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德國特約記者 陳小丫 青木 ●本報記者 胡笳 ●陳一
澳大利亞外交部13日就胡士泰案召見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但依然沒能從中國官員口中得到他們想得到的信息。這樣的結果激化了澳國內的急躁情緒,一些媒體14日提高調門指責“中國信息不透明”,反對派高聲質問總理陸克文何不直接拿起電話,要中國領導人“給個說法”。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秦剛14日被西方記者4次追問力拓諜案的進展,他表示此案中國有關部門正在依法進行調查。澳媒稱,中國的沉默和反對派的喧囂已使澳政府在外交和政治上均感“頭痛”。一名在西方工作多年的中國專家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西方現(xiàn)在試圖利用中國對“機密”定義的灰色地帶攻擊中國,也試圖抓住中國信息披露不及時的弱點在道德上壓制我們。“中國確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們在與十分精明、為了自身利益根本不講道理的西方打交道,做事的程序出不得半點差錯。但無論如何,中國要敢于堅持,這一次一定要給西方的商業(yè)間諜一個教訓?!边@位學者說。
澳媒聲嘶力竭搞臭中國
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的力拓公司澳籍員工胡士泰目前已被中國有關部門拘留超過一周,救人心切的澳大利亞媒體在過去兩天里變得越來越焦躁,指責中國的調門也愈加離譜。
《澳大利亞人報》13日文章稱,因為胡士泰案,“中國在澳大利亞的形象全面受損”。文章稱,以間諜罪和行賄罪逮捕力拓員工,標志著中國倡導的和諧社會結束了糟糕的一周。文章稱,在中國政府與以力拓為首的鐵礦石廠家進行談判的緊要關頭,胡士泰等人被拘留在一個秘密監(jiān)獄,也沒有律師。文章大肆渲染說,在中國做生意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充分顯現(xiàn),并攻擊“中國對國家機密的定義如此之寬泛,讓全世界商人不得不緊盯此案,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文章還挖苦道,此案尚未公開審理,其程序也含糊不清,同時也沒有任何證據(jù)示人。澳國內敵視中國的情緒有可能愈演愈烈。文章還“教育”中國說,如果中國想要被大家真正視為一個透明的投資者和投資目的地,想在世界經濟中占據(jù)一席之地,那么中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14日,類似帶著教訓腔調的評論還有很多?!断つ嵯闰尦繄蟆飞缯摲Q,作為經濟大國,中國該明白經濟發(fā)展并不來自于槍炮和監(jiān)牢。文章宣稱“中國近年來的發(fā)展得益于自由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而胡士泰就是自由市場經濟的代表”。
自胡士泰等人被拘以來,澳大利亞政府一直強調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并將“釋放胡士泰”作為其外交努力首要目標。但一些澳媒體依然嫌陸克文政府對中國不夠硬氣,澳大利亞VES新聞網13日評論稱,向中國磕頭的工黨應該感到臉紅。文章宣稱胡士泰被捕顯然是因為澳大利亞拒絕中國向力拓進行重大投資。中國再次表明它是一個“強盜共和國”。獨立研究中心國際問題學者約翰·李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說,中國是在蓄意借機羞辱澳大利亞。
與部分媒體的激進相比,一些澳大利亞企業(yè)的表態(tài)要更理智一些。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MG集團13日表示,該公司與中國鋼廠的關系并未受力拓諜案影響。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秦剛在14日表示,澳大利亞力拓集團員工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一案不會影響中國與外國企業(yè)的合作。澳大利亞國庫部長斯旺當日也說,澳中自由貿易協(xié)定談判仍在繼續(xù)。
