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戈
雞鳴瀉,又名晨瀉、五更瀉,是指發(fā)生在黎明前的泄瀉,此時正是公雞打鳴的時候,故名。雞鳴瀉是老年人的常見病。中醫(yī)認為,這種慢性腹瀉多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內(nèi)盛所致。因?qū)倌I虛所致,故本病也有“腎瀉”之稱。
人至老年,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能溫煦脾土,即不能幫助脾胃腐熟水谷,脾胃的運化功能失常就會出現(xiàn)泄瀉。黎明之前陽氣未振,陰寒較盛,故尤易發(fā)作。這類患者除黎明前迫不及待地如廁排便外,平素還常伴形寒怕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等腎陽虛衰表現(xiàn)?;剂诉@種病,服中藥如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等效果一般比較好。
四神丸(中成藥),由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吳茱萸四味加姜棗組成。每次10克,每日服2次。
附子理中丸(中成藥),每次1丸,每日3次。主要用于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幽門梗阻、腹瀉等病。當(dāng)腹部受涼或年老體弱,肢冷體寒出現(xiàn)腹痛便溏時,選用附子理中丸治療,??墒盏捷^好療效。本丸不適用于急性腸胃炎、泄瀉兼有大便不暢、肛門灼熱者。
取適量生姜,洗凈切成薄片,用米醋浸腌24小時即可。使用時,每次用3片生姜加適量紅糖,以沸水沖泡代茶,經(jīng)常飲用有止瀉效果。
預(yù)防雞鳴瀉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當(dāng)心著涼,注意腹部及下肢保暖;飲食要有規(guī)律,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過饑過飽,不暴飲暴食,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膩為基本原則;講究飲食衛(wèi)生,除不吃生冷不潔食物外,還應(yīng)禁食酒、咖啡、果汁、汽水、辣椒、洋蔥、生冷瓜果、油膩及纖維素含量高的食品,避免誘發(fā)或加重腹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心胸寬廣、情緒樂觀、性格開朗、遇事豁達;平常要注意加強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強腰壯腎、增強體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