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倒過來思考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思考方式,它能改變我們傳統(tǒng)的思維習(xí)慣,帶給我們有益的人生啟示。比如老師曾經(jīng)講過,人們面對半杯水時,悲觀的人會說:唉,只剩半杯了;樂觀的人則會說:還有半杯呢。顯然,后者更豁達,也活得更快樂。這樣看來,倒過來思考能夠折射或者影響人的生活態(tài)度,進而影響人的生活質(zhì)量,
錢鐘書先生也講過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說有兩種人吃葡萄:一種人先挑最好的吃,另一種人則把最好的葡萄留在最后吃。但是這兩種人都不快樂,前者認為他們的葡萄越來越差,后者則認為他們吃的每一顆葡萄都是剩下的葡萄中最差的,
我不同意他的觀點,我認為后一種人應(yīng)該是快樂的,因為他們吃到的葡萄越來越好,所以應(yīng)該一刻比一刻活得有滋味。這就好比東晉的畫家顧愷之。他吃甘蔗的時候,總是倒過來從不很甜的那端吃起。人們很奇怪,就問他為什么這樣吃。顧愷之幽默地說:“這樣吃的話,可以漸入佳境?!?/p>
人生就好像一串葡萄,或者是一根甘蔗,如果你先揀好的吃,那就意味著你的日子越過越枯燥,越活越?jīng)]甜頭。真正的做法是倒過來,循序漸進,才會漸入佳境,越來越有滋味。
當(dāng)然,我不是強迫誰一定要倒過來思考或者做事,而是提倡每個人都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在有些情況下。我們應(yīng)該有倒過來思考的意識,這樣就能趕走生活中的苦悶,讓快樂永駐心間。
(摘自www.duwenZ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