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鷹
如今,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正在中國人的頭腦中悄然變化著。一部分人的婚姻家庭關系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固若金湯”。一個人們不愿接受的現(xiàn)實擺在我們的面前:中國人的離婚率在逐年上升。接踵而來的就是人們不得不正視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之中。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大約有上千萬的單親孩子,并且每年以五十萬左右的數(shù)量遞增。單親家庭子女的成長教育問題已經(jīng)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社會學和人口學中,家庭被分成五種類型:復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單身家庭。單親家庭歸于第四類,屬于不完全家庭,是指夫婦離異或喪偶后只有一方與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每一個單親家庭的背后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經(jīng)歷傷痛的父母無論多粗心,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新的家庭結構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
發(fā)生在單親家庭的悲劇
事件回放一伴隨著長而刺耳的尖叫,一個花季少年就這樣從21樓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屋內是親人撕心裂肺的哭聲,樓下是一群驚愕的圍觀者。
這是發(fā)生在長春市某高樓悲慘的一幕,時間是2007年10月25日21時5分。死者小明,當年20歲,是長春市某??茖W校的學生,父母離異后一直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因為害怕被父母拋棄,一時想不開的他便從樓上跳下。
據(jù)一位前來勸解小明的朋友說,家里人想盡了各種辦法勸他,但是他根本就不相信大家說的?!皬膩頉]有見過像他這么犟、這么不轉彎的人?!边@位朋友無奈地說。小明平時就是一個十分內向和孤僻的人。
五天后的10月30日晚,長春市公安局南關分局刑警大隊責任三中隊抓獲了一個正在實施盜竊的犯罪團伙,6個孩子在警隊里一字排開。根據(jù)他們的交代,警方隨后又抓住了另外十幾個孩子。這二十多人的犯罪團伙由12歲到20歲的孩子組成,全部來自離異家庭。
他們犯下的案子五花八門,能搶就搶,能偷就偷,案件多得連他們自己都記不清。他們個個有女友,都是一些流浪少女,女友們陪吃陪睡陪犯罪。
事件回放二“別拉我,放開我!”2007年4月18日早上,拔掉針頭從醫(yī)院跑出來的王瀟,一邊極力掙扎,一邊對拉她的保安發(fā)出抗議。她是因為吞食安眠藥被送進醫(yī)院搶救的。
負責護理王瀟的兩位護士滿臉是汗,勸慰的話里充斥著疲憊:“你現(xiàn)在這個樣子哪兒都不能去,先回醫(yī)院躺著,待會讓你家人來接你走。”
“不,放開我,我要去找媽媽……”王瀟使勁掙扎,無論周圍的人怎么勸她,就是不肯回醫(yī)院。
王瀟出生兩個月的時候,媽媽就跟爸爸離了婚,然后去了西安。這些年她一直跟著爸爸一起生活,直到2006年暑假母女才再次相見。
王瀟對護士說,讓她感到痛苦的,是無法像別的孩子那樣,自由地在家中跟自己的父母溝通。
據(jù)介紹,王瀟從小學到初中,每年都得獎狀,經(jīng)常是年級第一名。
“王瀟家里不是很寬裕,對這么一個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學校很早就決定免除她的學費,并且給她提供免費午餐,但這個孩子拒絕了。”這件事讓校長覺得這孩子很敏感,自尊心很強。
除了心理上的壓抑外,王瀟還一直覺得自己有心臟疾病,這無疑對她的內心造成了更大的壓力。盡管患心肌炎最終被醫(yī)院所否認,但王瀟自己卻一直不敢相信。她經(jīng)常反復跟人說,我經(jīng)常突然暈倒,然后被120接走,身體真的沒有病嗎?我是不是沒有救了?為此,她多次想自殺。
單親家庭的教育誤區(qū)
溺愛式:溺愛式教育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只注重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各項需求,處處遷就以彌補其感情上的缺損,而忽視在思想品德上對孩子進行教育,不知不覺養(yǎng)成了孩子驕橫、任性等壞習慣。
某小學一年級的張老師正在給學生上語文課。忽然有敲門聲,是松松的奶奶,原來是松松早晨上學的時候忘了帶水果。奶奶對張老師說,松松的爸爸和媽媽前段時間剛離婚,她怕松松看見別的孩子都吃水果而自己沒有心里不好受,所以特意給送來了。
