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沙灘大院:見證歷史百年滄桑

2009-04-15 08:10:22苗作斌
黨史博覽 2009年4期
關(guān)鍵詞:中宣部大院紅旗

苗作斌

沙灘大院的概況及其名字的由來

中共中央機關(guān)刊物《求是》雜志(由《紅旗》雜志改名而來),辦公所在地在今北京市沙灘北街2號大院,簡稱

“沙灘大院”。當年,《紅旗》雜志創(chuàng)刊時就在這里。這里原是中共中央宣傳部的辦公地,在它之前,是北京大學校址。

北京大學的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成立于1898年,地址在現(xiàn)在的沙灘后街北側(cè)中段,即現(xiàn)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院內(nèi)。此地明朝時叫馬神廟,清代是乾隆皇帝的女兒和嘉公主府邸。學堂就辦在已閑置的公主府內(nèi),并在公主府西側(cè)花園建造了學生宿舍,稱為西齋,也稱第一學生寄宿舍。后來學校逐步擴大,向東發(fā)展。20世紀初,在原清代內(nèi)務(wù)府所屬漢花園大街(即現(xiàn)在的五四大街)北側(cè)、北河沿大街西側(cè)、沙灘北街東側(cè)之間,開建了新校園。校園東半部開辟一大操場,此院就被稱為操場大院。清末民初的地圖上就是這么標的,以后才稱為北大一院,即文學院(原馬神廟舊校址為北大二院,即理學院)。操場南端靠近大街處,于1916年動工興建了一座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教學大樓,因全樓用紅磚砌就,故人們稱之為“紅樓”。1918年完工后,學校一些行政部門就搬進此樓,校長蔡元培、文科學長陳獨秀、圖書館館長李大釗等均在此樓辦公。1918年10月到1919年春,毛澤東曾在一層西端的閱覽室工作過。操場北端,在20世紀30年代修建了學生宿舍,各單元秩號以《千字文》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命名,也稱第三學生寄宿舍。

大院的西半側(cè)布局為:南邊靠近大街即“紅樓”的西側(cè),建立了學生宿舍,名為東齋,也稱第二學生寄宿舍。東齋以北,為學生餐廳和禮堂并列。再往北,為20世紀30年代蔣夢麟掌北大校印時建造的圖書館,樓為倒山字形二層,東西兩翼,上下各有兩個大閱覽室;主樓中間為借書大廳,向北伸延部分為書庫;主樓兩端向北均有側(cè)樓,也是二層,東側(cè)每層各有四個單間,西側(cè)每層各有八個單間共24個研究室,供教學人員閱覽、研究、備課使用。此樓已被北京市列入北京近現(xiàn)代建筑保護名錄。圖書館再往北,為一典型的四合院,前有垂花門,進門有回廊,東西為廂房,正房坐北朝南,五開間,東西兩端有耳房相連;正房后有一狹長小院,北側(cè)有一排平房即后罩房。此處原為清代乾隆時一等忠勇公傅恒的府邸,光緒時由其孫松椿承襲公爵入住,時稱松公府。1931年為北大購得,作為校本部的辦公處。1947年,為紀念蔡元培,命此處為“孑民紀念堂”,簡稱“孑民堂”。再往北,有一灰白色三層?xùn)|西走向的長條教學樓,即北大文史樓。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diào)整,北京大學與燕京大學合并,北大由城內(nèi)全部搬遷到西郊燕京大學所在地——燕園內(nèi)。沙灘大院改為北大工農(nóng)速成中學。1954年劃撥給中央宣傳部。中宣部原在中南海辦公,得此院后,即在操場中部蓋起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的辦公大樓。大院內(nèi)除將東齋拆掉,新蓋了工作人員宿舍外,其他建筑沒有動。學生宿舍變?yōu)槁毠に奚?,文史樓一、二層為幼兒園,“孑民堂”成了會議室。變動大的是于20世紀60年代初把“紅樓”劃到院外,調(diào)撥給國家文物局使用。現(xiàn)在,“紅樓”被辟為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1958年《紅旗》雜志創(chuàng)刊時,是以中央政治研究室為基礎(chǔ)創(chuàng)辦的。當時政研室在西郊萬壽路,辦刊物不方便,經(jīng)中央辦公廳統(tǒng)籌,中央宣傳部把沙灘的辦公大樓三、四層西側(cè)及五層全部房間劃歸《紅旗》雜志和政研室使用。

