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國 陳 晶
酸漿又名洋姑娘、紅姑娘、掛金燈、燈籠草、洛神珠等。為茄科茄屬多年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國歷史上特有的藥食兩用保健型草本野生水果,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布。目前只在東北地區(qū)種植較廣泛,其他地區(qū)種植較少,仍屬稀特蔬菜。大力發(fā)展種植酸漿,并加工成各種制品,以供遠銷是有一定經(jīng)濟意義的。
1植物學特性
株高30~60厘米,莖分地上莖和根狀莖。地上莖直立,節(jié)間膨大,無毛或有細軟毛,雙杈分枝;根狀莖橫在地下。葉片下部互生,上部假對生,長卵形、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頂端漸尖,葉緣波狀,有鋸齒,葉柄長。酸漿花單生于葉腋,花萼鐘狀,5裂,結果時花萼寬大、宿存、連生呈潤鐘形囊狀,包圍果實,具10縱肋,膜質(zhì)?;ü诎咨椛錉?;雄蕊5個,著生于花冠基部,花藥縱裂;子房兩室,多胚株;漿果,球形,成熟時橙紅色,未熟時果色綠,酸苦。種子腎形。
2生活習性
酸漿的野生性狀較強,適于各種土壤栽培。在3—42%的溫度范圍內(nèi)均能正常生長。根系耐寒,在我國北方嚴寒地區(qū)可露地越冬,第二年萌發(fā)新株,一次栽培,多年收獲。
3應用價值與用途
3.1營養(yǎng)價值:酸漿內(nèi)含有豐富的酸漿醇AB、酸漿-果紅素、生物堿、枸緣酸、胡蘿卜素、酸漿果黃質(zhì)、禾本甾醇、鈍葉醇、環(huán)木菠蘿烯醇、羊毛脂8-3B-醇等。這些都是人類生長中不可多得的微量元素。成熟果食甜美清香,是營養(yǎng)較豐富的水果蔬菜,可生食、糖漬、醋漬或作果漿。果實香味濃郁,味鮮美。
3.2藥用價值:酸漿首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干品。《本草綱目》舊版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明確記載:燕京野果名紅姑娘,外垂降囊,中含赤子如珠,酸甘可食盈盈繞砌,與翠草同芳,亦自可愛。搗汁服治黃膽性肝炎,治咳嗽、風熱,明目等多種疾病?!端幮愿枥ㄋ陌傥栋自捊狻分杏洖椋核釢{苫塞,清肺治肝,咽喉腫痛、熱咳能安?!吨腥A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一部收錄???、寒,歸肺經(jīng)。清熱解毒,散火消腫,為清肺熱、解毒、利咽藥,對于肺熱咳嗽、痰多黃粘、咽喉腫痛等癥,可用本品清散肺熱。
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酸漿能利咽化痰,可治肝炎、咽喉腫疼、肺熱咳嗽等。我國70年代簡版《中草藥圖譜》記為:酸漿治小兒百日咳、急性氣管炎、糖尿病(對注胰島素者無效)水腫,根煎劑治細菌性痢疾特效?,F(xiàn)代民間驗方:酸漿根煎劑對乙型肝炎有特效治療。用其與茶同飲能明目清腦、穩(wěn)定血壓、降低血脂,久服無頭暈之憂。酸漿漿果富含維生素C,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果實有清熱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草入藥,有清熱毒功效,尤其對扁桃體發(fā)炎療效甚佳,花萼為定喘藥。酸漿膨大的宿存萼可入藥,有清涼、化痰、鎮(zhèn)咳、利尿之功效。全草有瀉下作用,治痛風,但有墮胎之弊,孕婦忌用。
3.3其它用途:酸漿渾身是寶,不但其全身都可入藥,而且其根系極其發(fā)達,有似乎木性的地下橫走根莖,對防風固沙、保護水土流失有一定的防護作用。全株可配制殺蟲劑,也可供觀賞用。
4栽培技術
4.1育苗:酸漿的播種育苗分為3個時期:①冬育苗春定植,即在1~2月份在陽畦內(nèi)播種育苗,保持床溫在5℃以上,30℃以下,待露地晚霜以后,在4月上中旬后定植;②春育苗夏定植,即在3~4月份上旬育苗,在陽畦或拱棚內(nèi)進行,此期注意苗床內(nèi)溫度不能過高,超過30℃即通風降溫,在揭開塑料薄膜時,一定要循序漸進,應從早晨開始,使秧苗由弱光到強光慢慢接受鍛煉,避免中午突然接受強光而造成日光灼傷,4~5月份定植于露地;③夏育苗秋栽,即在6月下旬至7月育苗,8月初定植,此期苗床播種后應蓋麥草保持濕度,床上搭遮蔭棚,早晚揭棚,中午蓋棚,以降低床溫,出苗后10天,撤掉遮蔭棚,使幼苗接受鍛煉。
