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開設《論語選讀》課程,得以近距離接近孔子,讓我較之于以前更為清晰全面地了解孔子,也使我對孔子倍加敬重。
孔子影響中華民族的社會文化、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風民俗、待人處事原則兩千多年,如此盛況可謂千古一人。這樣一位思想巨人、哲學巨人、文化巨人、教育巨人歷經(jīng)劫難,生機盎然,也可以稱為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觀吧。
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二十歲任管倉庫的小吏,二十一歲做管理牛羊畜牧的小吏,沒有家學淵源、沒有政治靠山、沒有經(jīng)濟支柱的苦孩子孔丘又是如何成為這樣一位文化大師孔子的呢?
孔丘說自己“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世家》記載,幼時游戲的孔丘,常擺起各種祭器,學著大人祭祀時的禮節(jié),好學的種子播撒在少年孔丘的心田里。至于他少時如何有志于學,如何艱苦學習,語焉不詳,沒有資料可查,見諸典籍的記載告訴我們:
孔丘二十七歲時學于郯子。
郯子,春秋時郯國國君。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雙親。獵人誤認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并將實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贈,并護送郯子出山。這就是《二十四孝圖》第五幅中記載的郯子“鹿乳奉親”的仁孝故事。
公元前770年之后,周王室漸趨衰敗,諸侯大國之間相互爭戰(zhàn)侵吞,天下動亂。郯國,雖是區(qū)區(qū)小國卻頗有名氣,這其中主要原因是國君郯子的政績、才華和仁孝之德,贏得了人心。
公元前525年郯子第二次朝魯時,昭公盛宴款待。席間,魯大夫叔孫昭子問起遠古帝王少昊氏以鳥名官之事。郯子數(shù)典述祖侃侃而談。他說:少昊是我的祖先,我當然知道。我的祖先少昊摯即位時,恰好有鳳凰飛來,這被當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拜鳥為師,以鳥名來稱呼各種官職。郯子進一步解釋說明了遠古時代官職命名的沿革變化,滿座人無不佩服郯子的學識淵博??鬃赢敃r二十七歲,在魯國做個小官,他聽說了郯子這番話之后,就“見于郯子而學之”,前去拜見郯子求教古代官制。這就是著名的孔子“問官”故事。
孔丘二十九歲學琴于師襄。
孔丘向魯國的樂官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仍止步不進。師襄子說:“可以增加學習內(nèi)容了?!笨鬃诱f:“我熟習了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边^了幾天,師襄子說:“你已經(jīng)熟習演奏的技巧,可以學習新的曲子了?!笨鬃诱f:“我還沒有領會樂曲的意境、志趣啊?!边^了幾天,師襄子說:“你已經(jīng)熟習樂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繼續(xù)往下學了。”孔子說:“我還不了解樂曲的作者啊?!边^了一段時間,孔子默然沉思,欣喜陶然,高瞻遠望而意志升華的說:“我知道樂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光明亮遠大,像個統(tǒng)治四方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師襄聽罷,大吃一驚,離席而拜,說記得以前老師傳授自己這支曲子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它就叫《文王操》,可是因為年深日久,自己把它忘了,沒想到卻被孔子悟出來了。
先熟悉樂曲、然后掌握彈琴技法、接著領會樂曲的情感意蘊、最后體會音樂中的道德境界。寧靜專注,循序漸進,學而時習之,孔子學琴的誠懇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值得我們借鑒。無論什么人,無論什么時代,無論什么學習內(nèi)容,要想真正擁有能夠融入自己思想認知體系的學問和本領,沒有這種態(tài)度和方法都是不成的。
孔丘三十四歲得魯君資助適周都洛陽考察周朝文物制度,學樂于萇弘。
周大夫萇弘,知天文,識氣象,通歷法,尤其精通音律。借代表魯君朝覲天子之機,孔丘專門拜訪了萇弘。彼此寒暄互道仰慕之后,孔丘說:“丘,喜愛音樂,卻半通不通。韶樂和武樂都很高雅,都流行于諸侯國的宮廷之間,二者區(qū)別在哪里呢?”萇弘緩緩地說:“據(jù)弘愚見,韶樂乃虞舜太平和諧之樂,曲調優(yōu)雅宏盛;武樂乃武王伐紂一統(tǒng)天下之樂,音韻壯闊豪放。就音樂形式來看,二者雖風格不同,都是同樣美好的?!笨浊疬M一步問:“那么,二者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差別嗎?”萇弘回答說:“從內(nèi)容上看,韶樂側重于安泰祥和,禮儀教化;武樂側重于大亂大治,述功正名,這是二者內(nèi)容上的根本區(qū)別。”孔丘恍然大悟地說:“如此看來,武樂盡美而不盡善;韶樂則盡善盡美啊!”萇弘贊道:“孔大夫的結論也是盡善盡美啊!”
