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摘要:作為乾嘉時期桐城文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姚鼐一生著述頗多,然而在其散文創(chuàng)作中,寫得最有特點、被傳誦最多的也是其記游山水的文章。可以說其游記體散文,體現(xiàn)了他詩文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平。本文試從寫作內(nèi)容以及藝術(shù)特色兩個方面來探討姚鼐山水游記體散文。
關(guān)鍵詞:姚鼐;散文;游記體
一
在姚鼐的諸多散文中,被傳誦的名文大都是山水游記,如《登泰山記》、《游靈巖記》、《觀披雪瀑記》、《游媚筆泉記》等。有的文章屬于序跋文,但基本內(nèi)容也是在敘寫山水。
熱愛大自然的山水景觀是姚鼐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他為官僅十多年就退歸了山水間,原因之一是對仕宦生涯的厭煩和懼怕,二是大自然的山水田園之樂對他具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退歸不久,他便表達了自己的游覽山水之志:“日從容無事,當裹糧出游,北渡河,東上泰山,觀乎滄海之外;循塞上而西,歷恒山、太行、大岳、嵩、華而臨終南,以吊漢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出三峽,濟乎洞庭,窺乎廬、霍,循東海而歸,吾志畢矣?!?《左仲郛浮渡詩序》)中國古代文人的仕途總有著有進、退和入、出兩條路。居廟堂之上,為“進”為“入”,處山林田園間,則為“退”為“出”。在此,姚鼐選擇了后一條道路,“思屏于江濱田間以自息”,欲逃避塵世的風(fēng)險與煩擾,自覺地去貼近生活中的大自然,這無疑反映出了姚鼐的生活理想與審美趨向。
在乾隆三十九年,厭倦了仕宦生涯的姚鼐,辭官歸鄉(xiāng)之前,曾和好友朱子潁自京城去游覽泰山。此次登泰山之后,便寫出了膾炙人口的《登泰山記》。在文中,他說:“余駑怯無狀,又方以疾退,浮覽山川景物,以消其沉憂?!痹谝ω拘哪恐?官位越來越無可留戀,同時家鄉(xiāng)江淮的山水又強烈地吸引著他這個宦海中的游子。他每每贊美家鄉(xiāng)自然風(fēng)光,稱“夫黃、舒之間,天下,水也” (《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江淮間山川雄異”(《 吳荀叔杉亭集序》)。在這篇《登泰山記》中,還記載他“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時值隆冬,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他們不顧“大風(fēng)揚積雪擊面”,“坐日觀亭待日出”,由此足見姚鼐登山興致之高。剛過除夕,他又跋涉百余里去長清游靈巖,此后又寫出了《游靈巖記》。乾隆四十年,他歸故里,當七月他與友人游桐城北山之雙溪時,“大雨漲溪”,他與朋友不得不于墓舍“留之累日”,在《游雙溪記》中,他曾感嘆身世道:“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早匿于巖,從故人于風(fēng)雨之夕,遠思文端之風(fēng),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與昔文端之所娛樂于山水間者,其尚有同乎耶?其無有同乎耶?”
