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調解制度與其它救濟途徑的分工

2009-07-06 05:19
改革與開放 2009年6期

張 弦 胡 旭

摘 要:調解制度主要包括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法院調解。它屬于一種行政救濟途徑,是指當公民的權益受到行政機關侵害時或可能受到侵害時的防衛(wèi)手段和申訴途徑,建立完善地行政調解制度對于監(jiān)督行政機關的侵權行為以及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行政調解的角度闡述與相關救濟途徑的分工。

Abstract:The mediation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e folk mediation, the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and the court mediation. It belongs to one administrative relief way, is refers to, when citiz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receive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violation possibly or receives violates when the defense method and the appeal way, establishes perfectly the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system as well as defends litigant'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regarding the surveillance Administrative organ's abuse of authority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administrative mediation angle elaboration and related relief way division of labor.

關鍵詞:行政救濟 行政調解 分工和銜接

Key words:Administrative relief administration mediati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engagement

【中圖分類號】DF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6-0021-02

一、有關行政救濟的基本知識

1 、我國目前的行政救濟途徑

(1)監(jiān)察救濟。相對人就行政侵權行為向政府系統(tǒng)的行政監(jiān)察部門申訴,請求救濟。 這種救濟途徑,相對人只能就行政違法、侵權的行政工作人員請求為之一定處理,如行政紀律處分,監(jiān)察機關同樣不能直接撤銷、變更一個具體行政行為,也不能裁決予以賠償,此種救濟屬于行政系統(tǒng)內(nèi)部的救濟。

(2)復議救濟。復議救濟相對于法院救濟而言:前者為行政救濟,后者為訴訟救濟或司法救濟。復議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其設置的專門機構申訴,請求救濟。復議救濟可以通過撤銷或變更違法或不當?shù)木唧w行政行為,使相對人的權利得到保證。

(3)訴訟救濟。訴訟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對違法行為予以撤銷,造成損害判令賠償?shù)木葷緩健?/p>

(4)信訪。信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用書信、電子郵件、傳真、電話、走訪等形式,向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依法由有關行政機關處理的活動。

2 、調解制度的概念

調解作為一個法律術語,包含三種類型的調解,即民間調解、行政調解和法院調解。本文主要從行政調解的角度來探討。

行政調解是指在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由行政機關主持,以國家法律、法規(guī)為依據(jù),通過對爭議雙方的說服與勸導,促使雙方當事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活動。它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實現(xiàn)行政機關與相對人之間的和諧。行政調解的過程是行政機關與相對人之間相互監(jiān)督的實現(xiàn),通過將程度較輕的社會沖突納入行政調解的范圍,可以節(jié)約社會資源。

3 、行政調解在我國的現(xiàn)狀

我國目前在行政訴訟中除行政侵權賠償訴訟外均不適用調解制度,例如《行政訴訟法》第50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主要是為了防止行政主體利用其特殊地位而迫使相對人放棄其合法的訴訟請求,通過司法權來監(jiān)督、控制行政權的目的,但在實踐中存在很多通過協(xié)調方式處理行政案件的情形,一些國家成功的范例也為行政調解的實踐性提供了可能,它是有效保護相對方和國家公共利益的主要救濟途徑。

二、行政調解與其它救濟制度的比較

1 、行政調解與公力救濟的區(qū)別

(1)合意性不同。行政調解方式需當事人的合意,而公力救濟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的請求就可以形成訴訟。

(2)程序不同。公力救濟比調解制度的程序繁瑣,導致成本過高;行政調解在適用程序和權利義務要求上為糾紛主體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同時也降低了糾紛解決的成本。

(3)內(nèi)容不同。公力救濟以固有的法律為基礎來解決糾紛,容易發(fā)生沖突;行政調解解決糾紛更注重糾紛的實際情況,只要糾紛主體合意,在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前提下,可以自由地決定糾紛的解決。

(4)對法條的重視程度不同。公力救濟中法官更關注法律條文的適用和普遍法律規(guī)則的確認;而行政調解在解決糾紛時,除了法律規(guī)范和原則外,還考慮各種社會規(guī)范,如公共道德、地方風俗習慣和行業(yè)標準等。

(5)行使主體不同。公力救濟行使的主體是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而行政調解中的解決糾紛主體是自治性組織中的非官方工作人員。

(6)運行方式不同。公力救濟中的國家公權力始終與強制力有關,主體在行使權力時可依法使用國家強制力;行政調解是在合意的前提下進行的。

(7)自由度不同。公力救濟須嚴格依照法律來進行,而行政調解是當事人把糾紛交給社會來解決,是公民參與糾紛解決的一種重要形式。

2 、行政調解的優(yōu)勢

行政調解制度作為一種訴訟外的糾紛解決機制,是一種全新的救濟途徑,主要表現(xiàn)在:

