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心
泰迪熊不像洋娃娃或機器人那么孩子氣,這是真實存在的猛獸,卻被賦予毫無威脅性的友善姿態(tài)。那天真圓眼和毛茸茸身體似乎能吸收一切不快,或許我們也可以這么說:如此柔軟單純,是每個得武裝自己、在社會上拼搏的大人心中,一種永恒的鄉(xiāng)愁。
游走大人世界
雖然一開始是為了服務兒童,而且也一直沒有放棄這個目標,但泰迪熊之所以聞名。向來都是因為它在成人世界里的收藏價值。倫敦佳士得公司每兩年都會舉辦泰迪熊拍賣。2000年時一只穿著LV短大衣的古董泰迪熊曾拍得將近20萬美元,創(chuàng)下毛絨玩具拍賣價的最高紀錄;更不用提為了慶祝施泰夫125周年所限量訂制的黃金泰迪熊,藍寶石與鉆石制成的眼睛,毛海、金絲與絲手工混織的身體,還有一個24K金的鼻頭,配上一只同樣貴氣逼人的復刻板小象,價格完全不是兒童負擔得起的范疇了。
3月才上市的卡爾·拉格菲爾德泰迪熊,應該也只有大人會感興趣吧!墨鏡要卡在固定位置、窄版西裝必須按照原尺寸縮小(為此還特別把熊腳加長)等細節(jié),設計師都親自監(jiān)督并堅持;德裔的拉格菲爾德從小抱著泰迪熊長大,如今自己也變成泰迪熊之一,而相較起其他同類,卡爾·拉格菲爾德泰迪熊看起來自然是時髦世故多了。
特色維持百年
1847年出生于德國小鎮(zhèn)金根的瑪格麗特·施泰夫小時候因為生病導致雙腿癱瘓,右手臂也行動不便,但天性樂觀的她不曾因此消沉,甚至忍著劇痛訓練自己成為獨當一面的裁縫師。30出頭時她參考雜志,制造出一只作為針插之用的小象布偶,沒想到大受歡迎;接著各式各樣的動物紛紛出籠了,包括驢、豬、猴子、馬、駱駝等等;但直到1902年瑪格麗特學藝術的侄子理查德·施泰夫加入公司,才創(chuàng)造出第一代泰迪熊。這是世界上第一只擁有可移動關節(jié)的填充玩具,施泰夫的歷史地位,就此確立。
約莫同時期,《華盛頓郵報》刊出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某次打獵時不忍射殺一只小熊的漫畫,因為羅斯福小名叫泰迪,美國商人于是以此為名推出玩具小熊,“泰迪熊”逐漸成為一種通稱,市面上濫竽充數(shù)的玩偶也越來越多。為了讓施泰夫更突出,瑪格麗特另一位侄子弗蘭茨·施泰夫想出以鈕扣為商標的做法,如今每個施泰夫產(chǎn)品耳朵上都會釘上一顆鍍18K金的扣子與一張標簽,黃標是一般產(chǎn)品、白底紅字是限量產(chǎn)品、白底黑字則是限量復刻版,既有特色。也代表了質(zhì)量。
多年來施泰夫一直走限量精品路線,受經(jīng)濟衰退影響不小,為此進入中國生產(chǎn)低價產(chǎn)品的策略又行不通;還好3年前上任的CEO弗萊辛采取將產(chǎn)品線拉大,并加強限量品獨特性與話題性的做法,如今看來成績斐然。
畢竟,如果連泰迪熊也活不下去,這世界不是太悲傷了嗎?
施泰夫大事記
1847年瑪格麗特·施泰夫出生于德國小鎮(zhèn)金根。
1897年小象針插受到歡,施泰夫開始生產(chǎn)動物玩偶。
1903年首批施泰矢熊問世。
1906年鈕扣開始作為標志。
1953年施泰夫慶祝50周年。
1992年施泰夫俱樂部成立。
2006年施泰夫于金根舉行玩偶嘉年華。
(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09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