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明俊
【關鍵詞】導語 設計 方法
導語,亦即導言。好的作文開頭能夠吸引讀者看下去,一節(jié)課好的開講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將學生帶人積極活躍的學習情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作文如此,講讀課文也如斯。
1.聯(lián)系舊知識導入聯(lián)系初中學過的知識,使新知識銜接起來形成一個鏈條;單元教學體現(xiàn)各篇之問的聯(lián)系,由舊人新,便于相互比較,也可以采用這種方式。如講授《風景談》,初中三年級我們學過矛盾的《白楊禮贊》,作者借白楊樹“參天聳立”,“力爭上游”,“不折不撓”的性格,象征黨領導下的西北軍民堅強不屈的抗日精神。《風景談》算是《白楊禮贊》的姊妹篇。同樣是發(fā)表在國統(tǒng)區(qū),作者不能直抒胸臆,因而采用風景的含蓄手法來歌頌邊區(qū)具有崇高精神的人。風景談是倒裝的動賓結構,即談風景,這里的“談”是“寫、記”的意思,不能理解為“談論”。
2.從解題導入文章的標題,是對文章內(nèi)容和主題的集中概括,文體不是與選材有關,就是與主題(立意)有關,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還可以從標題的語法結構人手,確立中心詞即文章的中心,或從題目上明確文章體裁的特點及要求。
3.以提問的方式,設懸導入一般適用于文章頭緒較多,內(nèi)容偏深的課文。便于啟發(fā)學生思維,主動求知。如講授《獵戶》復雜記敘文,有時同時記敘幾個人物,從多角度多側面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結構上富于變化,敘事時間有跳躍、場景也有變換。你閱讀《獵戶》之后能否確定各個人物在文中地位和作用,能否找出此文的記敘線索和記敘順序呢?請你試著一邊閱讀,一邊在書上勾劃,找出中心人物,以便理清文章的脈絡。
4.展開意境導入一般適用于寫景狀物的散文和詩歌。我國古代詩詞佳作多如天上璀璨的明星,動人的神話傳說,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有益的啟示。《孔雀東南飛》就是先在民間傳唱和傳寫了三百年多年,后經(jīng)文人潤色才成為定本。這首詩原名叫《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現(xiàn)在題目用了詩的開頭一句,是后加的。這首詩采用托物比興,排比鋪陳和對話形式,記敘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為歷代人民傳誦,它與《木蘭詩》合稱為我國民間文學史上精美的“雙壁”,讓我們師生一起來賞析這首詩吧。
5.聯(lián)系實際導入一般適用于與社會生活實際聯(lián)系較密切,思想教育意義較強的議論文、說明文。如講授《語言的演變》時我說,同學們,大家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往往感到吃力費解,古人說的話,寫的文章,怎么流傳到現(xiàn)在反讓人難懂呢?語言在哪些方面有演變呢?我國現(xiàn)代著名漢語專家王力先生給了我們滿意的回答,請大家認真學習。
6.檢查課前預習導入凡課前布置預習的課文,可直接提出文章要旨或點睛之筆,看同學們掌握的程度。講《眼睛與仿生學》,我讓學生參考本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
7.介紹作者與寫作背景導入注釋中有的,學生預習了不必再講,大部分說明文、應用文不用介紹,一般來說學生第一次接觸的名家,或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文章,需加以交代。因此,教師應當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引導學生視野拓展;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激活學生對文學的熱愛。
(作者單位:青?;《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