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當(dāng)下文學(xué)的關(guān)鍵詞

2009-04-08 08:45:24李國文
文學(xué)自由談 2009年2期
關(guān)鍵詞:江淹作家文學(xué)

李國文的文章,令人折服的同時,又覺望塵莫及。這一篇,亦同樣精妙絕倫。發(fā)排之前,恰逢文友來訪。此君曾遍游歐美,飽讀詩書,素來藐視名家,不肯輕易服人,對本刊多年糾纏李國文,并奉為“特約”嘉賓,頗多怪話。待這位才子坐定,遞上《當(dāng)下文學(xué)的關(guān)鍵詞》,薦其一讀。他先還調(diào)皮,坐椅亂響;隨之安靜,時而笑出聲來。及至最后,面露赧顏:“嗨,怪只怪,往日讀李,心浮氣躁,竟認金為銅,貽笑大方矣?!毖援叿瓩z舊刊,凡有國文先生文字者,盡皆搜刮而去。

·責(zé) 編·

蘼蕪之嘆

我們都讀過這首很具戲劇性的古詩。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fù)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椏V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這樣一個有男有女,有憐有怨的故事,要落在當(dāng)代才子手里,愛情啊,三角啊,眼淚啊,婚變啊,再灑上一大把色情胡椒面,至少可以鋪陳出來一部凄清婉麗,絕夢離愁的小長篇。古人尚簡約,今人好鋪張,因為古人無稿費一說,多寫未必多得;今人以字計酬,越注水,越廢話,收入也就越多。所以這位古代的無名詩人,只用了四組五言,共十六句,計八十個字,就把整個劇情充分地而且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

詩中出場人物為一對離異了的夫妻,還有一個未出場的女人,就是前夫后娶的妻子。惜墨如金的古人,能夠在這樣短促的篇幅里,幾乎是活靈活現(xiàn)的,寫出他倆的對話交流,回憶感慨,寫出女方被拋棄的不滿,寫出男方悔不迭的遺憾,雖未寫出,但絕對可以體會到的,那位在家里辛勤勞作著的續(xù)弦,恐怕也未必多么快活的光景。這篇《上山采蘼蕪》,實在是中國詩歌藝術(shù)的一篇精品,令讀者有身臨其境的貼近感,有如聞其聲的親切感,難怪千百年來,被人傳誦不已。

此詩雖平白如話,但引人入勝,雖詞語率直,但精練牽情,這告訴我們一個寫作上的真理,好的文學(xué)作品,總是最簡單的,最清晰的,而且是一字不易的。通篇沒有一句可有可無的話,也沒有一個可有可無的字。大概,越?jīng)]有本事的作者,才故弄玄虛,才不知所云,才水襠尿褲,才像小腳娘子的裹腳布,沒完沒了地扯個沒完。

蘼蕪這種植物,又名蘄 ,江蘺,據(jù)辭書解釋,苗似芎 ,葉似當(dāng)歸,香似白芷,莖似劍茅,是一種芬芳類香草植物。這位婦女去山上采擷蘼蕪的鮮葉,回來以后,于陰涼處風(fēng)干,可以作為香囊的填充物。她為什么要到山上去采這種植物呢?這是作者不愿意寫出來,也不想直白地告訴讀者的隱情。其實,正是這位婦女所以離異,所以遭丈夫拋棄的原因。

古人相信蘼蕪可使婦人多子,所以,古代育齡婦女多用這種內(nèi)填蘼蕪的香囊來佩帶。因為古人對于誕育子嗣,傳種接代,視為夫妻,家庭,宗族間的頭等大事。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在封建社會里,對娶進門的媳婦,所規(guī)定的“七出”,只要犯了其中一條,就被逐出家門。而不育,則是這不成文法律的第一條。凡不能生小孩的妻子,早晚是要被解除婚約,送回娘家的。

這位上山采蘼蕪的婦女,就是因為不能為丈夫生下一男半女,而不得不跟他分手,自己單獨生活。然而,可憐的她又并不甘心這種永遠不能生育的現(xiàn)狀,因此,就抱著一種渺茫的希望,到山上來采這種也許能給她帶來福音的香草了。所以,“蘼蕪之嘆”,曾經(jīng)流行于古人口邊的成語,就是對應(yīng)該生育而不能生育的婦女,所表示的無可奈何的遺憾了。