姚鼐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嘉靖五年(1800)、嘉慶十年(1805)至嘉慶二十年(1815),先后在江寧主講鐘山書院長達二十年,而故崇正書院附近的清涼山巔翠微亭,則是他在江寧時“每徘徊”之處??梢哉f,他對崇正書院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及風(fēng)物景色都很熟悉?!队喂食缯龝河洝芬晃?姚鼐寫出了崇正書院的歷史沿革,記載了從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孫權(quán)筑石頭城以來,經(jīng)過南唐到明清十五六個世紀的滄桑巨變。
姚鼐主講于揚州、安慶、南京諸書院授徒著書之閑暇,登山渡水,樂而忘返。在揚州時,“往來江上,過北固、金、焦山,每與客登臨,愛其山川雄秀而曠深”(《許春池學(xué)博五十壽序》)。嘉慶三年,姚鼐主講江寧書院,這時的他已經(jīng)是六十八歲高齡,他讓其兒子陪同他游蘇杭山水名勝。姚鼐過丹徒又訪老友王文治,“君邀之涉江,風(fēng)雨中登焦山東日升閣,臨望滄海,邈然言蟬蛻萬物元生之理”(《中憲大夫云南臨安府知府丹徒王君墓志銘并序》)。
姚鼐在孤獨、失落與感傷的時候,深深感到自然山水“隱然與人之心相通”(《左仲郛浮渡詩序》),因此他對山水自然的描寫總是非常生動、細致、形象、親切,充滿感情。他回憶往昔與朋友同游家鄉(xiāng)之山水時,寫道:“昔余嘗與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須,下北江,過鳩茲,積虛浮素,云水郁藹,中流有微風(fēng)擊于波上,其聲浪浪,磯碕薄涌,大魚皆砉然而躍。諸客皆歌呼,舉酒更醉?!?《左仲郛浮渡詩序》)在《歙胡孝廉墓志銘序》中,姚鼐也曾寫道:“歙城南,越溪陟山有古寺。寺雖多頹毀,而空靜幽邃,多古松柏。君攜徒稍葺治,讀書寺中,其意菁然。余昔主紫陽書院,去寺不十里,嘗與往來;或至夜月出,共步溪廠圭,林道寒窈,到今絕可念也。”
姚鼐的山水游記體散文大多數(shù)都屬于地學(xué)游記,這和姚鼐追求寫實的風(fēng)格主張密切相關(guān),如《寧國府重修北樓記》一文,姚鼐強調(diào)對客觀景物的描繪,要著眼于“其各有獨絕之異境,非親覽不知”。由此可見,姚鼐追求寫實的風(fēng)格主張。而《峴亭記》一文則描繪了鐘山下峴亭的景色及建亭人方公的情趣和政績,并把它與后人為紀念西晉名臣羊祜而在襄陽峴山建立的峴山亭相比較。全文無論寫景還是寫人,皆著力于客觀地寫實,至于作者的主觀情感,則完全融入寫實之中了。
姚鼐認為,名山勝水的奇姿異態(tài),都是“天地之文”,讀此大“文”能涵養(yǎng)人之心志,增人智慧。這些“獨絕之異境,非親覽不知”。他又說:“佳山水名絕著,為古今賢士君子所頌嘆,四海之內(nèi)可百余區(qū)。雖其所以稱盛之故大體略同,而其間各負絕異之境,非人意度所至,有必不可以相似之地,儷而一之者,此天地之文也。君子因所身遇,覽天地之至文,以養(yǎng)神明之用,是為智而已?!?《寧國府重修北樓記》)讀姚鼐的詩文,注意到他“好樂山水”這一方面,對了解其生平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姚鼐鐘情于山水自然,還明顯地受到了莊子思想的影響。這在其文章中多有反映。姚鼐曾著《莊子章義》,其間對《莊子》這本書有較多體會和感悟。他在此著作的序言中說:“《莊子》之書,言明于本數(shù)及知禮意者,固即所謂達禮樂之原,而配神明、醇天地與造化為人,亦志氣塞乎天地之旨”,“若道之本,則有‘不離于宗,謂之天人者。周蓋以天人自處,故曰‘上與造物者游”。“天人自處”“與造物者游”便是拋棄名韁利鎖,在生活得大自然中超越利害、生死,身心獲得最大的自由,這是一種“大化”的境界。另外,姚鼐對莊子關(guān)于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思想也是理解和贊同的,這也正是他“好樂山水”的思想根源的又一個方面。
二
姚鼐是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大師,作為其詩文創(chuàng)作水平代表的山水游記體散文,其藝術(shù)特色是顯而易見的。
一、開篇總體概述。姚鼐的山水游記體散文,習(xí)慣于開篇對山水景物的總貌作一概述,對全篇起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如在作品《游媚筆泉記》中,他是這樣開頭的:“桐城之西北,連山殆數(shù)百里,及縣治而追平。其將平也,兩崖忽合,屏在墉回,嶄橫若不可徑。龍溪曲流,出乎其間。以歲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痹诖?他并不是開門見山地直接敘述自己是怎樣一步步到達游覽的目的地媚筆泉的,而是先介紹媚筆泉所在地的總的形勢。開篇就給人造成了一種雄奇而迷人的境界,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姚鼐作文構(gòu)思的獨具匠心。
