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堃
早上不到八點,街邊的早餐茶點攤前已排滿了人,操著各種方言的商販們匆匆吃完奔向一個個開始營業(yè)的茶葉店。這是北京馬連道茶城平凡一天的開始。
更香茶館安靜地立在喧鬧之中。這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茶館是京城乃至全國最大的茶莊。談到這種一樓經(jīng)營茶葉,二樓品茶休閑的復合式旗艦店的模式,“更香”創(chuàng)始人俞學文有點得意。
15年前的馬連道不像今天這么繁華。零零落落的茶葉店,門庭冷落。站在清冷的街角,25歲的俞學文揣著僅有的2000元離開家鄉(xiāng)浙江武義,開始了在北京的茶商生涯。
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慘淡經(jīng)營持續(xù)多年。俞學文靠著銷售茶葉包裝盒掙得“第一桶金”。后來在一次培訓會上,他了解到國外有機綠茶的信息。當時國內(nèi)有機茶園煩瑣的認證過程讓很多茶商望而卻步。俞卻堅信,有機食品是未來的趨勢。市場肯定了他的眼光,有機綠茶為“更香”打開了新的局面。
俞學文用連鎖經(jīng)營的模式做有機茶?!案恪币褤碛?個有機茶葉生產(chǎn)基地,6萬多畝茶園,2個茶葉加工廠,5個全資子公司,103家直營店,年銷售額超過3億元。
但“更香”做的不僅僅是茶。與擁有雄厚資金的臺灣天福茗茶和擁有老字號資源及政府支持的吳裕泰、張一元不同,“更香”注重茶文化的普及。2004年建成的更香文藝團努力將傳統(tǒng)茶道與太極和舞蹈融合在一起,并在全國巡演。
拍照間隙,我們談到“更香”的前景。當下已經(jīng)有很多風投找到俞學文,也許“更香”上市不會是很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