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著
“他者”在后殖民理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從哲學上看,“他者”是指“主導性主體以外的一個對立面或否定因素,為他的存在,主體的權威才得以肯定?!盵1] “他者”是通過文本建構起來的,殖民主義者為了建立自己的權威,使自己的征服行為合法化、合理化,最便利的途徑是利用文本建構起一個“他者”的世界。在任何的對異國形象進行了直接描寫和間接影射的文學作品中,作家都必須選用話語對“他者”的形象的進行文本建構。《印度之行》中的“他者”,是一種對印度形象的話語構建。
一、神秘混亂的“他者”
在《印度之行》第三章中,穆爾夫人在搭橋聚會失敗后,與阿德拉嚴肅地注視著網(wǎng)球場的草地,在她們的眼中:“這不是動人的畫卷,東方失去了它那古老的壯麗,沉落為人們無法看到彼岸的深谷?!盵2] 的確,在福斯特筆下的印度已經(jīng)尋找不到對輝煌的印度古代文化的贊嘆,曾經(jīng)擁有燦爛炫目色彩的印度在作家的注視下,留下的是神秘和混亂。
作者描寫了被自然力量完全壓制的昌德拉普爾?!八静幌褚蛔鞘?而是中間布有零星茅舍的一大片樹林,……這些樹又遮住了那印度人居住區(qū)?!鼈冮L得高出了令人窒息的貧民區(qū)和被人遺忘的廟宇、尋得了陽光和空氣,有了比人類或其創(chuàng)造物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盵2]具有旺盛力量的樹木主宰了小鎮(zhèn),正如同神秘的自然主宰著印度大地。同時主宰著這個世界的還有與生命不可分割的死亡的力量。
在《印度之行》出版的十年之后,福斯特說:“我借助于一場無可解釋的混亂……阿德拉在山洞中的經(jīng)歷……來著力表現(xiàn)印度就是不可解釋的混亂。”[3]可以說,馬拉巴山洞是神秘混亂的“他者”的核心象征。馬拉巴山起源于神秘的遠古時代,它使人聯(lián)想到那原始的混沌狀態(tài),它的神秘不僅僅來源于仿佛逃離了時間的流逝,“這塊巨石的主體變化甚微,好像原始狀態(tài)依然如故”[2],而且還來自于它自身奇特、無序的風貌,“它們突然平地拔起,錯亂無序,……它們跟任何看見的或夢見的東西都毫無關系。說這巖石‘神秘是暗指鬼神,而一切鬼神都沒這巖石古老?!盵2] 馬拉巴山代表著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神秘的宇宙世界,它超越了人類的理解。神秘的馬拉巴山洞是人類必須面對但又無法了解的宇宙的象征。對任何一位走進山洞的英國人來說,它便意味著深入到印度文化的中心,他們的價值觀念、宗教倫理準則必將受到嚴峻挑戰(zhàn)。
作者著意表現(xiàn)一個無序、神秘而混沌的印度:圓拱形的蒼穹,帶來生命又融合著死亡的恒河,出沒著蛇、黃蜂、豹子、骸狗的叢林,當然還有那吞沒了一切聲音和光線的山洞,這一切自然景觀都深深地沉淀在了福斯特筆下那個既神秘又混亂的印度形象之中。
二、 難以交流的“他者”
賽義德認為E·M·福斯特的小說《印度之行》的“關鍵是英國殖民者……與印度間持久的對抗”。[4]在福斯特之前的殖民主義文學中,被殖民民族常常被表現(xiàn)為次等、劣勢的:“他們或是原始的,未進化完全的;或是類似野獸的,被動物性所占據(jù)的;或是孩童的,心智未發(fā)育完全的;或是偏執(zhí)的,具有某種缺陷的?!盵1]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對印度代表人物的刻畫主要集中在兩個印度人身上,阿齊茲和戈德博爾。阿齊茲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正直、善良、友好、真誠、對印度的自由和獨立傾注了熱情;戈德博爾信奉印度教,善良、深邃、超脫、具有神秘色彩。與此相對應的英國殖民官員的驕傲自大、狹隘偏執(zhí)成為了福斯特所批判和諷刺的對象。但福斯特作為一個資產(chǎn)階級人文主義者,他無法從根源上剖析殖民主義統(tǒng)治的本質?!八麛⑹龀32蛔杂X地認同殖民統(tǒng)治者的觀點,他肯定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的工作效率和冷靜的頭腦,將他們的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行為歸結為英國公學的不學無術之風,把殖民統(tǒng)治者對印度人的冷酷無情歸咎于英國中產(chǎn)階級那顆‘發(fā)育不良的心,借此尋求鞏固和改進為英帝國海外統(tǒng)治的方式??梢?他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的批評并非為了促進印度的獨立運動,而是為了尋找延續(xù)帝國統(tǒng)治的良方?!盵5] 在對英國的“自我投射”即如何再現(xiàn)殖民地人民的形象上,福斯特不由自主地扭曲和再造了“他者”,最重要的特征體現(xiàn)在“他者”的難以交流上。
福斯特在塑造阿齊茲時采用了多個視角。在殖民主義者朗尼看來,他是一個利用獨立精神來博得英國巡回議員賞識的印度人;在菲爾丁看來,他是一個不失高尚的人;在穆爾夫人看來,他是一個有教養(yǎng)的青年人?!懊鬟_醫(yī)院代表的英國殖民權力機構的認同和被殖民奴役的印度人身份造成他主體世界的進一步分裂” [6],使他表現(xiàn)出多個側面的復雜性格。一方面,阿齊茲是一個具有民族自尊心和尊嚴的知識分子,懷有虔誠的宗教情感和熱烈的愛國情緒。另一方面,阿齊茲是一名在英國的殖民話語下被培養(yǎng)出來的醫(yī)生,他不可避免的受到英國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阿齊茲常常不自覺地陷入英國殖民主義的視角中,下意識地使用殖民主義話語對他認為屬于異教的印度教民眾和印度形象進行粗暴的評判。
