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
無疑愛迪生可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fā)明家。他曾不止一次表示:當一個人死亡時,可能有一組高負荷的電能脫離軀體,逸入空中,進入另一個生命循環(huán)。愛迪生于1921年10月18日(星期天)凌晨3時24分去世,在他彌留之際,突然回光返照地從床上坐了起來,興奮地向圍在一旁的親友大聲說道:“我看到了那個世界真美!”然后又倒回床上,含笑地與世長辭。愛迪生死亡之后幾分鐘,他實驗室墻上的一座壁鐘,突然停擺了,這座鐘每一次上發(fā)條可以行走30天,并沒有任何理由或意外可使它在此刻停擺不動。
胡迪尼
美國魔術師哈利·胡迪尼(1874~1926),也是善于拆穿靈媒騙局的名人,但即使是這么一位高手也有難解之謎。1923年4月11日,他前往洛杉磯拍攝馬克威夫人的遺體。她生前曾表示,當天下午5時請人拍攝其遺體時她必顯靈出現。陪同胡迪尼前往的基斯頓通訊社記者共拍下十張照片,其中一張赫然顯現如鬼火般的影像。胡迪尼親自查證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甚至公開宣布,若有人能偽造出同樣的照片,將贈金1000美元致謝。但卻無人有此能耐可再照出一模一樣的照片。
毛姆
英國小說家毛姆一直是一位公認的不可知論和完全不相信死后生命存在論的人,但是,顯然地,在晚年他已完全改變了這樣的看法。他曾公開發(fā)表,在八十歲時在醫(yī)院治療時經歷過的“瀕死經驗”。毛姆說:“天開始下沉……時間休止。它可能有一小時或一個世紀。光開始改變,出乎我意料之外,它沒有變黑,反而更亮。它變得虹暈耀眼,我能感覺到我的脈搏……心跳緩慢,光線繼續(xù)增強……然后,最美妙的解脫感覺……偉大的最后亢奮,拋棄一切實驗……”
毛姆將死亡比擬為“一種偉大的最后亢奮”是非常有意思的。最后的亢奮即“忘了形”,我們說迷人的音樂使我們“忘神”或快樂得“忘了形”,這些語言學上的線索,顯示了一項脫離軀體普遍、古老的知覺,而最后脫離軀體的經歷——死亡,就是最終的忘形。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一向主張理智與機械決定論,他認為人類是不可能擁有“超感官知覺”能力的,而曾經有過神秘經驗并深感興趣的榮格卻深信不疑,正當兩人滔滔不絕、火藥味十足地辯論至白熱化之際,弗洛伊德的書架中突然傳來了一聲巨大的爆烈聲,榮格立即說:“聽!這就是‘靈媒現象最典型的例子!”弗洛伊德有些惱怒地斥責道:“你根本是在胡扯!”榮格這時似乎被某種神秘力量所包圍,因此信心十足地宣稱:“絕對不是如此!教授先生,我不得不說你錯了!為了證明我的觀點,我預測待會還會出現另一聲巨響!”果不出榮格所料,書架中突然又如斯響應地爆發(fā)了另一聲巨響,使得弗洛伊德立即驚駭莫名。
后來,這亦師亦友的兩人終究還是分道揚鑣了,但是,弗洛伊德晚年依然投身去探索他原本一直否認的心靈現象研究。
(據《良友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