現(xiàn)在提倡計劃生育,已經(jīng)幾乎無人再發(fā)出這樣的感慨了。

不過,話說回來,“蘼蕪之嘆”,也不是沒有現(xiàn)實意義,至少在當(dāng)下文學(xué)狀態(tài)中,屬于精神產(chǎn)品方面,還是一個關(guān)鍵詞。

作家很多,但寫出成功作品的作家,并不很多。

有的作家,光開花,不結(jié)果,徒有其名;

有的作家,也開花,也結(jié)果,或虛張聲勢,或煞有介事,就是掛不住果;

有的作家,開了花,結(jié)了果,也掛住了,可長出來是歪瓜裂棗,不登大雅之堂;

更有一類作家,壓根兒不開花,不結(jié)果,更談不上掛果。可一年到頭,老是在文壇上,挺著個肚子,作臨盆狀,晃來晃去……

看來,作家拿不出作品,拿不出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和婦女不能懷孕,無法生育,缺子乏嗣一樣,也是存在著這種“蘼蕪之嘆”的危機。

江郎才盡

文人最最忌諱的一點,就是你千萬別當(dāng)著他的面說,閣下已經(jīng)江郎才盡了!即使這位作家或詩人,是你最好的朋友,是你無話不可以言說的伙伴,你也不能口沒遮攔地宣布他文學(xué)的死亡。

才盡,以自來水為例,有下列三類情況:

一,本來水管里嘩嘩地流著水,突然,斷了,一滴水也流不出來了。

二,那水管原來的流量就有限,此刻,終于告罄,再也無水可以流出來了。

三,水管倒是流一點水,可混濁銹蝕,水質(zhì)惡劣?,F(xiàn)在,終于連一滴黃湯也不再流出來了。

因此,第一類的才盡,天鵝仰吭,從此絕響,不免為之惋惜;第二類的才盡,茍延殘喘,回天乏力,惟有寄予同情;第三類的才盡,其實倒是做了一件好事,從此不再制造污染,大家應(yīng)該鞠躬致敬才是。

但是,作家的自尊,作家的面子,無論屬于哪一類的才盡,這關(guān)鍵詞是不能當(dāng)他的面說出口的。

若是此人并無才盡的感覺,還在掙扎,還在撲騰,不過寫得不如以前,或大不如以前,但他仍在炮制,仍在賣力,長篇短篇,輪換出擊,隨筆散文,大小由之,回憶自傳,層出不窮,花邊文學(xué),屢見報端,不但自我感覺相當(dāng)良好,甚至還有評論家聚集在多功能廳里,排排坐,吃果果地叫好,聚集在報紙版面上,大家穿一條褲子,發(fā)出一個聲音地叫好。那你這樣說,此人會視為莫大的污辱。

雖然,當(dāng)下的中國文壇,那些經(jīng)常見諸報端的文學(xué)名家,十之七八,或十之八九,即使不江郎才盡的話,基本上也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ㄆ谝堰^,這是歷史的必然。輝煌不再,也是新陳代謝的法則。作家封筆,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農(nóng)民老了,便不再扶犁,跟在牛屁股后面蒔田;工人老了,便不再上班,跟機器馬達打交道。但文人老了,卻總是不肯放下手中的筆,這是一個頗為奇怪的現(xiàn)象。盡管寫不出,也寫不好,盡管有雄心寫大部頭,而苦于陽萎不舉,盡管有壯志寫不朽作,而腹中空空如也。但沒有一個文人,無論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會承認自己江郎才盡的。

因此,一位文人,敢于坦言自己文學(xué)之路走到頭的勇氣,那實在是了不起的。

因此,你還不得不佩服中外古今第一人,宣布自己才盡的南北朝時的江淹先生。

出仕過宋、齊、梁三朝的江淹(444-505),早先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一生寫作很多,不過流傳很少。多而濫,不如少而精,少而精,不如只言片句,永遠被讀者掛在口邊,那就叫不朽了。江淹的一篇《恨賦》,一篇《別賦》,可以說是他的兩張傳誦千古,歷久不衰的文學(xué)名片。一個文人能在文學(xué)史上,留下這樣兩篇站得住腳的作品,也就稱得上不朽了。這兩篇賦,開頭的警策句,具有強烈的震撼力?!逗拶x》為“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別賦》更概括,更簡單,一下就擊中你的心靈。“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彼?,江淹的這兩篇代表作,只消目讀一過,便很難忘卻。

