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勇
摘要:韓禮德的情態(tài)隱喻有一種主觀命題客觀化的交際取向,它表達了一種說“肯定”即“主觀”時實際上意味著“客觀”即“不肯定的”含義。Zipf的省力原則為霍恩的Q原則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加上萊文森的數(shù)量原則的充實,使得我們有可能從語用的角度來闡釋交際中情態(tài)隱喻“說是而非”的客觀化現(xiàn)象及其原因。
關(guān)鍵詞:省力原則;語用原則;情態(tài)隱喻;客觀化
中圖分類號:H3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2731(2009)02-0158-04
韓禮德(Halliday)認為:當情態(tài)意義不通過情態(tài)動詞和情態(tài)副詞及其延伸部分來表達而是通過小句(clause)來表達時,這種現(xiàn)象就是隱喻(meta-phor)。如"it probably is going tO rain"與其隱喻變體"I think it is going tO rain"的意義是一致的,把I think看作情態(tài)成分是因為此句的命題并不是I think,而是it is going tO rain。這一點可以由英語的附加疑問句來證實。如我們說"I think it is gong tO rain.Isn't it?"而不說"I think it is going too rain.don't I?"韓禮德多次討論了以下現(xiàn)象:當我們無意識地認為存在某一命題如"Mary has left"時,我們通常用明確的主觀情態(tài)形式(explicit subjective),如"I am certain Mary has left",或者用明確的客觀情態(tài)形式(explicit objective),如"It is certain that Mary has left"或者其他的一些表達式,如"Mary has certainly left.Mary must have left"。使用這些表達式的結(jié)果是,“講話人把他們的觀點裝扮成命題本身(明確主觀取向)或使命題看起來好象是客觀的(明確客觀取向),以此來突出自己的觀點?!币簿褪钦f,如果你無意識地認為"Mary has left",而你選用了高值(high value)的表達式,如"I aru certain Mary has left"."It is certain that Mary has left","Mary has certainly left"或者"Mary must have left",這表明你對此事還不肯定。這種情態(tài)隱喻通常以全值(all val-ue)的形式(I am sure,I believe,I think等)出現(xiàn),以表達高值概率。因為“……當我說肯定時實際上我并不肯定……我心存疑慮——于是我以客觀化來隱藏這一疑慮,因而主觀的隱喻以全值的形式……將主觀的觀點體現(xiàn)為客觀的肯定和必要性?!比绾谓忉屵@種現(xiàn)象?我們通過Zipf的省力原則引入霍恩(Horn)的Q原則和萊文森(Levinson)的數(shù)量原則,從語用學的視角來分析情態(tài)隱喻的會話含義。
一、Zipf的省力原則
省力原則(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或經(jīng)濟原則(the Economy Principle)是由美國學者George Kingsley Zipf于1949年出版的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中正式提出的,其內(nèi)容可大致概括為:以最小的努力換取最大的收益。具體來說,他認為詞是研究語言運用的關(guān)鍵,因而他的研究是從使用詞的省力人手的。他認為詞的使用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待:從說話人的角度來看,用一個詞表達所有的意義是最省力的。這樣說話人就不需花費力氣去掌握更多的詞匯,也不需要從一大堆詞匯中選擇一個合適的詞。這體現(xiàn)了我們現(xiàn)實語言運用中有多義詞,考慮了說話人的需要;但是從聽話人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每一種意義都只能有一種表達方式,每個詞都只有一個意義,詞匯的形式和意義之間一一對應(yīng)。這體現(xiàn)在我們現(xiàn)實語言運用中有同義詞,用于區(qū)別細微的意義差別,滿足了聽話人的需要。這兩種語言里存在相互矛盾、相互沖突的力量。前者被Zipf稱為單一化力量(the force of unification)或者說話人經(jīng)濟原則(speaker's economy),這股力量以說話人的省力和簡潔為目標。后者為多樣化力量(the force of diversification)或者聽話人經(jīng)濟原則(audi-tor's economy)。兩股力量相互矛盾,只有相互妥協(xié),達成平衡,才能在現(xiàn)實中達到真正省力的目的。當然這里的“省力”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少說話、少用詞,省力本身并不是目的,否則,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應(yīng)該是最省力的。但是這樣做什么效果也沒有。省力只是指相對于取得的效果而言,付出的努力相對比較少而已,取得效果才是目的。省力原則強調(diào)的是:“人們在爭取某種效果時,往往會采取相對經(jīng)濟、相對省力的途徑”。Zipf從會話雙方出發(fā),把只注意說話人利益的考慮叫做“單一化力量”,只注意聽話人利益的考慮叫做“多樣化力量”?,F(xiàn)實中的情況是:為了實現(xiàn)交際需要,“單一化力量”和“多樣化力量”不得不達成一定的動態(tài)平衡,相互妥協(xié)。