除了阿齊茲以外,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印度人是戈德博爾。他是神秘、超脫的印度教的化身。他最突出地體現(xiàn)了“他者”的難以言說的神秘和深奧,這種特質是“他者”讓英國人難以理解和溝通的重要原因。戈德博爾雖然能包容各種文化、宗教的差距,但他的超脫世俗,善惡的世界觀,使得他在現(xiàn)實矛盾面前采取了消極的逃避態(tài)度。對他來說,生命只能算是一次尋求解脫的旅行,而在短暫的旅途中唯一值得追尋的東西是永恒的精神。戈德博爾對現(xiàn)實矛盾的冷漠和逃避,在阿齊茲被審判的事件中得到了集中體現(xiàn)。戈德博爾教授能幫助阿齊茲,判斷阿齊茲是否無罪,但戈德博爾此刻關心的卻是他將離開這里到茂城開辦學校的名字。在他看來馬拉巴山事件的真相是無足輕重的,因為善惡并非是二元對立的,“兩者都是上帝的兩幅面容,一副是顯現(xiàn)的,另一副則為隱蔽。”[2]
三、女性化的“他者”
在后殖民主義文化研究中,女性和殖民地常常被聯(lián)系到一起,這是因為在西方人的主體特征是在同“他者”的關系中被確立的。 “西方文化中敘述性別‘他者與敘述種族‘他者,采用的是同一套話語,在將東方女性化的同時,也在將女性東方化?!痹凇队《戎小返摹八摺痹捳Z建構中就隱含了性別話語特征,這就是印度“他者”所表現(xiàn)出的女性化特征。
在福斯特筆下,女性形象被運用于印度的地貌景觀的描寫之中。馬拉巴山洞是神秘混亂的“他者”的核心象征,更帶有典型的女性形體的特征,巖洞代表子宮的意象。馬拉巴山洞里面有帶肉體感官色彩的細節(jié)描寫和女性子宮的整體象征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女性化“他者”的中心意象。在山洞的內部——“馬拉巴山的皮膚終于看到了。那皮膚比任何動物身上的毛皮都美麗,……甚至比情人更富有肉感美。”[2]點亮的火光映在山洞光滑如鏡的洞壁里,形成了“一對情侶”,“兩個火焰相互接觸了,親吻了,但很快便熄滅了?!盵2] 在這樣具有強烈暗示性的環(huán)境下,具有殖民者和女性雙重身份的阿德拉和穆爾夫人都經(jīng)歷了一場精神挑戰(zhàn)。在山洞中,阿德拉心中的與女性意識對立的一面迅速占據(jù)上風,如情侶般糾纏著的火焰,單調的無休止的回聲,使長期受壓抑的肉欲也隨之蘇醒。她意識到她并不愛朗尼,巖洞激發(fā)了她潛在的女性意識,這種性本能和對異族的恐懼在特殊的氣氛中迅速強化,潛在的種族排斥感使阿德拉產(chǎn)生了可怕的幻覺,以為遭到了阿齊茲的侵犯。
穆爾夫人在山洞中也經(jīng)歷了類似的女性意識的蘇醒,由于她的宗教思想的影響,穆爾夫人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對性別、倫理、宗教的挑戰(zhàn)而陷入了分裂和瘋狂。她在黑暗的山洞中,“不知是誰觸及了她一下她感到透不過氣來,一種赤裸裸的令人厭惡的東西,像動物的肉趾,打到了她的臉上又堵在了她的嘴上?!盵2] 這種赤裸裸的肉欲感讓她感到非常的可怕,而山洞激發(fā)的女性意識和欲望讓她失去了身心的平衡。她也深深地感受到馬拉巴山洞的母體子宮意味。對穆爾夫人感受的描寫,暗示了神秘而又虛無的馬拉巴山洞如同女性的子宮一樣,是母體的象征,成為印度文化魂魄的象征。馬拉巴山洞具有強大地吞噬能力,也象征著母體的包容性。福斯特運用了女性的包容性、吞噬性的隱喻,喚起了讀者對印度的不可言說的,神秘混沌的想象。
總之,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者的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思想、行為進行了詳盡的描繪和嚴厲的批評,但福斯特本人是英國人,不可避免地受到英國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背景的影響。他站在西方的立場上來寫作,對印度西方式的看法極其根深蒂固,有礙他看到“真正的印度”,使他無法洞察帝國主義侵略和殖民主義統(tǒng)治的本質。他所譴責的殖民主義話語也深深地潛入了他的反殖民主義話語當中,其發(fā)出的不和諧雙聲使《印度之行》中的“他者”成為永遠的“他者”。
【參考文獻】
[1]艾勒克·博埃默. 殖民與后殖民文學[M].盛寧、韓敏中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22,90.
[2] E.M.福斯特. 印度之行[M].楊自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 39, 4, 136, 136, 198, 136, 136,163.
[3]石海峻. 混沌與蛇:“印度之行”[J],外國文學評論,1996(2):63
[4]賽義德. 文化與帝國主義[M].李現(xiàn)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3: 201.
[5]周韻. 試論《印度之行》的后殖民傾向[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01,(9).
[6]陶家俊. 啟蒙理性的黑色絮語—從《印度之行》論后殖民知識分子的民族—國家意識[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3).
(作者簡介:張著,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