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燕
我國每年約有8.36 億人次患腹瀉,其中兒童約占1/3。而簡單的衛(wèi)生習(xí)慣——洗手,就可以將這個數(shù)字減半!
孩子用手去探索世界,整天摸這摸那的,手上難免會沾上各種細菌。而只要做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可以輕易地避免腹瀉!這件有著“神奇”作用的事就是:洗手。
洗手的步驟
洗手是保證健康的一種重要方式,它能把疾病預(yù)防前移。因此,讓孩子養(yǎng)成洗手的好習(xí)慣就顯得尤為重要。讓孩子洗手時,不要“偷工減料”,每個步驟都要做到:
卷袖——沖手——打香皂(洗手液)——揉搓手心、手背——沖洗——擦手
洗手的時間
● 飯前便后
● 吃藥之前
● 接觸過玩具、鼻涕、錢幣等物品之后
● 戶外運動后
讓洗手成為習(xí)慣
1. 帶他一起“發(fā)現(xiàn)”細菌?!拔业氖帜敲锤蓛?,為什么還要洗?”你可以告訴他:細菌和病毒很小,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它們會隨著食物進入肚子,所以看上去不臟的手也要洗干凈。有條件的話,可以帶孩子通過顯微鏡來“發(fā)現(xiàn)”手上的細菌,加深他的印象。
2. 玩洗手游戲??梢酝ㄟ^做游戲的形式來加強孩子勤洗手的意識,比如吃飯游戲中,可以加入這樣的情節(jié):小熊要吃飯了,先給它洗洗手;玩超市購物游戲,帶小娃娃購物后,回到家先洗手等。
3. 邊洗邊唱。教他唱首《洗手歌》:“手心搓手心,手心搓手背,手指輕輕抓手心,五指張開洗干凈?!睘楸WC孩子洗手時間足夠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哼唱一定長度的歌曲,如唱一遍《生日快樂歌》,大約就是10 ~ 15 秒鐘,邊唱邊洗,孩子不會覺得乏味。
4. 講個小故事。給孩子講幾個與洗手有關(guān)的小故事,比如《肚子疼的小寶》、《不愛洗澡的小豬》等,講完后問問他:小寶為什么會肚子疼?他應(yīng)該怎樣做?為什么大家不愿意和小豬做朋友?
5. 不要吝嗇你的夸獎。對主動洗手的孩子,要馬上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并適時在人前贊揚他勤洗手的好習(xí)慣,這樣的夸獎會讓孩子獲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收益。
6. 洗手用品讓他挑。讓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肥皂(洗手液)和毛巾,激發(fā)他使用它們的好奇心。
7. 不遷就,做典范。有時候,孩子不是忘記洗手就是不認真洗,這時你要耐心地提醒他,不能遷就他,這樣才能將洗手變成一種習(xí)慣的行為甚至成為一種下意識的舉動。另外,你們自己也要做一個勤洗手的典范,如果你一進門就抓東西吃,他不有樣學(xué)樣才怪!
他愛玩水?
剛開始讓孩子學(xué)洗手時,他的積極性都很高,因為孩子這時正是喜歡玩水的年齡,因此他把洗手也當(dāng)成了玩水。這時候不要過分地限制他,否則他對洗手就會失去興趣了。孩子剛開始學(xué)洗手時,先要讓他熟悉洗手的程序。
你可以幫著他洗,邊洗邊告訴他要點。過一段時間,可以讓他自己洗,你在旁邊給他適當(dāng)?shù)膸椭吞嵝?。慢慢地,孩子就能逐漸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將洗手變成他生活中的一個習(xí)慣,而不再是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