奶奶說,松松越來越任性,也經(jīng)常無緣無故發(fā)脾氣。一天早晨,松松想要帶著家里的玩具狗熊去上學,爺爺不讓,松松就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奶奶無奈,只好抱著大大的狗熊送松松去上學。
松松的奶奶表示,只要孫子高興,她做任何事情都愿意,沒有了媽媽的孩子,不能讓他受任何委屈。
放任式:放任式教育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放任式教育導致孩子在校表現(xiàn)及行為習慣極差,且難以管教。
某市一重點中學的校園里,學生們都在上第四節(jié)課,操場上有一些穿著統(tǒng)一校服的學生正在上體育課。而坐在花壇上的幾個穿著個性服飾、發(fā)型怪異的人吸引了老師的注意。張帆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坐在一邊,手里拿著一支香煙反復把玩著。張帆的爸爸、媽媽是在他上初一的時候離異的,他一直和爸爸生活。爸爸自己經(jīng)營著一家公司,由于業(yè)務繁忙,經(jīng)常出差在外。爸爸總覺得愧對兒子,因此,他對張帆的所作所為聽之任之。
他非名牌不穿,發(fā)型是在最高級的發(fā)廊里剪的。每天都是打車上下學,他兜里的零花錢從來不少于200元。
由于知道張帆有錢,學校里的一些學生總是找他要錢,慢慢地張帆和這些孩子混在了一起。該中學負責德育工作的孫老師說,學校已經(jīng)用了各種辦法勸說,但是他們還是不肯回到教室中去。這些孩子十分叛逆,也有一些暴力傾向。他們在課堂上,有時還捉弄同學,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專制式:專制式教育使家庭缺乏溫馨,使孩子易變得自卑、靦腆、孤獨、內向,以女生為多。
丁傲也來自單親家庭,由于爸爸做了傷害媽媽的事情,他們在丁傲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分開了,現(xiàn)在她和媽媽一起生活。自從父母離異后,媽媽禁止丁傲和爸爸聯(lián)系,她經(jīng)常在兒子面前講爸爸如何如何壞。
媽媽經(jīng)??拗f,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是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努力學習,不要讓人瞧不起。有一次,爸爸到學校偷偷給丁傲送來2000元錢和一部手機,并告訴她有事隨時給爸爸打電話,還再三囑咐她不要告訴媽媽,但是最終手機還是讓媽媽發(fā)現(xiàn)了。媽媽知道了手機是爸爸送的,當即就把手機摔碎,指著丁傲的鼻子哭著說:“你知道不知道他是怎么對你媽媽的?那樣一個低素質人的東西你也拿,你還是不是我女兒?你要是以后再敢見他,我就不要你了!”那次之后,丁傲再也不敢見爸爸了。
丁傲的成績沒有因為父母的離異而下降,相反,她變得更加勤奮、上進。但是她的性格卻改變了。她變得沉默寡言,她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動物,所以人活著就是應該以自我為中心。現(xiàn)在,如果班里有同學向她請教不會的題目,她會以“我沒有時間”或“你沒看見我正在學習”這樣的理由拒絕同學,因此,她在學校里沒有一個朋友。
東南大學文學院張贊寧教授點評:各種調查數(shù)據(jù)表明,單親家庭的孩子除了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高,如自卑心理、猜疑心理、逆反心理等,還容易出現(xiàn)極端化行為。為什么單親家庭子女教育的問題會比普通的家庭要多呢?因為單親家庭本身在家庭結構上就有一定的缺陷,父親和母親在家庭當中,所擔負的教育角色是不同的。因此,單親家庭本身意味著教育方面就會有某一方面的欠缺,而這種欠缺往往是一種硬傷。
單親孩子同樣有條件優(yōu)秀
有位教師對所在學校部分父母離異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不好、成績差的占到了50%;表現(xiàn)可以、學習成績中等的占25%;勉強可以跟上班的占25%。
“看到單親家庭孩子教育出現(xiàn)問題,我很著急,很想幫助他們,所以我想將我的經(jīng)歷講出來,僅供有我一樣經(jīng)歷的父母參考?!币晃粏斡H家庭母親對電視臺主持人如是說。
“我在孩子4歲時離婚,選擇獨立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20年來我主要是做好兩件事,第一是我這個母親要怎么做。我認為我要堅強,必須堅強,我既要當媽又要當?shù)?,要當好媽當好爹,孩子是無辜的,要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幸福?!?/p>
