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群
有歷史研究家說,“石家莊的根在休門”。但新的石家莊人還能了解那段歷史的滄桑么?在“三年大變樣”中,老休門的影子就要蕩然無存了。
休門(在當?shù)胤窖灾凶x作“休(qiu)門”)地處石家莊中心區(qū)域,位于橋東區(qū)中部,是個積年老村落。北臨中山路,南臨裕華路,西至南、北人字街西段,東臨建設(shè)南大街?!靶蓍T”之名,按字義是吉慶之門的意思。歷史上的休門,曾為較大集鎮(zhèn),東西大街有店鋪,一些街巷名稱也留下了集市的痕跡,今南、北、中花市街就是當年的棉花市。
在不斷的城市化進程中,老休門不斷被城市的高樓包裹,發(fā)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排擠,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不對稱”,昔日文化積淀的痕跡和榮耀幾乎被淡忘。而在城市升級換代的進程中,它的負面效應(yīng)也呈幾何級數(shù)被放大,街區(qū)狹窄混亂,基礎(chǔ)設(shè)施落后。
老休門急需破繭重生!
2008年,在三年大變樣的規(guī)劃決策之下,石家莊的城市化迎來“石家莊速度”,休門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很快被列入城中村改造的重點。雖是城中村,但在商潮涌動的現(xiàn)代都市,這里無疑是風水寶地,寸土寸金。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休門村拆遷速度很快,目前已近尾聲。其核心地段,諸如民生街、電報局街、正義街都已拆遷,現(xiàn)在留存的原始痕跡已經(jīng)很少,愛好攝影的我一直后悔沒和朋友們早一點系統(tǒng)關(guān)注這個大都市里的獨特“景致”,把一些零星的片段保留下來。
為了少留遺憾,近日特意去了一趟,聽到很多村民的感慨,這感慨里有留戀,有向往,或者還有一些說不清的滋味。我也能感受到,那逼仄的老胡同里怡然自得的生活,倍感質(zhì)樸的休閑場景。而在城市高樓和繁華的映襯下,這里的風土人情更顯別致:那泛著青色的墻磚、磚雕,那偷偷從墻縫里冒出的植被,那斑駁的大門上釘著的醒目報箱,還有在岔路口的奶奶廟,一切都是那么獨特而耐人尋味。走進破舊安靜的平房宅院,抬頭能夠望見藍天高樓,那一刻,風景唯一,心緒唯一,恍若隔世。
城市化有時是摧毀性的,除了昔日的老屋將蕩然無存,一同流逝的還有依附在老屋舊院里的兒時歡樂憂傷,或者幾聲清脆的車鈴聲。留戀不舍是難免的,但是長期浸潤在都市里的人們,身份慢慢由村民變成了市民,意識也慢慢城市化,作為新一代的休門人,或許將不再在乎那些舊有的記憶殘片。
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記住那段歷史和歷史中的建筑、人文,憧憬城中村的涅槃。這次的拍攝,試圖體現(xiàn)新舊對比和城中村里的一些“特色”。因為拆遷已近尾聲,很多原著村民已經(jīng)搬走,今日的生活場景已經(jīng)不能完整表現(xiàn)休門的風情。所以這次拍攝只是簡單選取了建筑和街巷,做簡單的梳理,僅此而已。畫面總體很靜態(tài),希望它能夠體現(xiàn)凝重的歷史,而面對靜靜的場景,或許更能讓忙碌的現(xiàn)代人有時間“面壁思過”,或者自省己身,而這一點,在繁華世俗的當下是彌足珍貴的。
據(jù)了解,休門改造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石家莊乃至河北省的地標性建筑,我們期待老休門涅磐重生,風景這邊獨好。
屆時,讓我們再來一同記錄新休門的風采。(責編: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