這里交代一下沙灘大院之“沙灘”稱呼的由來及周圍地貌、地名近百年來的演變情況?!凹t樓”初建時,其南側(cè)大街叫漢花園大街。那時一提漢花園,人們都知道是北京大學所在地。大院東墻外有一條河,是明清皇城內(nèi)的玉河。民國后,河水已干枯,河床里有裸露的沙石,兩岸長有稀疏的柳樹,“沙灘”之名即由此而來。漢花園大街與河道交叉處,建有東西向石橋一座,叫漢花園橋,直到1955年初才拆橋填河,修成平坦的大路,就是現(xiàn)在的南、北河沿大街。原河?xùn)|側(cè)即為皇城的東城墻。此墻分別于1917年及1923年拆除后建了民居。1999年,民居被拆遷,建成了今日的東皇城根遺址公園。大院西側(cè)街原叫松公府夾道,因原松公府在此路東側(cè)而得名,1965年改稱沙灘北街,漢花園大街也在“文革”初期改叫五四大街了。

從20世紀60年代起,我一直工作和生活在這里(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在干校6年),看了一些前人有關(guān)這里的回憶文章,加上自己的感受,大院中發(fā)生的種種歷史事件,實在太讓人回味和難以忘懷了。

江澤民對沙灘大院這個地方曾有過概括介紹。他說:這里“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國傳播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的思想。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一些早期的著名活動家,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和一些著名的進步學者,都曾在這里工作過或?qū)W習過”。我們以此為線索分別說說。

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

蔡元培于1917年1月4日正式就任北大校長之職,1918年“紅樓”竣工后即搬入二層西側(cè)辦公。北大前身京師大學堂,是維新運動的產(chǎn)物,是按西方新式教育制度建立的新式學校。但學校初設(shè)時招收的學生是當時的官員,所以,對學生稱呼為老爺,對教師稱呼為中堂或大人。曾有一篇文章記述上體育課時的一個花絮——體育教師喊口令:“立正,老爺!”“稍息,老爺!”今天看來是笑話,而這確是當時的實情。民國以后,情況有所改變,但學生絕大多數(shù)為官僚及富家子弟,學習只為混得一紙文憑,以便為畢業(yè)后謀得一個好職業(yè)。學校充滿官僚衙門習氣,陳腐不堪。因此許多人都勸蔡元培不要當校長,以免掉進去出不來。蔡元培還是去了,他有他的抱負。