賦是一種古老的文學(xué)樣式,到南北朝已漸漸式微,但江淹卻魯?shù)铎`光,枇杷晚翠,使這一樣式的文體,迸發(fā)出燦爛的光華。

研究者認為江淹寫作此一系列愁恨主題的賦,應(yīng)該是在升明元年(477)被蕭道成賞識重用之前。因為他在劉宋朝任職時,頗不得意。不但被貶黜放逐過,還蒙冤入獄過,只有飽嘗失意之苦,流放之難,生離之痛,死別之恨,才能寫出真實的感情,深刻的體會。蕭道成篡宋為齊后,江淹便春風(fēng)得意,步步高升,歷任顯職,曾做過睥睨一方的御史中丞(相當(dāng)于紀檢委),彈劾過不少高官。他的文友蕭衍篡齊為梁后,繼續(xù)重用,官到金紫光祿大夫。自從江淹節(jié)節(jié)上升以后,雖然還寫了不少詩賦,好像再無什么出色的作品。所以,他的存世作品,少有升明年后的。有人推斷,一是他自己覺得不成樣子,不好意思,未收入集中;二是別人也覺得不成樣子,替他不好意思,遂從集中抽出。

于是,就出現(xiàn)了文學(xué)史上“江郎才盡”,這個獨一無二的成語故事。

《南史·江淹傳》:“淹少以文章顯,晚節(jié)才思微退。云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淹探懷中得數(shù)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顧見丘遲(464-508,稍晚于江淹的梁朝文人)謂曰:‘余此數(shù)尺,既無所用,以遺君自爾淹文章躓矣?!?/p>

“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辩妿V的《詩品》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估計江淹不止一次向他人講過他編出來的這個夢,而且此公官做大了,也不太在乎撒謊必須撒圓的規(guī)矩。一回一個版本,才出現(xiàn)這種記載的不同。

對于江淹這種“才盡”的說法,研究者認為,因為齊、梁“永明體”帶來的創(chuàng)作新風(fēng),轉(zhuǎn)移著讀者的欣賞習(xí)慣。江淹跟不上文學(xué)潮流的轉(zhuǎn)型,遂落伍于文學(xué)發(fā)展,才編出這段哄別人更哄自己的夢話。說張協(xié)(字景陽,西晉重要文人)把給江淹的錦緞,給予了新秀丘遲。也有另外一種說法,他發(fā)達了,他顯貴了,他被權(quán)力腐蝕了,再也不肯在文學(xué)下力氣,用功夫了。于是,說來也是蠻阿Q式的,編出來這樣一個挺有美感,挺有想像力,其實是自欺欺人的夢,下了臺階。

不過,任何一個作家,都不可能擁有“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創(chuàng)作靈感,更不可能擁有一張上帝開給他的可以無限支取才華的支票。因此,任何一個作家,都不可能不面臨著“江郎才盡”的這一天。只是有些人,比較不要臉,或者,相當(dāng)不要臉,掛著作家的胸卡,在文壇裝孫子罷了。

博士買驢

“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边@句話出自南北朝時顏子推的《家訓(xùn)》;接著又說,“使汝以此為師,令人氣塞”。這位古人顯然屬于老派的詩人或作家,參加作協(xié)至少三十年以上,而且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觀點的倡導(dǎo)者、實行者,強調(diào)文以載道,主張使命感,責(zé)任感的文人。他看到這位博士和他寫的買驢契,當(dāng)時一口氣上不來,休克過去。

但顏老不知道,如果這位寫買驢契的博士官,生在當(dāng)代,要是寫小說,作詩歌,其天馬行空之不著邊際,其洋洋灑灑之廢話連篇,其貧嘴聒舌之空洞無物,其一無主題,二無人物,三無故事的空靈境界,不知該怎樣叫座?怎樣暢銷?你顏老先生的書,頂多萬兒八千,人家寫的那些讓你休克的東西,印數(shù)至少是您的十倍百倍。再說句您不愛聽的話,這種空手道,老先生您想玩,還未必玩得來呢。

有時候,看到一些同行,屢屢發(fā)難于80后,90后,網(wǎng)絡(luò)寫手,而總是碰壁,擋駕,回擊,甚至遭到辱罵。我從來不贊成這種自討沒趣的行為。第一,你不是文壇主管,第二,你不是文學(xué)教父,第三,你連你自己的兒子、孫子都管不了,管不好,焉及其他?第四,話又說回來了,誰授權(quán)你“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了呢?過去,按文學(xué)史的慣例,以三十年為一代。如今,時代在飛速發(fā)展,事物在急劇變化,以二十年為一代,以十年為一代,已是不可阻擋的潮流。你的光輝,你的光榮,你的光環(huán),已經(jīng)是上一代,上兩代的老皇歷;你的作品,你的讀者,都鐫刻著你們那個時代的徽記。同樣,80后,90后,網(wǎng)絡(luò)寫手,也鐫刻著他們這個時代的徽記。誰也不能代替誰,誰也不能抹煞誰,了解這一點,也許就沒脾氣了。