“于是我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會根據(jù)孩子的每個階段進行引導教育,重要的是教育他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有責任心的人。為了防止孩子產生有媽沒爸的自卑心理,我常常和他說起他爸爸的優(yōu)點,告訴他父母都愛你,爸爸也是個好爸爸。每年我都安排他和他爸爸見面,然后一起吃飯,我和他爸爸很正常地談他的學習情況,讓他知道大人在關心他的學習、前途,讓他知道他在父母的心中有多重要?!?/p>
“當他12歲時,我才和他談父母分開的事,告訴他媽媽多堅強,以后家庭的重擔必然要他來承擔,要有責任心,告訴他有磨難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把磨難當成財富,那就比別人多得一份財富?!?/p>
“第二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為了讓孩子有個快樂的童年,我所有的休息日,都是帶上吃的,和孩子去圖書館半天,去野外半天,和孩子一起挖沙子、捉蟲子,我們娘倆開心極了?!?/p>
“孩子性格內向,我就常常帶他一起參加一些跟朋友和同事的聚會,讓他跟朋友和同事的孩子在一起玩,這對孩子成長是很有益處的?!?/p>
“經(jīng)過我20年的努力,孩子健康成長,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他有條件優(yōu)秀,因為他看到媽媽的不容易,覺得自己有一份責任?,F(xiàn)在我的孩子在全國前十強的名牌大學讀書,還是院學生會主席,是個很陽光、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大三又保送碩博連讀。所以說單親家庭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好的父母。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沒做到位的父母!”
張贊寧教授點評:單親家庭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當作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夢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別是在學業(yè)上,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比較簡單、粗暴。父母應樹立與孩子“平等交流”的家庭教育新理念。孩子雖小,但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只有平等交流,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才能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做孩子心靈的領航員
“單親家庭的學生愈來愈不好教。”這是現(xiàn)階段很多老師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從事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我注意到班里這一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同于一般的后進生,他們更敏感,更易受到傷害。對于這些學生我們更不能帶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他們需要的是社會、家人、老師更多的關愛,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找回自我。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币晃辉诔踔袚伟嘀魅蔚睦蠋熑缡桥丁?/p>
“我們班里有幾個學生來自單親家庭,他們無論在學習、心理、勞動、紀律等方面明顯與其他孩子有不同之處,在性格上也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怪癖、任性等弱點。結合他們的特點,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用愛心培育遲開的花朵,用寬容撫慰他們的創(chuàng)傷,用鼓勵重塑他們的自信?!?/p>
“小凱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他對誰都不信任,敵視一切,十分頑劣,學習成績差,尤其是對老師提出的要求,一律不予理睬,公開和老師作對。面對這樣一個學生,剛開始我的確感到頭疼,也曾和他發(fā)生過沖突。偶爾在他的一次周記中,我終于了解到了問題的實質所在,原來他的父母離異了,他長期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他覺得父母都拋棄了他,沒人關愛他……看到這些我恍然大悟。”
