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梓雍
摘要不動產和動產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劃分方法,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的確存在著“力不從心”的現(xiàn)象。本文指出劃分標準出現(xiàn)不明確的情況不能僅以其為特例來草率了之,而應看到這一傳統(tǒng)標準正有待完善,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應對現(xiàn)代社會復雜的情況。在動產不動產的劃分標準中,物質性標準只是其基礎標準,價值標準、程序標準都暗含在動產不動產的劃分標準中。
關鍵詞動產不動產劃分標準
中圖分類號:D9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354-01
一、動產和不動產的分類的根本原因不單是以物的客觀屬性可動不可動為標注,其根本原因是“將具有重要社會
意義的財產從一般財產中分離出來,予以一般財產所沒有的管理和保護”①
這一點可以從物權客體分類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得到證明。不動產與動產的這一分類最早是由尤士丁尼創(chuàng)立的,在此之前羅馬法中分為要式物和略式物。要式物后來唄尤士丁尼概括為不動產,略式物后來唄概括為動產,“表示重要社會意義的物與具有個人意義的物”②??梢娪仁慷∧嶂暗囊轿锱c略式物正體現(xiàn)了重要社會意義與一般財產的區(qū)分。在要式物與略式物的區(qū)分中,關于重要與一般的社會價值的評價體現(xiàn)的要比不動產和動產的劃分要清晰。但不動產與動產這一劃分沿用至今,也證明了這一劃分是經得起歷史的考研的。顯然尤士丁尼在用不動產和動產這一劃分取代要式物與略式物的劃分時還包含了其它因素,最直觀的就是物的客觀屬性這一標準。
二、各國立法中對不動產和動產的規(guī)定有很大出入,體現(xiàn)了不動產和動產劃分標準的多元性
《瑞士民法典》第713條規(guī)定“性質上可移動的物以及法律上可支配的不屬土地的自然力,為動產所有權的標的”。在我們通常的印象里,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動產的數(shù)量應該是多于不動產的,如果用“非此即彼”的方法來界定的話也應該是首先說明不動產的概念和范圍,其余的為動產。但瑞士民法典卻反其道而行之,由此我認為,瑞士民法典盡管從表面上看是完全按照物質的自然性質來劃分動產與不動產的,但其在立法是還是夾雜了其他因素在這個分類中,至少體現(xiàn)出了對不動產的重視。
在法國民法典中,關于“動產和不動產的分類受到羅馬法和日耳曼法的雙重影響,除了物可否移動的物理標注以外,還含有價值范疇的判斷,認為動產的價值是脆弱的”③在孟勤國老師的這段闡述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法國民法關于動產與不動產的分類標準有兩個,一個是按照物的物質屬性——是否可以移動;另一個是價值標準。
在德國民法典中,不動產被稱之為地產,而地產是以登記薄上的登記為準。孟勤國老師認為德國關于動產與不動產的劃分是按照不動產的不可動性和經不動產登記的程序性質的雙重標準。
經過以上的分析,各國關于動產和不動產的劃分標準均是以物的客觀屬性為標準,兼顧其他的劃分標準,如法國的價值標準或德國的程序性質的標準。盡管瑞士民法典中沒有明確說明,但也可以看出其在這一劃份上不僅考慮到了物的物理屬性,也還有其他的考慮。
三、對大陸法系德、法兩國的動產不動產劃分的看法
孟勤國老師對法德兩國附加的判斷標注均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胺?、德民法典對于物理標準的修補是否適宜于當時,很難定論,可以肯定的是,從現(xiàn)代社會的角度看,這種修補并不成功。”④提出了不動產和動產這一劃分的根本原因是要將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物與一般的物區(qū)分開,并用登記的方法來確認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物,并說明“登記標準只能證明財產的重要而不能決定那些財產為重要”。⑤
孟勤國老師給出的兩個標準——重要意義標準和登記標準,是法、德兩國的綜合產物。重要社會意義標準實質上就是一種價值標準,是人們對事物做出的一種符合主觀價值需要的判斷,因此我認為這與法國的價值標準在實質意義上是一樣的。登記標準也與德國的程序性質的標準相近。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孟老師強調了“登記標準只能證明財產的重要而不能決定那些財產為重要”,進而將登記標準客觀化,由內在決定因素轉變?yōu)橥庠诘淖C明標準。但德國法上雖然對地權的定義以登記為標準,但并不能因此就斷定登記是不動產的內在決定標準,我認為這個定義只是從地權的外在表現(xiàn)上做出了一個比較直觀的描述,而對登記內容的進一步規(guī)定應有其他法律進行調整。
注釋:
①③④⑤孟勤國.物權二元結構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126頁.
②[意]彼得羅·彭梵德.黃風譯.羅馬法教科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