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艾森博格
我足跡遍全球,行程總共以百萬公里計算,很清楚美國人在國外的形象——沒有文化,粗魯,滿腦子偏見,到了外國土地不非議當(dāng)?shù)厝司筒皇娣R虼?,我力求避免冒犯人家,可惜還是往往不能如愿。
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市,我和一位政府官員會面,偶然交叉雙腿,不料整個房間頓時靜下來;那官員忽然想起一個重要約會,匆匆告辭離去。在澳大利亞悉尼市,我叫了一輛出租車,開門坐進后座;司機皺皺眉頭,沉默了一會才問:“老兄,去哪兒?”語氣冷得可以令水結(jié)冰。在印度孟買市一家餐館里,我伸手取一塊大圓烤餅,鄰桌一位食客望了我一眼,眼神充滿厭惡。
我甚至在自己家里,都曾令外國人感到不快。有一次,3名中國記者訪美,目的是了解美國人,到舍下度周末。臨別時,我給他們各贈一本精裝大畫冊,以為這禮物最是合適。他們表情尷尬,勉強收下。
多年后,我才明白其中道理。在上述4個場合,我無意中都犯了社交錯誤。我只能以“不知者不罪”為自己辯解。
我和摩洛哥官員會面,不歡而散,是因為我交叉雙腿,鞋底向著他。他們視此為嚴重侮辱:對他們來說,腳是人體最卑下的部位。
澳大利亞那位出租車司機不高興,則是因為我坐到后座,而不是他身旁的前座。澳大利亞人這個習(xí)俗,起源于他們的歷史。澳大利亞本是英國放逐犯人的殖民地,被放逐者見監(jiān)督他們的英國人擺出高高在上神氣,自然不高興。因此,出租車司機對乘客不坐前座,十分敏感。
在孟買伸手取圓烤餅又有什么不對?原來我不該用左手。印度人習(xí)慣用手抓東西吃,而他們約90%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右手,上洗手間后清潔等才用左手,于是即使左撇子通常都用右手拿東西吃。
至于對那3位中國來客,我犯的錯誤跟諧音有關(guān)。中國人認為書不宜作禮物,因為廣東話“送書”和“送輸”發(fā)音相似。對中國人來說,其他不宜作禮物的東西還有鐘以及傘。
另外,有些手勢也會引起誤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黑暗歲月,英國首相丘吉爾以V字型手勢代表勝利,從此這手勢深入人心。作這個手勢時,手掌須朝外。假如朝外的是手背,就可能冒犯人家。在英國以及大英國協(xié)(英聯(lián)邦)部分地區(qū),掌向內(nèi)的V字型手勢,等于向?qū)Ψ截Q起中指,是蓄意的侮辱。
為什么是侮辱?一個解釋是,中世紀時代,法國士兵為了令英國弓箭手永遠不能動武,會切斷他們用來拉弓弦的食指和中指。因此,英國人戰(zhàn)場奏捷,會向落敗的法國人展示這兩根手指。
1992年初,美國總統(tǒng)老布什訪問澳大利亞,坐在轎車里,向街上群眾做出丘吉爾式勝利手勢,可惜手掌向內(nèi)。第二天,這失禮行為就成為報紙頭版新聞。即使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慶祝選舉勝利時。也犯了同樣錯誤。
為免失禮,我對國際禮儀頗有研究。我知道。在大部分亞洲國家,和別人交換名片,奉上和接過都要用雙手,并須仔細閱讀對方的名片之后才放進口袋,因為名片代表一個人。不過,有許多規(guī)矩都屬于“我怎可能知道”的類別。
比如說,游肯尼亞,你怎會知道向孕婦道賀會令對方不快?當(dāng)?shù)貗雰核劳雎屎芨撸務(wù)搼言?,?jù)說會帶來噩運。有多少美國人知道,在中國,戴綠色帽子會成為笑柄?在泰國,輕拍別人的頭是很失態(tài)的,因為泰國人認為頭是身體最高、最神圣的部位。
飲食上,文化陷阱也不少。在亞洲,千萬別把筷子直立插在食物上。《亞洲人的計謀》(TheAsian Mind Game)一書作者朱津?qū)幷f:“拜祭時,許多亞洲人向祖先供奉食物,會在碗里插一柱香,用火點燃,借此把食物送往另一個世界。亞洲人普遍認為,筷子這樣插在食物上很不吉利,表示這頓飯是給死者而不是活人吃的?!?/p>
捷克人喝酒,喜歡先對望一眼,輕輕碰杯,然后才喝。但在鄰國匈牙利,同樣的行為可能惹來麻煩。匈牙利人認為,拿啤酒杯互碰有不愛國含義,因為這曾是政變的暗號。
在日本,“4”這個數(shù)字必須提防,因為讀音和“死”相同。美國一家高爾夫球制造商的產(chǎn)品在日本滯銷,直到他們更改包裝,每包不再是4個球。拜訪印度尼西亞一般家庭,帶一束鮮花,主人家一定很高興;但鮮花數(shù)目千萬不要是奇數(shù),否則很不吉利。如果主人問:“吃過飯了嗎?”即使你肚子很餓,都要說吃過,因為那問題就像“你好嗎?”一樣,完全沒有意思,回答應(yīng)該是吃過了。
所以記?。捍铒w機往外國。要調(diào)整的絕對不只是時區(qū)。你必須謹言慎行,一舉手一舉足都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