“其實從單親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對于愛的渴望要比同齡人多許多。于是我又找他談了一次話,這次我決定采用鼓勵的語言幫助他樹立信心,告訴他既然父母離異,這已經(jīng)成為一個事實,就要去接受,并且正因為如此你要比在父母的嬌慣中長大的孩子更加獨立,更加自強,用事實證明你是最棒的,你不比任何人差。接下來的日子,我經(jīng)常找他談心,時常對他噓寒問暖,對他的衣食起居經(jīng)常掛在心上。他過生日時,組織全班同學給他過生日,每人一句真誠的祝福,發(fā)動班上的同學主動和他交朋友。慢慢地,他有了變化,但還是經(jīng)常反復犯錯誤,每到這時,我就告誡自己,要給他時間,要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在活動中發(fā)揮他的潛力,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他喜歡打籃球,我就讓他在班中組織一個籃球隊,給他樹立威信,讓他帶領球隊參加全校的比賽。在比賽中他們球隊取得了好成績,為班級爭了光,他也從同學和老師信任的目光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在學習上也更用心了,成績有了明顯提高。三年過去了,小凱以優(yōu)異成績進入了理想的高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駛的一葉孤舟,作為班主任,這時就需要在師愛中加入一層母親般的疼愛,給這類學生以更多的關注。如果我們班主任能正確引導,他們會避過驚濤駭浪,繞過暗礁,抵達安全的港灣。讓我們都來做單親家庭孩子心靈上的領航員,使他們順利地走向生活的彼岸?!?/p>
張贊寧教授點評:多數(shù)單親家庭的孩子沒有擺正自己和集體的關系,總是想到自己不如別人,因為自己不像別人那樣擁有美滿的家庭,常常表現(xiàn)出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或不相信自己。學校、老師對他們的關愛,是打開他們心扉的鑰匙,是縫合其心靈創(chuàng)傷的靈丹妙藥。
別開生面的單親家庭俱樂部
大連市西崗區(qū)日新街道有300多戶單親家庭,其中不少家庭生活困難。街道辦事處于2001年2月成立了單親家庭俱樂部,組建了由知名心理咨詢專家組成的顧問團,并由學校老師、在校大學生和社區(qū)“五老”組成了志愿者隊伍,為單親家庭孩子健康成長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家住同慶街10號的董守秀是個37歲的單身母親,身體多病,11歲的孩子正上小學,家里又缺少經(jīng)濟來源。生活的壓力和身體狀況讓她變得自卑、封閉,多年來,她很少跟街坊鄰居說話,孩子也受到她的影響。俱樂部工作者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就登門做工作,勸她加入俱樂部參加活動。如今,董守秀又恢復了往日的笑容,成了俱樂部的骨干分子。在她的影響下,兒子也變得開朗了很多,學習成績一天比一天好。
為解決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情感失衡造成的心理失衡問題,街道還設立了“健康心理、陽光人生”心理課堂和“真情告白”知心話室,開展了家庭親情模擬活動,街道與文明城市共建部隊的官兵,為8個性格柔弱的孩子找到了各自的“愛心爸爸”,以便培養(yǎng)他們活潑開朗、果敢堅強的性格。俱樂部的活動讓孩子們逐漸克服了自卑心理,變得關心他人、關心社會了。
日新街道還開辦了家長學校,聘請高素質教員,發(fā)揮“海燕心理咨詢室”以及青春期健康咨詢服務隊的作用,通過講座、經(jīng)驗交流、報告會、家長與孩子互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向單親家長傳授克服單親孩子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傾向的經(jīng)驗和方法,指導家長開展科學教育。
這樣的“俱樂部”無疑是社會關愛單親家庭的楷模。
張贊寧教授點評:家庭破裂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無論孩子是跟父親或是跟母親一起生活,都將或多或少地失去另一個親人對他(她)的呵護和撫養(yǎng)。怎樣使單親家庭的孩子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呢?需要社會為他們撐起一片溫馨的天空,因為這些“嬌嫩花朵”更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為人父母者,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應善待自己的婚姻和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