南北朝的博士官,和現(xiàn)代意義的博士不是一回事,那時候的博士,稱得上真正的博,而現(xiàn)今的博士,只是他專業(yè)領(lǐng)域中的博。但今之博士,古之博士,有學(xué)問這一點上是無庸置疑的。但有學(xué)問的人,也有其學(xué)問太多的呆氣,這位博士到牛馬市上買一條驢,銀貨兩訖,也就拉倒,立一字契,無非免得悔約而已,值得洋洋灑灑,寫上三大篇紙,而三大篇紙密密麻麻地寫滿了,硬是沒有接觸到這篇作品的主角,那頭正在牲口市里嚼著芻豆的毛驢。這等超人,其空手道功夫,恐怕不能不令時下流行的作家望洋興嘆,走俏的詩人自愧弗如。

要知道,書卷三紙,未有驢字的博士,是那個不太正經(jīng)時代的產(chǎn)物。晉隋之間的169年間,南北雙方,既有奪城掠地、生靈涂炭的戰(zhàn)爭,也有相安無事,互派來使的和平。那個寫過《哀江南賦》的庾信,就擔(dān)任過梁國駐西魏的大使。在相對平靜的日子里,兩邊都同樣地歌舞升平,吟詩唱和。游山逛水,歡宴不斷,而江南,斯風(fēng)猶盛。如梁簡文帝蕭綱,就大力提倡寫淫艷的“宮體詩”,搞色情文學(xué);如梁元帝蕭繹,顏之推曾經(jīng)侍候過的君主,最后失敗時,歸咎于自己讀書太多,才丟了江山,一氣之下,把歷年收集的書籍?dāng)?shù)十萬卷,付之一炬。這些人,只要戰(zhàn)火不燒到屋檐下,利刃不架在脖子上,都是玩文學(xué)的好手。

整個社會,從統(tǒng)治階層,到豪門貴族,到詩人士子,到小康人家,競相侈靡,貪圖安逸,淫奢享樂,競逐豪華。在這種風(fēng)氣下,指望文學(xué)能寫出有質(zhì)量、有分量、有力量的東西,是不大可能的。那位當(dāng)大使的庾信,后來由于戰(zhàn)亂阻隔,逗留北方,不得回歸,在懷念故國和感傷身世的情緒中,才形成蒼勁悲涼的獨特詩風(fēng)。杜甫稱“庾信文章老更成”,指的是這一時期的作品。當(dāng)他尚未奉命出使北朝,與另一位也是青春偶像派詩人徐陵,擅寫綺麗詩文,領(lǐng)江南文壇之風(fēng)騷,群起仿效,號曰“徐庾體”。在那個不太正經(jīng)的年代里,大家也曾經(jīng)趨之若鶩,蔚為風(fēng)氣的。

這使人不由得琢磨,時代的美滿豐足,生活的安逸享受,社會的快活自在,精神的優(yōu)哉游哉,對作家而言,是好事呢?還是壞事?曹雪芹為什么在喝蓮葉羹時不寫《紅樓夢》,偏要餓到只有稀粥咸菜可吃時才寫?這就證明,餓,不一定就產(chǎn)生文學(xué),但餓不到死的程度,那時發(fā)出來的聲音,可能靠真正的文學(xué)近些。然而吃飽以后,一定就要玩文學(xué)了。由于吃飽以后,血液都跑到胃腸中去幫著消化,腦子必然缺血,兩眼必然犯困,靈感必然停滯,下筆必然無神。南北朝文學(xué),比之他朝,相對來講,較少巨匠力作的主要原因,是不是與那時太輕松,太舒服的日子,使作家激素亢奮,沉溺聲色,耽于床笫?是不是與那時太甜美,太甘醇的生活,使詩人營養(yǎng)豐富,過飽食困,昏昏欲睡?作家太老爺化,詩人太少爺化,評論家太大爺化,都不利于文學(xué)的進步。