《登泰山記》中,姚鼐是按照游覽的足跡,隨著時間和地點的變化,逐步展開論述,記敘并描寫登泰山兩天來沿途的所見所聞,以及游覽的歷程,如同引領(lǐng)讀者游覽泰山一般。但文章開頭也不是直接來寫是怎樣登上泰山,以及怎樣的游覽路線。而是在第二段才寫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fēng)雪,歷齊河、長清,……”在此之前,坐著先寫出了總說泰山形勢的文字。寫泰山地處汶水、濟水之間,借水寫山,以水襯山,充分渲染了泰山磅礴的氣勢和美好的自然風(fēng)水景觀。寫作為南北分水嶺的古長城,來突出了泰山在歷史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寫日觀峰,為下文記述這次登山覽勝提供了參照點和觀察點。
二、巧妙地運用舒事、議論、抒情等多種藝術(shù)手法。如其作品《陳氏藏書樓記》,以敘事為主,又間隔議論、抒情于敘事之中,突出地采用了前后襯托、彼此映照的藝術(shù)手法。文章的前一部分主旨在于,說明藏書家世代相傳的不容易,并指出大多數(shù)藏書失傳原因在于子孫不賢明、不團結(jié),把書籍也當作家產(chǎn)來分割,從而反襯出陳凝齋次子陳約堂欲使其父輩藏書子孫永保的可貴可嘆。文章的后一部分則是敘述陳氏建樓、立石像的始末,使之與那些“子孫輒好分異”者形成強烈的反差,又寫出了其“慮歲久而后人或有變”的良苦用心。最后,敘述作者與陳氏世代交往的情誼以及遵命為之作樓記的緣由。以反詰句結(jié)束全文,則熔事、理、情于一爐,令人為之折服。
《方正學(xué)祠重修建記》前半部分以議論為主,融入敘事、抒情手法。這樣,既使議論顯得切實有據(jù)、有血有肉、毫不空泛,又使敘事的立意高遠,境界開闊,超越了就事論事的局限,而能夠就理論事,并富有了哲理性。通過議論、敘事詞句的安排,尤其是“也”“安知”“豈非”“哉”等語氣詞的分別運用,使全文顯得感情澎湃、奔騰起伏,給人以正氣凜然、可歌可泣的深刻感受。后半部分雖屬敘事,卻使前半部分的“貫天地而無終敝”的議論得到了落實,使“正學(xué)一家之忠孝,光乎日月”、“人心之上通乎天地”的抒情得到確切得論證。兩個段落之間前呼后應(yīng),如珠聯(lián)璧合。結(jié)尾句“為記以待之”,則使期待之情油然而生,增添了讓人回味無窮的魅力。
三、追求平淡、自然。姚鼐主張“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聲色之間”。他所追求的“字句聲色”,是平淡、自然,認為“文章之境,莫佳于平淡,措辭遣意,有若自然生成者”。如《萬松橋記》寫橋,全篇不到四百七十個字,就出現(xiàn)了十三個“橋”字。可見,這既是貫穿全篇的一條主線,又體現(xiàn)了作者對“字句聲色”的刻意追求。然而它的“平淡”,不是淡而無味,而是如嚼橄欖,其味頗為清新怡人。在《游故崇正書院記》中,姚鼐對崇正書院的描寫,既給人以豐富的人文歷史知識,又給人一種清新、自然、質(zhì)樸的美感。
四、動靜結(jié)合、遠景和近景的合理搭配。姚鼐《游故崇正書院記》用筆潔凈,勾畫清晰??梢娨ω疽钥甲C助文之境的底蘊深厚。對于飭修之后祠宇周圍的景物描繪,更是精彩之至:由“前有竹軒”的近景,到“登覽”“四望曠邈”的遠景;由“窈然幽靜”的靜景,到“樹隙大江橫帶,明滅其間”的動景;不僅由近及遠,靜中有動,而且景中有人,時而“可以忘暑”,時而可以“啟窗西向”,時而可以“登覽”“四望”,極富詩情畫意。
綜上所述,姚鼐的山水游記體散文,無論是寫作內(nèi)容還是藝術(shù)風(fēng)格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整體上代表了清代桐城派諸多作家的游記創(chuàng)作特色。
參考文獻:
[1]姚鼐.惜抱軒全集[M].世界書局出版.1936年.
[2]王立群.姚鼐〈登泰山記〉與地學(xué)游記[J].語文建設(shè).2004年第04期.
[3]劉守安.姚鼐及其山水詩文[J].東方論壇.1998年第04期.
[4]余濤.從桐城派的古文談到姚鼐的<登泰山記>[J].楚雄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3年第18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