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秋榮
1926年冬,正當(dāng)北伐戰(zhàn)爭節(jié)節(jié)勝利之時,身為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首次來到廬山。除主持召開了一次會議外,蔣介石還踏訪了廬山的主要景點和名剎古寺,對廬山的秀美風(fēng)光贊不絕口,嘆為“奇絕”。不僅如此,蔣介石還對恬淡寧靜的廬山萌發(fā)“異日退老林泉,此其地歟”的感慨。
“廬山會議”之始
1926年11月8日,北伐軍攻克南昌。第二天,蔣介石將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遷入南昌,江西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
早在北伐軍攻克武漢(10月10日)之后,由于國民革命重心轉(zhuǎn)移,遷都問題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直到11月16日,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決議遷都武漢。17日,廣州國民政府派遣孫科(交通部長)、宋子文(財政部長)、陳友仁(外交部長)、徐謙(司法部長)、宋慶齡(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等中央委員及蘇聯(lián)顧問鮑羅廷等自廣州啟程北上,經(jīng)江西赴武漢調(diào)查各省黨務(wù)、政務(wù),籌備遷都。當(dāng)時,粵漢鐵路尚未通車,孫科一行由韶關(guān)入贛州經(jīng)吉安等地,于12月2日到達南昌。蔣介石在總司令部設(shè)宴招待,席間決定到廬山召開會議,解決政治軍事問題。
12月4日,蔣介石與中央各委員由南昌乘火車到九江,下午換轎從蓮花洞經(jīng)好漢坡,到達被外國人稱為“清涼世界”的牯嶺,第一次登上了廬山。參加廬山會議的政府要員一起下榻廬山的仙巖旅館。這是一座公寓式別墅,位于廬山東谷,1910年由英國傳教士都約翰修建。仙巖旅館是廬山當(dāng)時最豪華的旅館,因此房價不菲,是中外達官貴人重要的社交和活動場所,后來成為國共兩黨談判和會議的主要地點。
到廬山的最初兩天里,蔣介石與各委員游覽了當(dāng)時還是外國租借地的牯嶺。在國內(nèi)眾多的名山中,廬山是惟一成為列強租借地的,直到1936年元旦,中國政府才完全收回廬山租借地。
1926年12月6日晚,廬山會議正式召開,地點是仙巖旅館。參加會議的除上述人員外,還有部分駐贛的北伐軍將領(lǐng),他們是第三軍軍長朱培德、第六軍軍長程潛、第七軍軍長李宗仁。湖北省總監(jiān)蔣作賓也參加了會議。
這次會議自然談到遷都問題,這時的蔣介石還是積極主張遷都武漢。會議就整理軍事、政治建設(shè)、整理財政以及對湘鄂贛閩各省的建設(shè)問題,都進行了詳細討論。至于下一步的軍事計劃,會議決定要召集全體北伐軍將領(lǐng)到南昌召開“軍事會議”后,再作決定。
這次會議雖然沒有作出大的決策,其政治地位和影響也不大,但在民國的歷史上,卻是蔣介石在廬山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它拉開了蔣介石在廬山開展政治活動的序幕,因此被稱為首次“廬山會議”。吳宗慈主編的《廬山續(xù)志稿》中記載:“‘廬山會議之事,始于民國十五年,由是一而再,再而三,而至若干次,……夫以‘廬山會議名者,據(jù)其特殊之事言也?!?/p>
從1926年至1948年,除抗日戰(zhàn)爭八年外,蔣介石一生共18次上廬山,主持召開了11次重要會議。后來人們把蔣介石駐廬山期間,因軍事、政治、外交等特殊之事而召開的會議,統(tǒng)稱為“廬山會議”。1936年暑期,國民政府行政院因在山上辦公,所召開的會議除外。
“廬山會議”這個后來人們耳熟能詳?shù)臍v史名詞便由此而始。
為北伐陣亡將士建墓