南北朝的文學(xué)總勢,前不如漢,后不如唐??磥?,作家們太瀟灑了,神采俊逸,風(fēng)流倜儻,是會有的,但指望深沉凝重,翔實真誠,就未必如此了。酒足飯飽,一勁兒打嗝,是無法體會饑餓是什么滋味的;帷幄重裘,薰籠香濃,哪里能知道數(shù)九寒天薄衣單衫的可憐。對作家來講,太快活了,說不定倒是文學(xué)的厄運。文人太快活了,寫東西就玩形式,就耍技巧,就講性靈,就要搞一些膚淺的花樣。自然,精致的把戲,散淡的筆墨,雋永的余韻,這也是需要的,甚至不可少的。若全是清一色的黃鐘大呂,也是會令讀者頭疼的。文學(xué),既不能全是沉甸甸的,也不能全是輕飄飄的。一個時代,最后留下來的全都是像《花間集》那類男情女愛,勾肩搭臂,聞香釘梢,床帷嬉戲的作品,怕會給后世的讀者生出許多錯覺。似乎王建、王衍的前蜀,是五代十國時一塊伊甸園,只有一絲不掛的亞當(dāng)和夏娃似的,那當(dāng)然是天大的誤會。

當(dāng)下的文學(xué),還是要給讀者一點實實在在的東西,即使玩文學(xué),也應(yīng)該玩出一點真名堂來。若寫了三大篇紙,硬是不見驢,讀者就要罵街了。

好好先生

漢語的偉大,在于它一直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的過程。所以,一批一批的新鮮詞匯,出現(xiàn)在你的眼前,你不接受,也得接受,你不習(xí)慣,也得習(xí)慣;一批一批的古老詞匯,退出歷史舞臺,脫離使用領(lǐng)域,你不認可,也得認可,你不舍得,也得舍得。語言更迭程度之快,詞匯變化頻率之高,這說明漢語具有無窮無盡的生命力。與“好好先生”同義的“司馬稱好”,不能算是一條成語,只能作為一個典故,從魏晉時起,到明清年間,流行過兩千多年?,F(xiàn)在,基本上已成為古董,不但無人使用,恐怕連知之者也很少了。

這種語言上的吐故納新現(xiàn)象,屬于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在《漢語大詞典》的第三卷中,第65頁,仍可找到這個木乃伊式的詞條,現(xiàn)抄在下面,聊供參考:

[司馬稱好](稱chēng,好hǎo)五代李瀚《蒙求》詩“司馬稱好”徐子光集注:“(后漢司馬徽)口不談人之過。與人語,莫問好惡,皆言好。有鄉(xiāng)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zé)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聞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焙笠蛞杂髦咐虾萌耸欠遣环?,事理不明。

稱好,有四個層次:

第一,常見者——出于社交場合的人情之常,斯為禮貌。

第二,不罕見者——越過應(yīng)酬的禮貌程度,不顧事實,一味稱好,令人生出偽善之感。

第三,并不偶見者——其實不好,硬要稱好,顯然別有隱衷,否則不會如此用心良苦,瞪著眼說瞎話。

第四,雖鮮見,但也不是絕無僅有者——大家都覺得不應(yīng)稱好,他偏拗著稱好;他本人也覺得不應(yīng)稱好,可還是嘴硬稱好,那大概屬于居心叵測,意有所圖的交易行為。

《世說新語》載,“潁川司馬徽有知人之鑒”。所以,他活在今天,他最適合的職業(yè),恐怕應(yīng)該去當(dāng)一個評論家,比較對路。估計我們會不斷地在作品座談會上,聆聽他贊譽不絕的發(fā)言,在宴會飯局上,領(lǐng)教他食欲大開的胃口。因為當(dāng)下的文學(xué)界,在主流評論家中間,這個“司馬稱好”的典故,仍是一個關(guān)鍵詞,所以這位好好先生,真干這一行,紅包應(yīng)該不會少拿??稍诤鬂h天下大亂時期,此人恐怕不算太得意,但也不能算不得意的泛泛之流了?!妒勒f新語》載:“南郡龐士元聞司馬德操在潁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估計那時即使寫評論文章,也拿不到稿費),士元從車中謂曰:“吾聞?wù)煞蛱幨溃?dāng)帶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執(zhí)絲婦之事?”對他的處境,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在《三國演義》這部書的第35回中,我們也見識過他,人稱水鏡先生。

任何時代,既當(dāng)名士,又當(dāng)隱士,很難兩全。做名士,很難,得有相當(dāng)?shù)木駜?yōu)勢,否則,一唬不了大眾,二騙不了當(dāng)局;而做隱士,更難,得有相當(dāng)?shù)奈镔|(zhì)基礎(chǔ),否則,一填不飽肚子,二養(yǎng)不活家小。劉備躍馬檀溪,逃出蔡瑁暗算,策馬南漳,曾在他的莊上歇腳??磥?,此公名士兼隱士,日子過得還算滋潤。估計他的好好先生政策,比較成功,比較有效。

