參生于萬歷三十八年,可知他的生年是在萬歷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之間。由于他是庠生,能文能武,所以加入李自成軍后,頗受重用,是他引導李仲、李信、李友等加入了李自成軍。
李牟兄弟三人,他是老二。他的哥哥李允,字淶,配陳氏,行一。文武雙修。生于萬歷三十二年,卒于康熙十三年。享年七十歲。耕樵、賣煤為生。他的弟弟李參字浴,配王氏,行二。文武雙修。生于萬歷三十八年,卒于康熙二十六年。李牟有一子,名懷功,譜載“配湯氏。行一。拳師。生于崇禎元年。其父李牟遭闖王殺害后,依仲避浙江李俊府書社助業(yè)武堂,習拳成師,遷徙福州傳拳為生,母居千載寺,佛緣為生”。
3.千載寺是太極拳的傳承地。千載寺位于唐村北。原名無極寺,始建于東漢明帝永平年間,至遲東魏武定三年已名千載寺,可參見《北魏僧惠造像記》。在這方面,唐村李氏有著突出貢獻。李元善不僅在《序》中概述其事,指出李春茂弘揚三教合一,對無極養(yǎng)生功十三勢拳有著具體的記述。
世系中載李春茂出身貢生,以教書傳拳為生,并將他萬歷十八年春在太室祠的傳拳訓論的《無極養(yǎng)生拳論》輯入譜中。他在這里自述:“吾練功探感之無極養(yǎng)生功,乃人之無意無形,聯(lián)先天極妙之主,體沖和之本,始陰陽動靜之初源也。萬物之生,負陰抱陽,人之真元所從而來,靈明所從而抱元極生太極矣。于此而與五行八卦元通,通則變,完全人身之陰陽,而保此靈明者也?!痹谡劦綗o極養(yǎng)生拳的作用時,說:“永人之天年,暢達人之血脈筋骨,欲從后天返先天而衛(wèi)生之術,無極養(yǎng)生功者也……無極養(yǎng)生功,有百益而無一害,雖以之強吾氏族也。”
李仲的五個兒子長元欽,次元臣,三占鰲,四元善,五元明,早年都隨他在浙江讀習,文武雙修。元欽習十三勢拳劍槍法,成為名家,一生以傳拳為生。元臣精于拳術,先后在安徽與河南舞陽傳拳,培育不少弟子。元善習十三勢拳劍槍法,為武學訓導名師,門弟達于數(shù)千人。元明習太極養(yǎng)生功十三勢拳劍槍法,在杭州武林界享有盛名,夫妻二人有武功高手之稱。
此譜為李元善所修,就其記述的內(nèi)容來看,不是取材于已有的史書,而是耳聞目見。由于元善的生父是李仲,過繼給李巖,譜中對李仲、李巖二人事略的記述尤詳。李仲是李巖、李牟、李友的哥哥,與李巖、李友同時參加李自成軍為將,且是在李巖被殺后離開李自成軍,康熙二十八年卒于故里,親身經(jīng)歷了明清易代的社會變革。由于李自成最后失敗,被目之為賊。值此,作為李巖故里的地方志的纂修者,著眼于隱惡揚善,保持沉默,從順治十五年的《河內(nèi)縣志》,到順治十七年的《懷慶府志》,對于本地人李牟、李仲、李巖從“賊”事只字不提。在這種情況下,李仲惟一能夠做到的便是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與所了解的真實告訴兒子。父子親情使元善在修譜時不能回避,他無法擺脫政治與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不能不將加入李自成軍視為從賊之舉,因而告誡族裔,要“識時務,事正道”,同時摒棄來自方方面面的不失傳聞與記述,依據(jù)父親提供的材料,將事實真相告訴世人;又不以成敗論是非功罪,充分肯定李仲、李巖的才能,稱他們?yōu)椤拔奈潆p杰,威振賊雄”。正是這些記述,才使我們確感《李氏家譜》真實可靠。
(待續(xù))
責任編輯喬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