澳高官不愿對華“大喊大叫”
13日,多家澳大利亞媒體宣稱中國高層領導人授意拘捕胡士泰,澳反對派據(jù)此在國會施壓,要求陸克文政府停止“迂回繞道”,與中國領導人進行“高層通話”。連續(xù)數(shù)日借胡士泰案攻擊中國的澳反對派領導人特恩布爾14日要求陸克文“拿起電話”,直接打給中國領導人,否則對不起他豐富的中國經驗和熟練的漢語水平。特恩布爾還說,如果他是澳大利亞總理,會立即打電話給中國領導人,告訴他全體澳大利亞人對中國拘捕胡士泰的擔憂。
14日,正啟程前往開羅出席不結盟國家外長會議的澳外長史密斯證實,澳大利亞外交部13日召見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澳媒稱,這是一周之內澳外交部第三次召見中國大使。史密斯說,此次召見中方依然沒有提供胡士泰竊取中國國家機密的確鑿證據(jù),“這也是我們要同時在堪培拉和北京向中國官員施壓的原因”。他同時說,“盡管一些人覺得打個電話就可以神奇地解決問題,但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復雜”。
14日,澳反對派依然不依不饒地批評政府,史密斯去開羅開會被反對派指責是對胡士泰的“袖手旁觀”。澳國庫部長斯旺當日在堪培拉出席一個題為“中國更新”的論壇時說,澳政府正在用“負責任和有條不紊的方式”解決問題,反對派的大喊大叫解決不了問題。前澳大利亞駐華大使羅斯也表示,此事不能靠“喇叭外交”解決。有意思的是,這一主要探討澳中經濟關系的論壇的主辦方正是力拓。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評論稱,由于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拒絕透露更多信息,反對黨又不斷施壓要求政府采取更強措施,此案讓澳政府在外交和政治上均感“頭痛”。
“中國已經很客氣了”
縱觀澳大利亞媒體在過去一周內對中國的指責,中國對“秘密”界定的灰色地帶以及信息披露機制是重要攻擊點。從事多年國際商務法律工作的悉尼律師理查德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商業(yè)賄賂和竊取商業(yè)機密在澳大利亞也是非常嚴重的罪行,因此,中國政府拘捕胡士泰并不讓他感到意外?!暗袊ト藭r瞞著澳政府,抓了人之后又不提供確鑿證據(jù),才會有這么多猜測,讓人覺得中國在隱瞞什么”。
一名在西方工作多年的中國學者對《環(huán)球時報》說,抓捕竊取機密的外國間諜是中國無可非議的主權權力,道理完全在我們這邊,但在輿論上,我們卻吃了虧,總被澳大利亞媒體和政府的種種聲音牽著鼻子走,主要是因為中國缺少與西方就間諜問題公開爭辯的經驗。西方在這個問題上是蠻不講理的,而中國的法律還不夠健全,由于公開處理泄密案少,西方就硬說中國什么是機密含混不清。另外,該專家說,當今世界,每一起間諜案都有可能迅速發(fā)酵成重大政治事件,西方國家抓捕外國間諜尤其高調,恨不得第一時間讓全世界都知道,即使是被指進行間諜活動的國家也要無理狡三分,就像這一次澳大利亞的反應一樣。中國應該明白,作為一個大國,自己的各個方面都有可能成為涉外大事,各部門都應該及時發(fā)布信息。“明明自己沒有做錯,就該勇于發(fā)聲,占領輿論戰(zhàn)制高點”。
連日來,西方媒體報道力拓間諜案時沒少為澳媒體幫腔。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說,西方媒體是在揣著明白裝糊涂,為什么他們的報道中可以充斥著“中國間諜威脅”,而一旦中國抓捕間諜,他們就大驚小怪。這恰恰說明,我們抓的間諜還太少,西方不能適應。
《悉尼先驅晨報》14日稱,胡士泰的被捕迅速占據(jù)媒體頭條,這也讓北京做出的決定很難更改,不然中國就會“很沒面子”。該評論還說,在力拓放棄與中鋁合作轉而與必和必拓聯(lián)合之后,中國就曾揚言阻止兩拓合作,但誰也沒當真。力拓還不以為然地在鐵礦石談判中寸步不讓,“北京還要怎么做大家才會把它當回事?抓一兩個力拓的員工已經是很客氣了?!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