在這個世界上,撅嘴的騾子,賣個驢價錢者,有;哪壺不開,偏提哪壺者,有;死爹哭媽,長一張烏鴉嘴者,有。但也在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靈活的人,不守著一棵樹吊死的人,掌握達爾文適者生存論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這位水鏡先生就是一個典范。據(jù)《世說新語》,其中引《司馬徽別傳》所載:“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有人倫鑒識。居荊州,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乃括囊不談議。時人有以人物問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輒言‘佳。其婦諫曰:‘人質(zhì)所疑,君宜辨論,而一皆言佳,豈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復(fù)佳。其婉約遜遁如此。嘗有妄認徽豬者,便推與之;后得其豬,叩頭來還,徽又厚辭謝之。” 便知道“司馬稱好”,所以成為一個貶義詞,因為不僅僅是權(quán)宜之計,而是一種人生哲學(xué),就不值得恭維了。

不過,我們替這位司馬先生把一把脈,便知道他之這樣做,是當(dāng)時政治大背景使之然耳。

劉表此人,一無曹操的雄才大略,二無劉備的壯志鴻圖,三無孫權(quán)的稱霸野心。屬于那種本事不大,毛病不小,但自我感覺良好的官僚,屬于那種水平很低,能力很差,但相當(dāng)自以為是的高干。司馬徽在這樣草包軍閥的地盤上求生存,不好好先生,恐怕沒他的好日子過。雖然如此,這位司馬徽,未將諸葛亮介紹給劉表,而是鄭重推薦給劉備:“伏龍、風(fēng)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還是這個司馬徽,不是勸說徐庶繼續(xù)投奔劉表,而是讓他擇人而事輔助劉備?!肮珣淹踝糁牛魏屋p身往見劉景升乎?且英雄豪杰,只在眼前,公自不識耳?!?

看來,好好先生,是他的一面,原則精神,是他的另一面。

俄國詩人涅克拉索夫(1821-1877),是當(dāng)時俄羅斯文壇的一個活躍人物。他與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一起編過《現(xiàn)代人》雜志,還與謝德林、葉利謝耶夫,合辦過《祖國紀事》雜志。這些志同道合的人,構(gòu)成19世紀60、70年代的俄羅斯文學(xué)的進步力量。按我們當(dāng)下的說法,這個“圈子”,這批“哥兒們”,這些在精神上、理想上、追求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詩人、作家、評論家,應(yīng)該相當(dāng)抱團,應(yīng)該互相提攜才對。然而,當(dāng)他的寫作不成功時,批評起來也是毫不客氣,弄得他很敗興,差一點就想放棄寫詩了。而當(dāng)他寫出成功作品時,朋友們也不吝稱好,別林斯基甚至預(yù)言他是“將在文學(xué)上發(fā)生影響”的人。健康正確的文學(xué)批評,實事求是的文學(xué)風(fēng)氣,很大程度上推進了當(dāng)時的文學(xué)運動。好,應(yīng)該得到肯定;不好,應(yīng)該給予指正,這才是有希望的文學(xué)。

所以——

“蘼蕪之嘆”的寫不出,很痛苦。

“江郎才盡”的寫不好,更為痛苦。

“博士買驢”的玩空手道,對于作者和讀者來說,那是雙重痛苦。

“司馬稱好”的一味捧場,志在紅包,恐怕就是一個時代的大痛苦了。

猜你喜歡
江淹作家文學(xué)
作家的畫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我們需要文學(xué)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文學(xué)陜軍”溯源
江郎才盡
『江郎才盡』是誤解
雜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2
“太虛幻境”的文學(xué)溯源
大作家們二十幾歲在做什么?
江淹《橫吹賦》三題
梓潼县| 丹东市| 通道| 宜州市| 牡丹江市| 台江县| 奇台县| 疏勒县| 金华市| 桓台县| 馆陶县| 昌江| 柘荣县| 庄浪县| 建始县| 滨海县| 乌什县| 内江市| 台北县| 江北区| 抚顺市| 平果县| 浪卡子县| 明光市| 黎川县| 洪雅县| 苗栗县| 长丰县| 宜章县| 内江市| 澄江县| 黔东| 永平县| 特克斯县| 保亭| 那坡县| 静乐县| 平江县| 合阳县| 基隆市| 右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