二、霍恩的Q原則與萊文森的數(shù)量原則
在Zipf的省力原則的啟發(fā)下,霍恩于1984年發(fā)表了《語用推理新分類初探——基于Q原則和R原則的會話含義》一書,首次以Zipf的省力原則為理論基礎(chǔ),提出Q原則。他認為Grice的合作原則cP中的第一數(shù)量次則(使你所說的話達到交談的現(xiàn)時目的所要求的詳盡程度)要求說話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聽話人聽起來就比較省力。在這個意義上它基本上相當于Zipf的“多樣化力量”或“聽話人經(jīng)濟原則”,其主要內(nèi)容如下:
“Q原則(基于聽話人):
使你的話語充分(參照第一數(shù)量次則);
能說多少就盡量說多少(以R原則為條件);
下限原則,誘發(fā)上限會話含義。”
霍恩指出:“基于說話人的Q原則本質(zhì)上是充足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說話人說了P(即命題proposition),就隱含據(jù)他所知最多的(at most)是P?!彼种赋觯旱燃墪捄x(scalar implicature)是基于Q原則的會話含義的首要例證。后來,萊文森把霍恩所說的“數(shù)量等級會話含義”叫做“語言等級”,并給它下了嚴格的定義:“一個語言等級包括同一語法范疇的一系列可以替換的詞項(alterna-tives)或?qū)α⒈磉_式(contrastive expression),它們按信息量程度(degree 0f informativeness)或語力度(se-
mantle strength)排列。這種等級通常具有由語言表達式或等級謂詞(scalar predicates)e1e2e2…en組成的有序集合的形式(以尖擴號表示):<e1,e2,e3…en>。如果我們把e1e2e3等帶入句子框架A(Asset-tion),我們就得到一些完整的句子A(e1),A(e2),A(e3)等,而且A(e1)(entail)衍推A(e2),A(e2)衍推A(e3)……等,而不是相反?!?/p>
根據(jù)這一定義,霍恩提出的數(shù)量等級有下面的例子:
(1)He has left.
(2)It is certain that he has left.
(3)It is probable that he has left.
(4)It is possible that he has left.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說了含有probable的(3),那么根據(jù)霍恩等級的理論,則有:(i)聽話人就必須推斷包含certain和possible的句子(2)、(4)以及包含零形式的(1)都不能替代(3);(ii)聽話人必須推斷包含末尾成份possible的句子(4)不能代替(3);(iii)因為"certain>probable>possible"形成語義等級,所以(2)不能代替(3)這一事實也蘊涵了(1)不能代替(3)。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用了數(shù)量等級右邊的成分,即弱項,就隱含左邊的強項成分不成立。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既然說話人用了(3),就隱含(1)可能不是事實,(2)也可能不是事實。Q原則要求說話人在符合R原則的前提下“提供充分的信息,說得盡可能的多”。如果說話人知道了(1)而說了(3),那他就違反了Q原則,沒有提供充分的信息。
萊文森在1987年發(fā)表的《語用學與照應(yīng)的語法——約束和控制現(xiàn)象的部分語用簡化》中正式提出了他的數(shù)量原則,也稱為充足信息量原則,該原則也是對Grice理論中的第一數(shù)量次則(使你所說的話達到交談的現(xiàn)時目的所要求的詳盡程度)的解釋。數(shù)量原則的內(nèi)容如下:
。
“說話人準則:不要讓你的陳述在信息上弱于你所知道的程度,除非你的陳述與信息量原則相沖突。
聽話人推理:相信說話人的陳述已經(jīng)是就他所知的最強的陳述,因此:(a)如果說話人說出,A(W)而構(gòu)成霍恩等級關(guān)系(即A(S)~A(w)),那么可以推導(dǎo)出K~[A(S)],即說話人知道較強的陳述是不對的;(b)如果說話人說A(w),而A(w)不能衍推內(nèi)嵌句Q,但較強的陳述A(s),則能衍推Q,而且{S,W}形成一個對比集(contrast set),則可推導(dǎo)出~K(Q),即說話人不知道Q是否成立?!比纾?/p>
(5)All boys went tO the party.
(6)Some Of the boys went to the party.
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說了(5)就隱含了(6),而不能相反。
注意:萊文森在定義中區(qū)別了霍恩等級和對比集,他認為除了霍恩的等級會話含義(scalar quanti-ty,implicature)外,還有一種分句數(shù)量會話含義(clausal quantity implicature),如:
(7)The boy student or the girl student took awaythe mp3player.
(8)The boy student and the girl student took a-way the mp3player.
