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剛
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曾說過,東坡和山谷皆是因人而傳書(書法),蔡京和蔡襄就很不幸。這話在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喜歡蘇軾,喜歡他的為人正直而隨和,喜歡他的文章,尤其喜歡他的書法。蘇軾的書法敢于創(chuàng)新?!疤迫松蟹ā保麉s認為執(zhí)筆無法,書法乃無法之法。他斜執(zhí)筆,用側(cè)鋒,遭人譏議,卻筆挾偉力豪氣。他置“書貴瘦硬方通神”的訓則于不顧,用既肥又扁的字形,吐露蕭散風神。他在書法作品中抒發(fā)他的才情學識,把對人生哲理的感悟、個性情緒的觸發(fā)都在作品的筆畫中表現(xiàn)出來。從蘇軾的同代人、南宋、元、明、清及現(xiàn)當代人對其書法藝術(shù)的鑒賞、評價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軾作為尚意書法和文人書法的一座高峰,的確有著令人仰望的高度。應該說,蘇軾是一位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書法家,是宋代尚意書風的一面旗幟,是影響深遠、具有魅力的一代大家。
然而,就字論字,我更喜歡蔡京的書法。雖然,我很鄙視他的為人,因為他是一代臭名昭著的大奸臣??蛇@并不能影響我對他的字的喜歡。
蔡京的藝術(shù)天賦極高,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各個藝術(shù)領(lǐng)域均有輝煌表現(xiàn)。他的書法,躋身于北宋蘇、黃、米、蔡四大家之中?!缎蜁V》說:“其字嚴而不拘,逸而不外規(guī)矩。正書如冠劍大臣,議于廊廟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照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人出其有。”就是說他的書法嚴謹而不拘泥,飄逸而不亂規(guī)矩法則。他的楷書隸書如士大夫正冠仗劍,立于廊廟之上,莊嚴穩(wěn)重;行草則如王孫公子,光彩照人,生動活潑如行云流水。大字冠絕古今無人敢比。當時的人們談到他的書法時,使用的詞匯經(jīng)常是“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就連狂傲如米芾都曾經(jīng)表示,自己的書法不如蔡京。
但此二人,卻是政治上的天敵,他們的政治斗爭,給我國的文化遺產(chǎn)帶來了極其嚴重的損失。
蔡京雖然才學出眾,可心地險惡。新黨得勢,蔡京高居相位時,便不擇手段,伺機報復,將蘇軾逐出京師,而且將蘇軾的書法也貶得一文不值。不僅如此,還通令全國,將蘇軾在各地所題碑碣一一搗毀,片石不存。而蘇軾做得更絕,舊黨得勢,蔡京暫時倒臺后,竟也仿效蔡京通令全國,將蔡京在各地所題碑碣一一搗毀,片石不存。還把蔡京開除出書法四大家的行列,把蔡京換成了蔡襄。
蔡京有一個名叫趙二的手下,在搗毀蘇軾碑碣行動中盡心盡力,由此得到升遷。這趙二乃是蔡京同黨趙懿簡的親侄子。所以當趙懿簡在陜西老家病逝之后,趙二便捧著當代著名文士范祖禹寫的祭文,懇求恩師蔡京屈駕書寫,以傳后世。蔡京欣然應允。龍飛鳳舞,一揮而就,頗有神韻。趙二喜得墨寶,再三叩謝。誰想很快舊黨得勢,蔡京倒臺。趙二身受牽連,隨身帶著蔡京所書“趙懿簡公墓志銘”,連夜倉惶潛逃。
一日,趙二來到一個山區(qū)小鎮(zhèn),見一群人正圍著一堆火在那里叫罵不止。仔細一聽,原來罵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恩師蔡京蔡太師。眼前那火堆中燃燒的,正是蔡京所題的一塊金匾。趙二眼看著一代大師的墨寶化為灰燼,暗中痛惜萬分:村夫孤陋寡聞,怎懂得這字的珍貴價值。可他自己就不想想,自己在搗毀蘇軾在全國各地所題的碑碣時,怎么就不想想這些字的珍貴價值呢?
后來趙二隱居于現(xiàn)在的重慶,就在大足北山佛灣,眾多神佛雕像之中,樹立著一塊石碑,高3.7米,寬1.37米,碑的正中,鐫刻著兩行篆文:趙懿簡公神道碑。據(jù)考證,此碑文確系宋代宰相蔡京所書,所以又叫做“蔡京碑”,是蔡京題的所存寥寥無幾的碑石之一。
蘇軾在這一點上,讓我感到有些失望。以他的人品,怎么能在行動上仿效蔡京呢?可見,在這件事上他的心胸還是狹窄了一些。
(責編張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