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洋
[摘要]本文從四個方面淺談了初中政治教學:一是朗誦。二是比較閱讀。三是看圖說話。四是概括段落大意、分層次。
[關鍵詞]政治教學 閱讀
自古文科相通,而語文素養(yǎng)、理解能力更是學好政治的基礎。依據(jù)這樣的指導思想,我在上政治課時,結合語文學科的一些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朗誦
朗誦似乎是語文學習的專利。但我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新的政治教學中有許多人文性、情感性的東西,比如親情,友情、民族精神等,對于這些人文性、情感性較強的內容,我覺得講授起來比較枯燥,效果也不是很好?!爸挥形覀兏惺艿降臇|西才能更好的理解他?!闭眯抡n程的課本為我們提供了很好感受這些情感的平臺——朗誦。比如在學到友情時,關于真正的友情是什么是值得每一位學生思考的問題,答案也很廣,此時課本中的中英文對照詩歌《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干脆舉行一個小小的朗誦比賽,學生們很起勁,有的干脆用英語版的朗誦。學生的積極性已被調動起來,此時再去討論,學生們對友情的理解便已經基本到位。再比如學習長征精神時,我想,再多的解說也比不上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來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所以就干脆讓學生有朗誦甚至要求背誦,這樣,學生不僅對長征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還提升了人文素養(yǎng)。
政治課中的許多觀點較抽象,而俗語俚語則具有具體形象、生動有趣的特點。因此,在剖析觀點時,適當?shù)匾谩⒄b讀一些俗語俚語,能引起大家的共鳴,使枯燥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做到寓教于樂。比如在學習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作用時,我們分別引用“笑一笑,十年少”和“愁一愁,白了頭”,十分形象的說明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各自的后果。
二、比較閱讀
對于區(qū)分概念,比較閱讀有獨特的效果。比如對于公民權利和公民基本權利來說,只差兩個字,平時用的也不是很多,學生學習時也不會很注意,所以就造成一考就錯的現(xiàn)象,我們在教學時就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先通讀兩個概念,然后提問,兩者的區(qū)別在哪里?學生經過思考、比較后得出正確答案,記憶也就深刻了。當然比較閱讀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我們還經常使用列表格、圖形等方式來比較一些類似相關內容。尤其是遇到法律常識中的需要應用的一些知識點時,通過表格比較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當我們學習一般違法和犯罪之間的關系時,就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進行比較:
違反的法律對社會危害程度應受何種處罰
一般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
嚴重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通過這樣的比較方式,學生不僅找到了各種違法行為之間的區(qū)別,也看到了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
三、看圖說話
在一些重大考試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漫畫形式,有的學生看不懂漫畫就只好隨便從書上抄寫一段下來,結果當然可想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時看的少,講的少,缺少一些最起碼的方法。新課程的課本上,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有許多生動的漫畫。只要我們平時上課時注意這些漫畫,設置一些有層次的問題,象語文老師那樣從看圖說話到深層挖掘,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而且學生解決這類漫畫題的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比如在講到家庭保護、社會保護時都有漫畫。我就帶領學生先看漫畫,然后設置問題:(1)你從漫畫中看到了什么?漫畫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在趕什么?等此類題目通常請學習一般的學生回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獲得成就感。(2)他們的行為對嗎?為什么?通過此種問題引導學生開始聯(lián)系所學知識思考。(3)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果你是漫畫中的主人公,你會怎樣對待父母的這種“有些過分”的教育?通過這種問題的設置,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更加懂得了父母的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落實到行動中,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也出現(xiàn)漫畫中出現(xiàn)的情況,至少可以為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一些思路,更好的和父母進行溝通。
四、概括段落大意、分層次
這是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我們認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各個學科之間的綜合越來越加強,漸漸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今年的中考就開始和歷史合卷,這就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的綜合能力從何而來?離不開老師上課時有意識的培養(yǎng)和鍛煉。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語文不好,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很難學好政治,尤其是一到綜合試卷,材料一長,有些學生就無法下手了。不會看材料,看不懂材料,看不懂問題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我想在平時上課的過程中不妨就借鑒一下語文的分層、概括大意的方法,讓學生得到鍛煉。比如在講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候,我們就拿出一小節(jié),讓學生分層,并概括每一層的大意。由學生概括出兩層的大意:一是什么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二是為什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后在復習時加上我國哪些政策體現(xiàn)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這樣一種概括式自主學習得出的東西遠比我們老師講授理解的深刻,同時也理清了“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這樣一種最基本的認識問題的基本思路。
當然,政治課畢竟不是語文課,所以用語文的方法上政治課時也有一些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
1.教學方法畢竟只是形式,政治課本身的內容尤其是他的德育功能不能忽視。
2.不能過分依賴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在這里我們只是借鑒語文學科的教學方法,所以除了應用好這些方法之外,政治學科本身的特色不能丟掉。我們還是需要立足政治教材本身的特點,上出讓學生喜歡的政治特色。教無定法,我想,在傳統(tǒng)的教法之外,政治課肯定還有許多其他好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去研究?!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政治課的語文教法為我打開了思路,我會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積極探討政治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結合點,以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