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1885年,大清外交官曾紀澤在倫敦《亞洲季刊》上發(fā)表《中國先睡后醒論》一文,稱中國“似入酣睡,固非垂斃”。
同治年間,由恭親王奕和文祥在北京主持,由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在京外推動的自強運動,是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的棒喝和日本咄咄逼人的威脅下最初的覺醒。從咸豐十一年恭親王和文祥聘請外國軍官在天津訓練新軍,到光緒十四年李鴻章成立北洋海軍,中國積極致力于國防的近代化,而國防的近代化又必然要求交通、教育和經濟的進步,于是同時有了建鐵路、設新式學堂、設招商局、開采煤礦金礦等一系列的新舉措。
自強運動只是在科技層面上學習西方,該運動的五大領導者都認定中國的政治制度和內在精神完美無缺,完全沒有想到要去借鑒他人的政治體制和經濟制度。遺憾的是,技術進步遠不能解決一切,甲午海戰(zhàn),排名世界第八的中國海軍敗給了排名十一的日本海軍。梁啟超對于自強運動的批評可謂一針見血,“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民,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 。
中國兩千年歷史上僅有的兩次變法——王莽的變法和王安石的變法,都以失敗告終。1898年,光緒親政,在康有為的指導下,推行了冒犯太多既得利益者的百日維新。很快,戊戌變法以慘敗告終。
1901-1905年,慈禧太后推動了一次幾乎與1898年的改革雷同的改革。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戰(zhàn)爭中大敗俄國,實業(yè)家張騫說,“日本的勝利和俄國的失敗是立憲主義的勝利和專制主義的失敗。”梁啟超也開始大力鼓吹君主立憲思想。1905年12月,五人考察團赴國外考察。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發(fā)布“憲法大綱”,規(guī)定憲法生效以前,仍有9年預備期。這個“大綱”實際上給了皇帝比日本模式更大的權力,它規(guī)定行政、立法和司法權統(tǒng)統(tǒng)屬于皇帝。1910年,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醇親王宣布憲政籌備期縮短為6年,但是很快他就組織了一個“皇族內閣”,13個任命者中皇親國戚占了5位。幾個月后,辛亥革命結束了滿清政府的統(tǒng)治。
20世紀的中國以如此轟轟烈烈的巨變開始,隨后的百年,有更多的轟轟烈烈,更多的迂回曲折——民國興起、袁世凱復辟、軍閥割據、新文化運動、國共角逐、八年抗日、國共內戰(zhàn)和新中國建立。1949年以來的歷史,其復雜性和豐富性并不因為距離我們更近已被窮盡,它的深處,深處的更多真相,仍在被人們不斷挖掘。
回顧歷史,慣常的做法自然是從第一年說起。這樣一種做法有它的方便之處,但是也有可能斬斷近代史這一處處因果相聯、難以機械拆解的活體。當我們回顧歷史,我們最想弄清楚的,是我們從哪里來,以便知道我們想要和可以往哪里去 ;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在哪兒前進了,又在哪兒倒退了,哪些方面超越了前人,哪些方面卻原地踏步。
自創(chuàng)刊以來,《南方人物周刊》一直忠實于自己的辦刊宗旨——“記錄我們的命運”。2009年,無疑是一個挖掘中國和中國人之命運的富有意味的年份。不久前,國外有人說,20年后,中國將成為第一經濟大國,第二政治大國,而有關中國崛起的言論已經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1949年距今是一個甲子,再往前推進一個甲子,恰恰可以涵蓋百日維新的重要時刻,并且可以銜接由奕和曾國藩等人主導的自強運動,將近代中國的夢想和今天的光榮打通,將百年前的激蕩與今天百味雜陳的現實聯接,通過一個個影響過中國的著名家族的故事,來完成我們對于百年中國的回望。這是我們推出“百年家族系列”的緣由。
首先出場的是曾國藩家族。
曾國藩是晚清至關重要的兩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李鴻章),堪稱革新和守舊的典型。從清末開始,曾國藩生前最看重的名聲已經“毀譽參半”。從民國章太炎所稱的“民賊”,到解放后范文瀾所說的“漢奸、劊子手、賣國賊”,曾國藩頂著這些帽子進入歷史。新中國建立后,老一代史學家在“曾國藩是劊子手還是近代化先驅”這個命題上,耗費了不少心思。
上世紀80年代初,岳麓書社推出的30冊《曾國藩全集》引起外電評議:“其重要性可以和中國發(fā)射一枚新的導彈或衛(wèi)星相比?!彪S后,唐浩明的長篇小說《曾國藩》引發(fā)了一場波及社會各階層的“曾國藩熱”。從曾國藩這樣一個復雜的多面體上,人們汲取了諸多政治智慧、實干精神、為人處世之道。喧鬧中,我們也能聽到一些沉潛學人的聲音,他們沿著曾國藩留下的奏議、書信、日記和詩文,深入到百余年前中國士大夫身處的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對這一階段的中國真面目給出獨立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