到任后,蔡元培即提出:大學應(yīng)當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他推行“兼容并包”的方針,并積極尋求新式先進人物做教授。經(jīng)人介紹,他首聘因編《新青年》雜志而名聲大噪的陳獨秀為文科學長,聘請留日歸國的李大釗為圖書館館長,聘請一批留美歸來的留學生如胡適等人為教授,支持他們思想革命、文學革命的主張,把新鮮空氣引進北大,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正是他的“兼容并包”方針,允許并支持教師、學生課外研究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進入了北大課堂。他對學生從事的反帝愛國進步活動持不同看法,但并沒有壓制。相反,當學生因愛國活動受到鎮(zhèn)壓時,他挺身而出,加以保護。在他逝世后,毛澤東曾題詞贊譽他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陳獨秀于1915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提出思想革命主張,在思想界引起很大反響。半年后,雜志更名為《新青年》。1917年他到北大,也把雜志帶了進來。之后,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沈尹默、周作人、劉半農(nóng)等人輪流主編。它聚集了新文化運動的許多代表人物,當時許多震撼文壇和思想界的名篇都是在《新青年》上發(fā)表的,如魯迅的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孔乙己》、《藥》等里程碑式的革命文學作品,以及一些筆鋒犀利深刻的雜文、隨筆;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吳虞號召“打倒孔家店”的檄文等,形成了宣傳新思想新文化的堅強陣地?!缎虑嗄辍肪庉嫴吭O(shè)在五四大街南側(cè)不遠的箭桿胡同陳獨秀住宅內(nèi),但這些驍將們主要活動地點是在北大,在沙灘大院。魯迅從1920年8月起直到1926年離開北京,一直在北大任課,講授中國小說史和文藝理論課。因此,這里成為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的策源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協(xié)約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處理戰(zhàn)后事宜,實際上是幾個取勝強國把持的分贓會議。他們把中國代表提出的正當要求排斥于會外,卻承認日本強占中國膠州灣的要求。這極大刺激和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北京大學等學校的學生首先行動,數(shù)千人于1919年5月4日下午在“紅樓”后面的大操場集合,然后到天安門前舉行抗議集會和游行,提出“外爭國權(quán),內(nèi)懲國賊”的口號。短短一個月內(nèi),學生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形成全國性的反帝、反賣國政府運動,迫使北洋反動政府不得不接受學生的愛國要求,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個賣國賊的職務(wù),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北大學生在這場愛國運動中起了先鋒帶頭作用。這一光榮傳統(tǒng)薪火相傳。1926年3月23日,“三一八死難烈士追悼會”在民主廣場舉行,北京學生總會黨團書記陳毅任大會主席,并發(fā)表演說。在日本侵略者大舉侵略華北的緊急關(guān)頭,北大學生與清華等各大中學校學生一起發(fā)動了“一二·九”抗日救亡游行,推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解放戰(zhàn)爭時期,這里又發(fā)生了抗議美軍暴行的運動,以及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反迫害運動。1947年6月1日,北平各校學生代表聚集沙灘大院,正式命名大操場為“民主廣場”。“紅樓”成為這些悲壯、激烈的歷史活劇的見證者。

中共初創(chuàng)時期最早組織的產(chǎn)生地

沙灘大院是中國共產(chǎn)黨初創(chuàng)時期最早組織的產(chǎn)生地。當時,中國有一批受十月革命影響、受馬克思主義啟發(fā)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考慮成立共產(chǎn)黨組織的問題。陳獨秀在五四運動發(fā)生后不久即被捕入獄,釋放后又遭通緝,不能再在北京了。在李大釗送他去上海的路上,兩人相約分別在南北兩地籌建黨的組織。由于李大釗堅持不懈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引起共產(chǎn)國際的注意。1920年3月,共產(chǎn)國際派遠東局局長維經(jīng)斯基到中國,找到李大釗,研究在中國建立共產(chǎn)黨的問題。李又介紹維經(jīng)斯基去上海找陳獨秀。在李大釗積極籌劃下,北京第一個黨組織——共產(chǎn)黨小組在北大成立,11月更名為共產(chǎn)黨北京支部,李大釗為書記。北京小組曾幫助天津、唐山、太原、濟南等地的社會主義者開展工作,對北方黨團組織的建立起過促進作用。1920年11月,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北大成立,高君宇當選為書記。1922年1月,青年團中央機關(guān)刊物《先驅(qū)》在北大創(chuàng)刊。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時,約有50名黨員,其中近四分之一為北大師生。而共產(chǎn)黨的名稱也是由陳獨秀與李大釗商定,在黨的一大會上通過的。

陳獨秀于1920年初回上海時,又把《新青年》帶回了上海。在籌劃建黨過程中,確定《新青年》作為黨的機關(guān)刊物,公開宣傳馬克思主義。誰曾想到,38年后,中共中央又在它在北方的最早誕生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最集中宣傳地的沙灘大院,創(chuàng)立了作為執(zhí)政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guān)刊物《紅旗》雜志,真是讓人回味無窮,感慨萬千。歷史潮流,由涓涓細流發(fā)展到巨浪滔天、席卷大地、勢不可當,發(fā)人深省。