作為北伐軍的總司令,此時的蔣介石可謂日理萬機。這次上廬山,他特別留意為北伐陣亡將士尋覓可葬千余棺的墓地。蔣介石對北洋軍閥孫傳芳虐殺北伐軍戰(zhàn)俘的事,很是痛心疾首,加以斥責(zé)。他曾對部下說,孫傳芳在江西“德安俘虜我軍將士300余名,繳槍后,皆以刺刀刺死。逆賊慘狠,誠無天理”。將北伐陣亡將士安葬于廬山,也許能給蔣介石的心里留下一點安慰。
12月11日下午,蔣介石親自“往小天池,插陣亡將士墓基標(biāo)”。小天池位于廬山剪刀峽巨壑之東北,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江,是秀美而又相對平緩的一處山崖,作為北伐陣亡將士的墓地很合適。蔣介石當(dāng)日給在南昌的白崇禧(國民革命軍副總參謀長)的電報里,明確要求“限明年(即1927年)5月墓成”。遺憾的是,蔣介石到南京以后,此事被擱置并慢慢地淡忘了,北伐陣亡將士墓最終還是沒有建成。
直到20年后的1946年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在當(dāng)年蔣介石提出修“陣亡將士墓”的小天池,“陸軍第九十九軍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jì)念碑”得以建成。在入口處的石牌坊兩側(cè),有對聯(lián)一幅:“靈歸廬岳,氣壯山河?!笨偹銓λ廊サ挠㈧`有所告慰。
“退老林泉,此其地歟”
蔣介石第一次上廬山,前后將近10天時間。《蔣介石年譜初編》對這些天的活動有詳細的記載。
12月8日,參加廬山會議的國民黨中央委員戀戀不舍地下山,蔣介石也專程護送國母宋慶齡到九江,與其他委員一起乘船去武漢。
這一天,蔣介石下山來到九江還有一件私事要辦,那就是迎接他當(dāng)時的太太陳潔如。蔣介石先后有四位夫人,前兩位分別是毛福梅和姚冶誠,這位比蔣介石小18歲的第三位夫人是接到蔣介石的電報從上海趕到九江來的。這一夜,他們住在九江一個叫方棟的富商家里。
9日,蔣介石偕陳潔如再登廬山,仍下榻仙巖旅館。中午起床后,蔣介石夫婦游長沖河?xùn)|南的女兒城,傳說這里是朱元璋練兵的地方。游女兒城時,蔣介石對朱元璋的練兵方法產(chǎn)生好奇:“此乃一山谷,并無城廓,亦無平地”,“甚詫明太祖何以能練兵于此”。
10日,蔣介石夫婦分乘兩頂轎子,在12名衛(wèi)士和兩名家仆的陪同下,經(jīng)含鄱口下山,轉(zhuǎn)五老峰腳下,傍晚來到“規(guī)模隘陋”的古剎海會寺,夜宿于此。
11日,蔣介石一行從海會寺出發(fā),經(jīng)白鹿洞、觀音橋、秀峰寺、歸宗寺游玩后,下午回到牯嶺。
陳潔如在她的回憶錄中對此次游玩記憶深刻:“我們爬山登高,飽覽遠處長江峽谷的風(fēng)情。我們參觀了各具情趣的寺廟,每到一處佛壇,都向佛像鞠躬行禮,并叫阿順(蔣的仆從)付給‘香油錢,作為我們的奉獻。”
第一次上廬山,蔣介石沒有留下任何影像和照片,只有陳潔如的廬山留影還保留至今。照片上的陳潔如神清氣爽,只是她怎么也沒想到,不到半年,蔣介石身邊就另有佳人。
12月初的廬山,寒冬已至。剛剛平定兩湖、攻占江西的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卻是春風(fēng)得意。蔣介石也在日記中記下了他對廬山的贊美:
“至大天池,霧氣彌漫,山巖全隱,偶露峭崖,可仰可敬。”
“至含鄱口,望漢陽峰、五老峰及鄱陽湖,霧中不易辨認,偶見其一角,則嘆奇絕?!?/p>
“觀音橋下金井”,“水聲入耳,機心陡息”。“水之聲與色,皆令人流連不已”。
廬山的清山秀水、名勝古跡以及“清涼世界”適宜度假的氣候,深深吸引著蔣介石,他甚至作出了“異日退老林泉,此其地歟”的選擇。雖然蔣介石最終沒有退老廬山,但隨后廬山幾十年的政治風(fēng)云卻與蔣介石有著重要的關(guān)聯(lián)。
從蔣介石第一次踏上牯嶺小鎮(zhèn)起,廬山的平靜就被打破了。在以后20多年的時間里,廬山逐漸成為國民黨的另一個政治中心,著名的“夏都”,是蔣介石把廬山變成了一座政治名山。廬山成為政治名山應(yīng)該是始于1926年冬。○
責(zé)任編輯 劉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