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1915年,張恨水被一封家書喚回家。母親看兒子在外闖蕩,一事無成,干脆想他娶妻生子,接續(xù)香火。徐文淑從此走進(jìn)了張恨水的生活。
徐文淑心靈手巧,為人謙和。但張恨水卻對這樁親事極度不滿。他的母親在初次相看的時候,看到的是徐文淑容貌秀美的妹妹,媒婆說,這個是妹妹,姐姐怕生,不愿見人。她認(rèn)為,既然一母所生,相差想必不大,誰知道,徐文淑長得極為平凡。張恨水被母親逼進(jìn)洞房,看到了相貌平凡的徐文淑,讓他下定了逃婚的決心。
就此,徐文淑成了鄉(xiāng)親的笑料。洞房花燭夜遭遇逃婚,實(shí)在是一個女人難以背負(fù)的沉重。好在,家人及時發(fā)現(xiàn),在附近山上一個石縫中捉回了張恨水。
1918年,張恨水再次離家闖蕩。三年后,身心俱疲地回到家里。他非但沒有闖出名堂,還受到了嚴(yán)重的打擊。他想進(jìn)入北大讀書,卻求入無門,也沒有支持自己讀書的經(jīng)濟(jì)能力。心灰意冷的狀態(tài)下,他才算逐漸接受了徐文淑。
命運(yùn),再次給兩個人開了一次玩笑。兩人很快有了一個女兒,這讓感情日趨牢固。可1919年,徐文淑帶著女兒回家探親,小孩兒卻不幸染上重病沒來得及治療就夭折了。這讓張恨水對徐文淑再次厭惡冷落。
不愿意面對人生又一次打擊的張恨水再次離家。冥冥中,他把握住了這次契機(jī),在北平一寫成名。1925年,徐文淑帶著愧疚的心情,與全家一起移居北平,面對張恨水,她不知如何是好,不懂該如何面對他的冷落。好在,春風(fēng)得意的張恨水已經(jīng)把過去一筆抹去,他開始略懂得徐文淑的不易。兩個人開始恢復(fù)原本的關(guān)系,1926年,徐文淑給張恨水添了一個兒子,張恨水真的是心滿意足,捧在手心,含在口中。只是,兒子不到一歲,又夭折。張恨水惱怒徐文淑疏于照顧,出口傷人,說她是不吉祥的苦命婦女,徐文淑以淚洗面,就孤身一人,尋一小屋而住。再也沒有和張恨水在一起過。
其實(shí)在徐文淑與全家一起到北平前,張恨水就已經(jīng)再娶了胡秋霞。1928年,胡秋霞為張恨水生下了兒子張小水。兒子出生后,不會哭,身體非常虛弱。張恨水因?yàn)橐找箤懜澹懿坏脽锵贾荒軐鹤铀偷搅诵煳氖缣?。幸而徐文淑把張小水貼在懷里細(xì)心照顧喂養(yǎng),才讓他平安長大。
1932年,張恨水受邀,到武漢參加名流賑災(zāi)藝演。他在《女起解》中,扮演崇公道,又被出演蘇三的青年女演員周淑云吸引了。17歲的周淑云出身于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個人經(jīng)歷與《啼笑姻緣》中的沈鳳喜極為相似,所以,她狂熱地喜歡著《啼笑姻緣》,也因此癡迷愛上了張恨水。
結(jié)識幾個月后,張恨水覺得,周淑云這樣的新女性,才是自己最適合的伴侶。兩個人閃電結(jié)婚,周淑云以外室身份,走入了張恨水的生活。張恨水還從詩經(jīng)中為她改了一個名字,叫做周南,足見對她的憐惜。
周南,是張恨水一生三次婚姻里,張恨水最耐心對待的一個。她接連給張恨水生下了張二水、張全兩個兒子。
抗戰(zhàn)期間,張恨水從北京搬到重慶,日子開始過得清苦。這個時候,他幾乎忘卻的徐文淑卻通過自我的學(xué)習(xí),開始提筆給他寫信,信件每封都很長,叮囑他注意身體。問他有什么要求,可以向自己提起,自己將盡力滿足。
這讓張恨水發(fā)覺徐文淑對自己的感情有多深。
他開始有個愿望,就是能夠回到徐文淑身邊去和她生活一段時間。他曾在日記里寫道———倘若徐文淑嫁的不是我,憑她的性情,一定會過得極好,哪怕就算嫁了瞎子、瘸子,也會快樂得多。
但是,他這個愿望卻沒有實(shí)現(xiàn)。他一直忙于創(chuàng)作,無法抽身。一直到徐文淑1958年去世時,張恨水已經(jīng)行動不便,他讓兒子張小水前去奔喪。整個人也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他留有遺憾,就是對徐文淑的冷落。那對一個以丈夫?yàn)榫V的女人來說,是無法彌補(bǔ)的傷痛。
相比于一代才子張恨水,徐文淑是個普通而平凡的女人。但是,從她身上表現(xiàn)出的風(fēng)范與情愫,卻比張恨水更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