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新
我愛紅杜鵑
離開黃龍溝已經(jīng)兩年多了,我卻經(jīng)常想起那萬綠叢中的杜鵑花。
那時,每當花開時節(jié)我都要上山去采杜鵑花。有一次,我看見一位老爺爺正把一束杜鵑花放在寫有“革命烈士之墓”的石碑前,我便問老爺爺:“這里怎么有烈士墓呀?”老爺爺看看我,又看看杜鵑花,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有三個八路軍傷病員在這個村子里養(yǎng)傷。他們一邊幫鄉(xiāng)親們干活,一邊向鄉(xiāng)親們宣傳革命道理,鄉(xiāng)親們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精心地照顧他們。
他們很喜歡杜鵑花,說她是中國革命勝利的象征。后來,日本侵略軍進村掃蕩,為了掩護鄉(xiāng)親們安全轉(zhuǎn)移,他們拖著受傷的身體穿行在杜鵑花叢中,把敵人引到了這個山坡上。最后,子彈打光了,他們就拉響手榴彈沖入敵群,與敵人同歸于盡了。
望著老爺爺放在墓前的杜鵑花,我仿佛看見了當年軍民魚水情深的動人情景,看見了烈士們宣傳革命道理時的音容笑貌和英勇抗敵、慷慨赴死時的悲壯場面。是他們,是無數(shù)像他們這樣的英雄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著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一簇一簇,像一片片紅霞散落在山坡上,像一團團火焰映紅了幽靜的山野。她默默地點綴著大自然,散發(fā)出陣陣芬芳。那么美,那么可愛,她的蓬勃旺盛不正是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象征么?
紅紅的杜鵑花,她是用烈士們的鮮血澆成的。她扎根在祖國的大地上凋謝,永遠開在我們后來人的心里。
【讀后思考】
文中有三種人物都借杜鵑花寄托了他們不同的情感。
1.八路軍傷員把杜鵑花作為_______________。
2.老爺爺往烈士墓上放杜鵑花,表達了_______________。
3.“我”愛杜鵑花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方法點撥】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zhì)量的高低取決于捕捉的有效信息的多少。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后注釋等內(nèi)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后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了解了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后再整體把握全文,解題時就心中有數(shù)了。
【活學活用】
通讀全文,可以看出作者不僅僅是對杜鵑花本身的熱愛,而且要通過杜鵑花來贊揚八路軍戰(zhàn)士的戰(zhàn)斗精神,進而歌頌中國革命的勝利。理解了這些后,上面的問題很容易就可以解答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