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炳輝 王妍心
摘要學界對我國設立取得時效制度的必要性已無大的異議,但對占有人的主觀善意是否為取得時效制度的必要構成要件以及是否應區(qū)分善意與惡意而設定不同的取得時效期間這兩個問題始終存有較大爭議。本文試就此問題作一分析,求教于大方。
關鍵詞取得時效善意惡意
中圖分類號:D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2-390-01
取得時效產生于十二銅表法,其是指占有他人財物的事實狀態(tài)持續(xù)存在一定的法定期間后,占有人就取得該物的所有權或者其他物權的制度。取得時效制度具有維護交易的安全和法律秩序的穩(wěn)定、提高物的利用效率、確定物的歸屬等作用。因此,我國大多數學者認為其在我國有設立之必要。一般認為,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包括:第一、占有人以自己所有的意思進行占有,或者說形成自主占有;第二、必須是公開的、和平的占有;第三、占有的狀態(tài)必須達到法定的期間。對于占有人的善意是否為取得時效之必要要件,存有兩種不同的學說和立法例。
一、理論爭議
(一)肯定說
持此學說者認為,占有人為善意占有是取得時效的適用的要件之一。允許惡意占有人依時效取得物權有悖誠實信用原則和社會正義。采用此種學說立法的國家有德國、瑞士等。如,《德國民法典》第937條[動產取得時效的要件:自主占有動產經過10年者,取得其所有權。取得人在取得自主占有時為非善意或者在以后知悉所有權不屬于自己者,不成立因時效而取得所有權?!度鹗棵穹ǖ洹返?28條第1款規(guī)定:以所有的意思,善意、和平的連續(xù)占有他人動產經過5年者,因時效而取得該動產的所有權。
(二)否定說
持此學說者認為,取得時效制度設立的宗旨是為了穩(wěn)定秩序、實現物盡其用。無論占有人是出于主觀善意還是惡意,其引起的不安定秩序都需要取得時效來穩(wěn)定。采用此種學說這一般都主張應當區(qū)分占有人的主觀善意與惡意而規(guī)定不同的時效期間。采用此種學說立法的國家有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國。如,《日本民法典》第162條規(guī)定:“二十年間,以所有的意思平穩(wěn)且公然占有他人之物者,取得其所有權。十年間,以所有的意思平穩(wěn)且公然占有他人不動產者,其占有之始為善意且沒有過失時,取得其不動產的所有權?!薄兑獯罄穹ǖ洹返?161條:[動產的取得時效]善意占有人連續(xù)占有10年,完成對動產及其上其他物權時效取得。惡意占有人的取得時效為20年?!赌鞲缑穹ǖ洹返?153條:善意、和平、連續(xù)的占有動產,經過三年者,取得其所有權。若非善意,時效為5年。
二、占有人的主觀善意不應成為取得時效適用的必要要件
筆者也贊同否定說。占有人占有他人財產的事實發(fā)生后,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遭到破壞,物的利用也變得不可預期。如占有人占有該財產持續(xù)達法定期間,就可依取得時效制度賦予占有人以物權。因此,取得時效的宗旨與目的的實現不應因占有人的內心意思是否為善意而有所影響。
三、不應區(qū)分占有人的主觀善意和惡意而規(guī)定不同的取得時效期間
出于公平的考慮,我們是否應當參照日本、意大利等國的立法例,為善意的占有人設定一個比惡意的占有人較短的取得時效期間呢?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理由如下:
首先,一般說來,裁判者對占有人是否出于善意或者惡意占有權利人的動產或者不動產是難以判斷的。①
其次,取得時效制度的基礎畢竟是對實質公平的損害。為了實現法律的效率價值,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們采取損害實質公平的做法有時是具有“合道德性”的,但是這種損害不應當是出格的,否則就變成了“助紂為虐”。②
再次,區(qū)分善意和惡意而分別規(guī)定不同的時效期間的做法違背法律的可預測性。以動產為例,假設善意時取得時效的期間為五年,惡意時取得時效的期間為十年。一般說來,物權人并不知占有人占有物時是否是出于善意或者惡意。如果占有的期限不滿五年,權利人行使權利保護自己物權的結果就是確定的、可預測的。如果占有的期限滿五年不滿十年,權利人行使自己的救濟權利來保護自己的物權的結果將變得難以預測。此時,若讓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來承擔此不利益,則實屬違反公平正義。
最后,主張區(qū)分善意和惡意而設定不同的取得時效期間的我國學者,在擬訂不動產取得時效的建議條款時都沒有區(qū)分占有人的主觀善意和惡意。③
四、結論
綜上所述,占有人的主觀善意不能成為取得時效的必要要件,也不應區(qū)分占有人的善意與惡意而規(guī)定不同的取得時效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