4.2繁殖方式:酸漿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根莖分根繁殖。種子繁殖速度快,適合大發(fā)展需要;分根繁殖生長速度快,見效快,適合庭院栽培。
4.2.1種子繁殖:于9月份采收野生果實,在水中搓洗出種子,漂去果皮果肉,陰干種子待用。春季將準備好的土地做成1.3~1.5米寬,15厘米高的育苗床,按20厘米行距開溝,播種,覆土l厘米,澆透水,用草簾覆蓋,待有10%出苗后揭去草簾,進行松土除草管理。待苗高6—10厘米時(即長出4片真葉后)即可進行移栽。為方便管理,生產(chǎn)田可采用大壟栽培,行株距為60厘米×15厘米,挖穴移栽,澆透水,覆好土即可。
4.2.2分根繁殖:最好在秋季進行,即將根莖挖出,選粗壯者截成15厘米長根段,按行株距60厘米×15厘米栽植,澆水覆土即可。
4.3定植:定植時每667平方米施3 000~5 000千克腐熟的有機肥,深翻,整平。春季栽培可用平畦,夏秋栽培宜用高壟或高畦,以利排水防澇。
露地定植,應在晚霜期過后。在秧苗6~7片真葉,第一朵花現(xiàn)蕾時為定植適期。定植時應小心起苗,少傷根系。定植密度為每667平方米5 000株左右,株行距25~28厘米x65-70厘米。夏秋季種植可適當密植。
4.4田間管理
4.4.1追肥:定植緩苗后,及時追施催苗肥,每667平方米穴施或溝施尿素10千克。在第一果實膨大后追第二次肥,以促進植株生長和果實發(fā)育,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采收中后期,應看苗追肥。如果基肥不足,植株葉片發(fā)黃,可進行根夕施肥。根外追肥用復合肥或尿素,濃度0.2%~0.3%,也可用25千克復合肥隨水沖施。如果葉片大而綠,有徒長的表現(xiàn),可噴施矮壯素或磷酸二氫鉀控制秧苗徒長。
4.4.2澆水:定植時澆足水,施催苗肥后,立即澆水。
4.4.3中耕除草:春季栽培,應土壤疏松,提高地溫,促進植株生長。中耕應先淺后深。在初花初果后,結合追肥,培土成壟,防止倒伏,并得灌溉排澇,生長后期適當中耕,松土除草。
4.4.4植株調(diào)整:有些品種分枝匍匐性強,莖葉茂盛,生長發(fā)育快,果實重,必須搭架,使其直立生長。一般用竹竿或木棍插入土中,搭成“人”字或籬壁架。隨著植株生長及時人工綁蔓。
酸漿生長發(fā)育中必須進行整權打杈。整枝打杈有抑制營養(yǎng)生長、促進生殖生長的作用。同時,還可避免枝葉茂盛而影響通風透光,避免延遲結果。
整枝分為雙干式、三干式或多干式。雙干式為單株兩個主干向上延伸,其余側枝均及早摘除;多干式為單株保留4-5個主干向上延伸,其余側枝均早摘除。主干越少,越有利于早熟,但總產(chǎn)量不高,多干式整枝,總產(chǎn)量較高,但成熟較晚。
結合綁蔓,應及時除去側枝,并在拔秧40天前摘去頂心。摘心后注意打杈,防止側枝叢生。在保果的原則上,要疏去多余部分花和幼果,使養(yǎng)分集中供應大果。疏果要早要輕,留果位置要恰當。同時要通過肥水供應,使用2.4-D等生長激素,防止落花落果。
4.5采收和留種:酸漿果實成熟自然脫落,質(zhì)量最佳,成熟果外宿花萼枯黃,果實淡黃色,香味濃郁,如果果實成熟度不夠,風味差,則應催熟。可用2000倍的乙烯利噴灑果實后堆放,待其充分成熟。供運輸或貯藏的果實,以帶果外宿存花萼為宜。
留種植株要與茄科作物隔離,以保持種性,防止雜交。采種時,選擇生長發(fā)育健壯、產(chǎn)量高、無病蟲害的植株上的果實,破碎后放在搪瓷盆中發(fā)酵一天,除去雜質(zhì),洗凈晾干貯藏。
5病蟲害防治
酸漿常見的病害是白葉病、病毒病等。
白葉病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發(fā)生嚴重。雨季注意排水防澇,減少澆水次數(shù),即可減輕病害的發(fā)生和蔓延。發(fā)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700~1000倍液每7天噴灑一次。
病毒病是在干燥、高溫的條件下,由蚜蟲傳播蔓延的。北方地區(qū)以夏、秋季節(jié)發(fā)生嚴重。在管理中,應適當澆水,避免干旱,夏季及時防治蚜蟲進行預防,減少病害傳染源,即可避免病害的發(fā)生和為害。
酸漿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菜青蟲、棉鈴蟲等生育期可用90%敵百蟲500~800倍液噴灑防治。
6加工
酸漿可加工制成多種產(chǎn)品??芍瞥晒揞^、果酒、飲料、果醬、果子原液、果干和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