萇弘博學樂教,孔丘稱謝不迭,并于次年前往齊國一連三天聆聽韶樂演奏,樂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癡,“三月不知肉味”??浊饘W于萇弘,史稱“訪弘問樂”,留下“盡善盡美”和“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話。
孔丘一生之中多次求教老聃。
《史記·老子韓非子列傳》和《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了孔丘曾問禮于老聃一事: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過周朝掌管藏書室的史官。魯昭公資助孔丘車馬隨行,前往周京洛邑詢問周禮,據(jù)說見到老子,向老子請教了很多東西。例如出喪時遇到日食該怎么辦、小孩子死了該葬到近處還是遠處、國家有喪事時不避戰(zhàn)爭對不對、戰(zhàn)爭時候應不應該帶上已死國王的牌位等等,老子深深器重虛心求知的孔丘,依據(jù)事實和情理給予明確解答。
離別送行時,老子對孔丘說:“我聽說富貴之人用財物來送人,仁義之人用言語來送人。我不能富貴,只好冒用仁人的名義,送你幾句話:‘聰慧明白洞察一切反而瀕臨死亡,是因為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為揭發(fā)別人丑惡的緣故。做人兒子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就不要有自己?!笨鬃与x去以后,對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織網(wǎng)捕獲它,會游的可制成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龍,我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它是駕著風而飛騰升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龍吧!”
孔丘最后一次拜見老子后對顏淵說,我過去對大道的了解多么像甕中的小飛蟲!不是老子以大道啟發(fā)我,我真不知道天地的根本道理。我在三十歲時悟到周禮的精髓,以仁禮為立身之本,這可以叫做三十而立;四十歲時,我訪問老子于苦地,堅持仁義之說,不受迷惑,這可以叫做四十而不惑;但我對天道的認識一直未能入門,今年我五十一歲了,從老子處得悟天道,這可以叫做五十而知天命。孔丘終生不倦地向社會生活學習,學以致用,重視實踐。
為了重建古代的宗教禮儀,孔丘到杞國去訪求夏代的古俗遺物,到宋國以求訪商代宗教習俗禮儀,周游列國十多年,即使宋國司馬桓魋砍樹威脅、被困陳蔡絕糧七日,生命安全都受到威脅時,孔丘依然弦歌習禮不輟。正如孔丘自己所說:“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睆挠讜r的游戲,到終生的顛簸,可以說孔丘的一生都是在學習實踐中度過的。
孔丘學樂,學禮,學官制,學典章,向生活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宿儒飽學之能者學習。學而時習之,學而深思之,學而不厭,精益求精。專心致志學習,聯(lián)系現(xiàn)實學習,使得孔丘終成當時最偉大的智者,最淵博的學人,最偉大的歷史學家。他竭盡畢生精力編撰的《五經(jīng)》保存了上古時代的禮樂、典章、制度和文化習俗,積淀成為中華民族最為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
正是艱苦學習終生學習使得那個出身貧寒無根無秧沒有任何家學積淀的苦孩子孔丘,成為學貫古今吞吐天下籠罩千秋的大師孔子。
龐仁甫,浙江省語文特級教師,現(xiàn)居浙江杭州。本文編校:艾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