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偉明
1928年,他出生在瑞士巴塞爾的一個小鎮(zhèn),剛出生他的啼哭聲就驚動了鎮(zhèn)上的鄰居,大家紛紛跑過來,望著這個胖乎乎的小男孩兒,向他的父母祝賀:“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他響亮的啼哭聲已經(jīng)預示了!”
為了讓兒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父母咬緊牙關,把他送到了市里的重點學校就讀。
在學校他非常淘氣,喜歡搶占風頭,小小年紀的他為了在同學中樹立“聰明”的威望。每次上物理課,老師剛提出問題,他就把手舉得老高老高,老師沒注意到他的時候,他就索性站起來,有時甚至用手把桌面敲得“砰、砰、砰”地響,而他心里有幾分竊喜,因為每次小小的計劃都會得逞。
他昂首挺胸地走到黑板前。做了幾個簡單的步驟,在確認無法繼續(xù)解答的時候,他會捂著肚子,假裝要上衛(wèi)生間,第一次,老師默許了。
從衛(wèi)生間回來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黑板上已寫得密密麻麻,老師也正在夸獎他思維比較靈活,剛才老師也只是按照他的思路繼續(xù)解答,就很容易解決了這個難題,此時正回座位的他心里更徒添了幾分高興。
下課的時候,老師走到他的座位,耐心地說:“剛才你回來的時候,那道題講完了,你會了嗎?
“沒問題,這很容易,”他非常輕巧地回答道,老師也沒有繼續(xù)過問。
在后來的物理課上,有幾次他依然是第一個舉手。但每次黑板前的他都是半途而廢,然后灰溜溜地回到座位。
這樣的結局出現(xiàn)了好幾次,細心的老師也發(fā)現(xiàn)了他這“毛躁”的個性。而在一次考試中,他親口說會的那道題,依然是后面的步驟不會。于是,老師決定幫助這個小男孩兒,扭轉(zhuǎn)這一為了圖表揚而毛躁的壞習慣。
那天,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富裕的人,看到一座三層高的樓房,高大壯麗,寬敞而且還空氣流通好,心里非常羨慕。
回家后他立刻派仆人叫來木匠:“你了解那家的樓是怎么造的嗎?”
木匠回答說:“那就是我造的。”
此富人連忙說:“現(xiàn)在就為我也造一座那樣的樓吧?!?/p>
于是木匠立即開始丈量土地,堆磚砌石造了起來。這個富人看到木匠堆磚砌石造房,心存疑惑,不太理解,便問木匠說:“你想要做什么?”
木匠回答說:“建造三層樓啊!”
富人接著說:“我不想要下面兩層,你應該先為我造最上面的那層?!?/p>
木匠回答說:“這個我無法辦到,你只得另請高明!”
雖然富人承諾給木匠雙倍的工錢。但最后木匠搖搖頭還是走了。
老師說:“這個故事有這樣的結局,能給我講講理由嗎?”
“老師,我知道,不造最下面的一層。不可能造第二層?不造第二層。更不可能造第三層樓?!?/p>
老師繼續(xù)說道:“那我們做人也一樣,不要做只要第三層的人,在生活中,我們不要只想著成績,要保持一顆療靜的心,腳踏實地才、能干出成績。以后上課不許還像以前那樣毛躁,能做到嗎?”
他點了點頭,紅著臉走出了那間辦公室。
從那以后。他像換。了個人似的,課堂上,老師提了問題,他會冷靜地思考,很有把握時,他才舉手。
在課后,他總會把大部分時間花到功課上,各科成績開始直線上升,在學校,他真正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喜歡。
1946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柏林藝術學院雕塑專業(yè),1948年就讀于巴黎索邦神學院空氣動力學專業(yè)。
畢業(yè)之后,他放棄了留校,孤身一人來到了瑞士一個偏遠的小鎮(zhèn),他有更大的夢想:他要在這寧靜的鄉(xiāng)村,尋找自己的美妙構思。
他在山中隱居了將近十年,終于找到了一種理念:他把建筑當做一個藝術品,而把自己當做一個雕塑家,他會從建筑材料中慢慢地尋找靈感。
后來,他慢慢地開始做一些位置偏僻、規(guī)模偏小的建筑設計,剛開始他所設計的建筑呈現(xiàn)“一種樸素的精致”。而不為世俗所喜好,但他只要讓他承擔的活兒,就必須由他來把握,他在建筑上也始終保守著那種樸素的風格。
在建筑界打拼多年,他沒有成為一位建筑明星,他的名字也并未和知名的音樂廳或博物館項目相連,不為建筑圈以外所熟知,他的建筑數(shù)量或許還沒有國內(nèi)一個普通建筑師來得多,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在阿爾卑斯山中的一個溫泉Spa。
最后,他的這份寧靜終于得到了同行的承認,他成為有“建筑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第33位得主。
這個盛大的頒獎儀式于2009年5月2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他就是著名的瑞士建筑師彼得·祖索爾。
在獲得普利茲克獎后,身在瑞士小鎮(zhèn)的祖索爾接受媒體電話采訪時依然保持著那份平靜。面對榮耀,他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只是保持了一顆寧靜的心在工作,在做事情,投入到我所喜歡的建筑上去。然后就被幸運地認可了!”
是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在這個喧鬧的社會,只有擁有一顆寧靜的心,用投入的心態(tài)做事,才能收獲真正的成功。這就是寧靜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