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p>
有人叫她心靈魔法師,有人稱她是愛情顧問,溫文爾雅,秀麗端莊,善于傾聽的她,總會耐心地給情緒焦慮的人們解答一道又一道生活中的難題。這讓很多人喜歡上了她,她就是臺灣著名心理學博士張怡筠女士。
張怡筠小時候是個調(diào)皮搗蛋的丫頭。因為淘氣。性格急躁的媽媽沒少打她的屁股。有一年,媽媽晚上總是很晚才回家,經(jīng)過一段神秘的“夜間失蹤”后,她發(fā)現(xiàn)壞脾氣媽媽好像換了一個人,開始變得溫柔體貼,善解人意,重要的是懂得了傾聽她的心里話,而她在媽媽的影響下也漸漸變成一個聽話懂事的乖乖女。后來她才知道,那段時間媽媽每天晚上是去學習有關兒童心理學的課程,因此改變了教育方法。
大學聯(lián)考填志愿時,她在第一志愿到第三志愿欄里全部填的是“心理學”。此舉遭到老師和家里的一致反對。她當時讀的是臺灣最好的高中,她的家庭又是醫(yī)生世家,在外人看來理所當然是要考醫(yī)科的,況且醫(yī)生的社會地位很高,很賺錢。“但我想如果我一輩子能做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那大概可以離幸福近點吧”。于是,她報考了心理學,她最終以高分考取了臺灣政治大學心理學系。1993年,她剛剛結(jié)婚不久,就在丈夫的陪伴下,去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剛?cè)ツ嵌螘r間很辛苦,她不會用英文打字,也不會做菜。手忙腳亂的她,有時候一邊流淚一邊艱難地寫著英語論文。她整整用了7年的時間,把碩士和博士的學位拿下?;氐脚_灣后。她在臺灣大學教授心理學。
有一次,一個朋友很苦惱地對她說:“總感到生活中很難真正開心太久,即使是股市賺錢,也只高興一下就消失了,我該怎么做,才能感到幸福?”這讓她發(fā)現(xiàn),在物質(zhì)高速發(fā)展的時代,無論是成功人士還是失敗者都經(jīng)常遭受精神上的困擾——職場、愛情、婚姻、財富等等不一而足,人們對此充滿了迷茫和困惑。她想,為什么不用自己的專長為更多的人提供心靈上的指引呢,
她開始把工作重點放在EQ(情商)的研究與推廣上,1996年她出版的第一本《EQ其實很簡單》獲得強烈反響,她成為第一位以中文寫作EQ專業(yè)書籍的學者。因為語言通俗、實用性很強,很快,她榮登年度十大暢銷女作家之列。后來,她陸續(xù)推出幾本EQ暢銷著作《幸福其實很簡單》《工作其實很簡單》《愛情其實很簡單》等著作,因為她的著作熱銷,使得EQ(情商)成為人人知道的重要名詞及概念。與此同時,臺灣電視媒體也開始找她上心理訪談節(jié)目。她身上良好的鏡頭表現(xiàn)力與出色的職業(yè)素養(yǎng)被發(fā)掘了出來,從《心靈花園》到《心理訪談》,她又多了一重身份:電視心理節(jié)目主持人。
她喜歡旅行。她認為,在行走世界的過程中,眼開心闊,人會變得更寬容。有一次,她到非洲肯尼亞的馬賽旅行,她拜訪了部落的首長。酋長聽說她喜歡周游世界就好奇地問:“那你一定很富有,很有錢?”張怡筠笑著回答說:“沒有,沒有,我只是很喜歡旅行而已。”誰知首長馬上勃然大怒,覺得她不誠實,問道:“那你有幾頭牛?”這個問題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在得知她一頭牛都沒有之后,首長說:“在馬塞至少要有25頭牛才能結(jié)婚。你一頭牛也沒有,不就是一個窮光蛋嗎?”這件事,讓她悟出一個人生哲理:以前我們總認為自己不夠富有,而感到不幸福,總是想盡辦法去賺錢,其實賺再多的錢也沒用,因為在馬塞人的眼里。它遠不如一共牛重要。對于物質(zhì)的追求本就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換一個地方、換一個人,很多苦苦追求的東西未必如想象中那么重要。而幸福屬于每一個人。它就藏匿在平凡生活的每一個小小細節(jié)之中,等待我們用尊重、溝通、承諾及贊美去發(fā)掘,去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