北大遷走,中宣部搬到這里辦公后,新中國思想文化戰(zhàn)線、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里發(fā)生的各種重大事件,幾乎都同大院有關(guān)。宣、教、文、體、衛(wèi)部門領(lǐng)導(dǎo),各界專家、名流經(jīng)常進出大院,或開會,或座談,或辦事,這是常事。每年一次的宣傳工作、文教工作會議,各類報告會經(jīng)常在教育樓舉行,小轎車停滿沙灘大院。這在當時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這里,每逢周末都放映最新電影,陸定一、陳伯達、康生等人都是常客,普通干部也可以觀看。

當時,《紅旗》的具體編務(wù)出版工作由副總編輯胡繩、鄧力群主持,他們經(jīng)常召集大家傳達中央有關(guān)精神、領(lǐng)導(dǎo)指示,或結(jié)合國內(nèi)外情況及編輯要求作形勢報告,或主持撰寫文章、修改文章。1964年以后,編輯部的工作由副總編輯范若愚主持,直到“文化大革命”爆發(fā)。

“文化大革命”中的沙灘大院

“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后,中宣部和北京市委、文化部首當其沖,均屬被砸爛之列?!按虻归愅酰夥判」怼?,是當時最為流行的口號之一。1966年5月30日,中宣部大樓內(nèi)開始出現(xiàn)大字報,不幾天大樓上下已被大字報貼滿。8月下旬開始,各單位可以互相串聯(lián),大院一下子熱鬧起來。首先來中宣部造反的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的一派紅衛(wèi)兵。他們在辦公大樓大門處貼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橫批:“牛鬼蛇神窩”。大院每天擠滿了人,串聯(lián)造反、看大字報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揪斗“閻王”、“判官”的大會小會一個接一個?!奥曈憽薄ⅰ芭贰?、“打倒”、“砸爛”之聲不絕于耳,各種聳人聽聞、無限上綱、爆炸式的大字報讓人目不暇接。

“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央派陶鑄接管中宣部。開始他講話還有人聽,后來就出現(xiàn)了打倒陶鑄的大字報。還有由中宣部、哲學社會科學學部等單位造反派成立的的所謂“批陶聯(lián)絡(luò)站”進駐大樓,并編印了《批陶戰(zhàn)報》。不久,又發(fā)生了外來的造反派奪權(quán)鬧劇,直到紅衛(wèi)兵停止串聯(lián),回原單位鬧革命,大院才稍微消停了一下。

1967年6月1日,王力、關(guān)鋒、戚本禹在教育樓召開中宣部全體人員大會,宣布中共中央關(guān)于撤銷中宣部的決定。之后,中宣部工作人員都集中到北京市委黨校繼續(xù)搞運動。在這前后,中央文革文藝組、宣傳組進駐大樓。沙灘大院便由《紅旗》雜志等單位組成的中直沙灘機關(guān)行政管理小組負責管理。

“文化大革命”初期,紅旗雜志社是由陳伯達、關(guān)鋒掌控的單位,他們決不允許外單位人來《紅旗》串聯(lián),外人也不敢來。《紅旗》除對要打倒的所謂“走資派”(鄧力群、胡繩、范若愚等)開幾次批斗會外,就是把他們關(guān)起來審查,編輯出版《紅旗》的工作正常進行。陳伯達及文革小組在沙灘大院接見過兩次紅衛(wèi)兵,沒有搞過其他大的活動。自1966年《紅旗》第13期發(fā)表關(guān)于“批判資產(chǎn)階級反動路線”的社論以后,造反派就常常敲鑼打鼓來紅旗雜志社“報喜”。以后,凡新出版的《紅旗》上刊有最高、最新指示,不管深更半夜,還是月落黎明,都會有人前來“報喜”,工作人員也得從宿舍趕來接待。后來軍宣隊、工宣隊進駐紅旗雜志社,“早請示”、“晚匯報”,“跳忠字舞”也開展起來。中共九大以后,大院又搞起了深挖洞工程——建造地下防空工事,地面上原來的綠化帶全部被挖出的泥土占據(jù)了。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后,家屬又在大院搭建地震棚,作為臨時安身之所。