(1)降低糾紛解決的成本,提高了效率。由于訴訟過程需要龐大的訴訟費用,使得當事人的壓力增加,進行行政調解節(jié)省了糾紛過程中的資本耗費,并提高了辦案效率。

(2)由于歷史的原因,往往在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厭訴的情形,訴訟要求嚴格按法律解決糾紛,容易造成當事人之間的對抗性局面,行政調解的出現(xiàn)可以促進協(xié)調。

(3)具有事先、事中及事后救濟的功效。訴訟救濟是一種事后救濟,行政調解制度具有在事前、事中、事后避免或解決糾紛的功能,可以節(jié)約訴訟成本的耗費,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促進社會和諧。

3 、行政調解與私力救濟的區(qū)別

(1)與信訪制度的比較

信訪制度作為一種新興的救濟途徑,是人民群眾通過上訪得到領導的重視來解決糾紛,維護當事人利益的手段,與行政調解制度均屬于非正式的糾紛解決機制,但信訪的效率無行政調解高,且不能很好的便利便民。行政調解制度以合意為本位,協(xié)調性強,大大地降低了解決行政糾紛的成本。

(2)與行政復議制度的比較

行政復議作為行政機關內(nèi)部的自我糾錯制度,具有監(jiān)督性,但與行政調解制度相比不具有公信力。行政調解具有極強的效率,把行政爭議解決在復議立案階段和審查活動中,大大節(jié)約了復議機關當事人人力物力,提高了行政效率,通過行政調解達成的協(xié)議更容易解決,它可以防止訴累,避免行政爭議傳遞到司法程序;行政調解體現(xiàn)公正性,可以緩和行政機關和相對人的關系;將行政調解引入行政復議制度,可靈活的選擇相對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來要求相對人承擔責任。

三、我國行政調解的現(xiàn)狀和展望

1 、我國行政調解的現(xiàn)狀

(1)在行政救濟體系中,我國的行政救濟非常繁雜且各救濟途徑的比重失調,同時群眾的法律素質不高,造成行政救濟效率低下。

(2)各行政救濟制度分工不合理,且協(xié)調性不強,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容易出現(xiàn)重復受理、多頭受理、相互推諉的現(xiàn)象。

(3)訴訟作為行政救濟的終極程序,但能夠提起訴訟的行政救濟范圍太窄,如果通過權力機關的救濟則缺乏可操作性,且隨意性較大。

(4)我國的相關救濟途徑使公民的權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例如在行政訴訟中由于會出現(xiàn)行政干預的情形,司法獨立得不到保護,而且立案門檻過高只限于具體行政案件,執(zhí)行力度過弱;關于行政復議,我國沒有相對統(tǒng)一的行政復議機構,行政復議的工作由行政機關的法制機構承擔,且復議機構只有意見權而沒有決定權,且受案范圍狹窄,辦案程序簡單,其機構和人員配備不合理。

2 、對于我國行政調解制度的展望

由上可知,我們需要合理的安排各救濟途徑的比重,提高對行政調解制度的重視?,F(xiàn)實過程中由于審理行政案件的專門性和權威性不強,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行政法院來處理行政糾紛案件,對行政機構進行合理的監(jiān)督;降低復議的門檻,將抽象行政行為也納入具體的受案范圍;建立專門的行政調解機構,明確行政調解的主體,通過法律明確規(guī)定調解的范圍,取消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的相關規(guī)定,使調解制度具有權威性,同時建立科學的調解程序,引入聽證程序;修訂現(xiàn)有的法律,使行政救濟制度都有相應的法律依據(jù);建立行政救濟信息系統(tǒng),使上下級行政救濟職能部門、各行政救濟職能部門之間信息流通,共同建立完整的行政救濟體系。

參考文獻:

[1]《行政法新說》,張樹義主編,時事出版社1991年版。

[2]《比較憲法與行政法》,龔祥瑞,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3]《比較憲法與行政法》,龔祥瑞,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4]左衛(wèi)民、周長軍:司法獨立新論,載《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 2003年第5期。

[5]完善我國的行政救濟制度,應松年,《江海學刊》2003年第1期。

[6]行政審判體制重構與司法體制改革,馬懷德,《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7]行政審判體制重構與司法體制改革,馬懷德,《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顺昌县| 金川县| 尤溪县| 常德市| 兴安盟| 鲜城| 紫金县| 厦门市| 普兰县| 柳河县| 成都市| 台南县| 保康县| 乌什县| 遵义县| 噶尔县| 鹿泉市| 昌图县| 日照市| 灵武市| 泾源县| 西乌| 青岛市| 清苑县| 改则县| 安阳市| 乌兰浩特市| 措美县| 高淳县| 通道| 新野县| 克拉玛依市| 渝北区| 朝阳县| 兴义市| 林周县| 屏边| 原平市| 山西省| 武平县|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