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芬
戰(zhàn)國時期的馮諼是個善于“炒作”的人才。他先成功地把自己“炒作”成齊國的重要人才,然后又把齊國“炒作”成舉足輕重的諸侯國。
馮諼所供職的場所,就是戰(zhàn)國時期齊國宰相孟嘗君田文的智囊團(tuán)。那時候田文建立了一個有3000人之眾的智囊隊伍,都是各方面非常專業(yè)的人才。在這樣一個團(tuán)隊中,想混出點名目來實在不容易、對以新人身份加入進(jìn)來的馮諼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好在這個馮諼掌握的“技術(shù)”非他人可比——他是專事“炒作”的人才。
他開始有步驟地“炒作”自己:
首先是顯出自己的不同。孟嘗君田文第一次見到馮諼的時候問他:“您有什么愛好嗎?”馮諼回答:“沒有愛好。”
“那您有什么能力鳴?”
“沒有能力?!?/p>
一般來說,這樣的人物早就被轟了出去。但這次負(fù)責(zé)接見的人是孟嘗君田文——齊國身份和地位僅次于國君的人,能通過別人的引薦并被召見于此,絕不是普通而隨意的面見方式。對馮諼如此的回答,接見的人多少都會錯愕一下,然后會想得比較復(fù)雜。馮諼利用的就是這種心理。
果然、田文感到很驚奇,把他留下了。
進(jìn)來只是第一步,淹沒在3000人之中,也不能算作成功。馮諼的下一步目標(biāo),是要讓自己脫穎而出。
在田文手下待了沒多久,馮諼就高聲在門口練著劍唱歌:“吃飯沒有魚啊……”
寄人籬下,給什么吃什么,怎么還敢挑剔和提要求呢?更何況還是他這樣一個沒有才能且對團(tuán)隊沒有過貢獻(xiàn)的人?這種反常的舉動立刻就成為熱門話題,并很快傳到孟嘗君耳中,其他門客都準(zhǔn)備看田文怎樣處理這件事。對田文來說,多一口飯少一口飯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自己良好的口碑與為人處世的作風(fēng)也不是憑空而來的,作為這樣的高尚人物——是不值得為這點兒問題去損傷門客們的積極性。于是,就批準(zhǔn)馮諼和其他門客一樣的伙食待遇了。
過了不久,馮諼又來了一次“出門沒有車啊……”于是他又得到了使用公車的待遇。再過一段時間他又來了一次“家里沒人養(yǎng)啊……”于是他的母親也被接來了。
在如此人際關(guān)系復(fù)雜的團(tuán)隊中,如果真的在乎待遇問題,更好的解決辦法無疑是私下找田文談,而馮諼為什么如此高調(diào)呢?由此可見、待遇是次要的、通過這個方法讓自己盡人皆知,更重要的是在田文心中保持足夠知名度,這才是目的。
不久之后,馮諼又成功“炒作”了田文——
田文在門客中征召去自己的封地收債的人,恰逢災(zāi)年,糧食歉收,別的門客都不愿意做這苦差事,可是馮諼應(yīng)征了。田文開始沒看出他是誰、別人一介紹:“這就是那個‘沒魚吃、‘沒車坐的人。”田文這才想了起來,并且認(rèn)定——看來這個人真的是有才,以前一直是在隱藏自己。事實證明,馮諼在封地將百姓的債券焚燒的舉動,更是成功地“炒作”并“包裝”了田文樂善好施、宅心仁厚的形象,積聚了民心與人氣。
當(dāng)時齊國換了宰相,作為舊臣,田文被齊國國君解除了職務(wù)。馮諼的機(jī)會到了,他找到田文,要了一些活動經(jīng)費,來到了梁國開始游說,四處宣傳田文的管理才能,并放出風(fēng)去說幾個大的諸侯國正在爭請?zhí)镂?。得到消息的梁王趕緊派人到齊國聘請孟嘗君田文。可是在馮諼的策劃下,田文先后三次都堅持不受,害得梁國使者白跑了三趟。這三趟,終于引起了各諸侯國的廣泛關(guān)注。
這番“炒作”收到了奇效,齊國新即位的國君聽說后,內(nèi)心里惴惴不安,琢磨自己是不是不小心放棄了一個對國家非常重要的奇才,于是趕緊找回田文,提高了地位與待遇,重新任用他為宰相。
經(jīng)過這樣一番“炒作”后,僅憑輿論的力量,田文便名聲大噪,成為戰(zhàn)國時期乃至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而齊國的地位與影響也借此昭然躍升。
這樣看來——“炒作”的力量,是多么的不同凡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