“四人幫”垮臺后,被砸爛的中央宣傳部恢復(fù)了建制,但當時中宣部不想回到沙灘大院,于是原來曾在此辦公的國務(wù)院文化組(后成為1975年四屆人大之后新成立的文化部一部分)就沒動。文化部恢復(fù)原來建制后,因原辦公地被別的單位占用,便在沙灘大院安營扎寨。全國文聯(lián)、全國作協(xié)恢復(fù)活動后因無家可歸,便在沙灘大院借幾間房辦公。人多屋少,怎么辦?大家打起了大院空地的主意。各家紛紛搶占地盤,搭建臨時建筑??盏卣纪炅?,就見縫插針,連樹林也不放過,有的房子就把樹干包圍在內(nèi),把樹冠留在屋外;平房占地多,就建二層臨時建筑……大院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用臟、亂、差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沒有人管,有人想管也管不了。這種源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連環(huán)惡果,就這么亂著、拖著,讓人煩,大家都煩,各方都煩。

沙灘大院的新面貌

1999年11月25日,胡錦濤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聽取《求是》雜志工作匯報。會上,就沙灘大院的徹底整頓,作出幾項決定:一、所有臨時建筑全部拆除;二、凡在其他地方已建有新的辦公處所的一律搬走,凡辦公用房有困難的由國家財政撥款另建,外單位在一定期限內(nèi)全部搬出;三、空出的大院,按北京市總體規(guī)劃做好綠化工程,中央撥專款給《求是》裝修辦公大樓與綠化;四、由中央辦公廳一位副主任牽頭協(xié)調(diào)處理此事。此后,大院內(nèi)拆除臨時建筑、復(fù)建綠地工程迅速開展起來,原來整潔、美麗的環(huán)境又逐步呈現(xiàn)出來。按照規(guī)劃,又把大院食堂拆除,擴展為綠地,在其西側(cè)新建了四層綜合樓。整個大院布局錯落有致,整潔開闊,綠茵鋪地,夏槐飄香,冬竹搖翠,春花耀眼,百鳥鳴匯,給人一種久違而又全新的感受。每當漫步在這蔥蘢靜謐、人與自然諧和相親的境界,心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涌起一幕又一幕歷史畫面,仿佛看到曾經(jīng)進出過大院的那些吒咤風云的杰出人物,那些為新文化鼓吹吶喊的先驅(qū)、驍將,那些意氣風發(fā)、英勇無畏的革命青年,那些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鴻儒巨匠。他們就在我們的身旁,注視著我們,期盼著我們,令我們深深感到生活、工作在這塊地方是一種幸運,一種激勵。

(作者注:本文有些問題還需進一步查找資料,有些敘述也不一定妥當,現(xiàn)發(fā)表出來,以便大家給以指正和提供有關(guān)資料。)

猜你喜歡
中宣部大院紅旗
中宣部、文旅部、國家文物局發(fā)布重要文件
客家文博(2022年1期)2022-08-22 06:30:54
《小學生必讀》雜志獲中宣部出版局表揚
紅旗E-HS9
汽車觀察(2021年4期)2021-05-10 05:13:56
紅旗H9
汽車觀察(2021年4期)2021-05-10 05:12:32
紅旗E-HS9
汽車觀察(2021年11期)2021-04-24 21:34:38
中宣部梁言順副部長一行蒞臨中國錢幣博物館參觀調(diào)研
中國錢幣(2020年3期)2021-01-07 06:14:34
“幸福大院”可以有
屬于紅旗的“前世今生”
車迷(2019年10期)2019-06-24 05:43:06
“文革”后的孫犁與“大院”中的《蕓齋小說》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文物季刊(2016年4期)2016-08-19 06:47:30
巴彦淖尔市| 东丰县| 安丘市| 松滋市| 大同市| 福鼎市| 河津市| 达尔| 韩城市| 来宾市| 华坪县| 黄冈市| 绍兴县| 临潭县| 安达市| 思茅市| 大足县| 武威市| 泰兴市| 左贡县| 河西区| 巴彦淖尔市| 广昌县| 平阴县| 杭州市| 南部县| 溆浦县| 罗田县| 大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招远市| 宁海县| 肇源县| 陇川县| 北辰区| 六安市| 三河市| 绥棱县| 桃源县| 曲水县| 遵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