如果有人說了(7)就隱含了他不知道(8)是否為真。
萊文森在Pragmatics一文中把上述分句數(shù)量的會話含義重新簡化為“分句會話含義”(clausal im-plicature),并進行了闡釋:
“如果S(Sentence)用了一個復(fù)雜的表達式p,而且:(i)p包含了一個內(nèi)嵌句q;(ii)p既不衍推(entail)也不預(yù)設(shè)(presuppose)q;(iii)存在一個大致同樣簡短的可替換表達式r,這個r也包含q,而且既能衍推也能預(yù)設(shè)q;那么通過斷言(assert)p而不是斷言r,S(Speaker)隱含他不知道q是真還是假,也就是說,他隱含Pq&P;~q?!比纾?/p>
(9)I think Mary is away
(10)I know Mary is away
具體來說,把(9)可以看成復(fù)雜表達式p,它包含一個內(nèi)嵌句q:Mary is away;p既不衍推也不預(yù)設(shè)q,但是當說話人把think換為know時,也就是說整個句子換成了(10),它會衍推q:只要(10)為真q必為真。Think和know大致同樣簡短,無論在句法上還是在詞類上都是可以替換的,所以(10)可以看成r。這樣說話人不用r,而用p,就隱含他不知道q是否為真。
同理(7)也可以看成p,它包含了兩個命題q。和q2,說話人選用了(7)中的or而不用(8)中的and,就隱含他不知道到底是q。為真還是q:為真,用公式表示即是:{Pp,P~p,Pq,P`q}。
三、情態(tài)隱喻的數(shù)量/Q原則闡釋
回到我們在文初提到的例子,當某人無意識地認為存在某一命題,如"Mary has left"時,他通常以明確的主觀情態(tài)形式(explicit subjective)如(14)、或者以明確的客觀情態(tài)形式(explicit objective)如(15),或者以其他的一些高值(high value)表達式如(12)、(13)來表達這一命題形式。使用這些情態(tài)隱喻表達式的結(jié)果是,講話人以高值的形式把他們的主觀觀點裝扮成客觀的非情態(tài)隱喻命題(11)本身,或者使命題看起來好象是客觀的,以此來突出、強調(diào)自己的觀點?!耙簿褪钦f,如果你認為可能'Mary has left',但你選用了高值的表達式,如'I am certainMary has left','It is certain that Mary has left','Ma-
ry has certainly left'或者;Mary must have left',這表明你對此事還不肯定?!边@是什么原因呢?
(11)Mary has left.
(12)Mary certainly has left.
(13)Mary must have left.
(14)I am certain that Mary has left.
(15)It is certain that Mary has left.
根據(jù)霍恩的Q原則,(11)中的零形式分別和(12)、(13)中的certainly,must形成霍恩等級中的強項和弱項,說話人選用了(12)、(13),而不選用(11),根據(jù)Q原則中的“如果用了數(shù)量等級右邊的成分,也就是弱項,就隱含左邊的強項成分不成立”,即表明說話人不確信(11)是否為真。根據(jù)萊文森的數(shù)量原則和“分句會話含義”(clausal impli-cature),我們可以認為(11)在某種情況下相當于(16)或者(17)。
(15)It am aware that Mary has left.
(17)It is factual that Mary has left.
也就是說,(14)可以看成復(fù)雜表達式p,它包含一個內(nèi)嵌句q:Mary has left;p既不衍推也不預(yù)設(shè)q,當p為真時,q不一定為真,當q為假時,p不一定為假。但是當說話人把certain換為aware時,也就是說整個句子換成了(16),它既能衍推也能預(yù)設(shè)q:只要(16)為真,q必為真;當q為假時,(16)必為假。Certain和aware大致同樣簡短,而且同屬一個詞類,在句法也是可以替換的,所以(16)可以看成r。這樣說話人不用r,而用(14)p,就隱含他不知道q即(11)Mary has left是否為真。同理(15)可以看成復(fù)雜表達式p,它包含一個內(nèi)嵌句q:Mary hasleft;p既不衍推也不預(yù)設(shè)q,當p為真時,q不一定為真,當q為假時,p不一定為假。但是當說話人把certain換為factual時,也就是說整個句子換成了(17),它既能衍推也能預(yù)設(shè)q:只要(16)為真,q必為真,當q為假時,(17)必為假。Certain和factual大致同樣簡短,而且同屬一個詞類,在句法上也是可以替換的,所以(17)可以看成r。這樣說話人不用r,而用(15)p,就隱含他不知道q,即(11)Mary has left是否為真。
四、結(jié)束語
說話人用這種高值客觀化表達不確定的心理原因主要是說話人基于減輕自身的心理承受量以及對聽話人的考慮:通過較長的有標記的(marked)表達式,說話人在傳遞最大化的內(nèi)容的同時,也有標記地隱含了某種程度的猶豫。這種最大化的信息增強了聽話人可接收的信息量,在照顧說話人的心理需要的同時也為聽話人省了力。主觀觀點以客觀化的外衣出現(xiàn),一方面為聽話人省了力,使聽話人體察這種客觀化所傳遞的不確定含義;另一方面也大大削弱了說話人的話語語力,減輕了說話人的責任與心理承受量。這種主觀觀點客觀化的含義可以通過Q/數(shù)量原則來解釋。這正是霍恩把他的Q原則稱為“基于聽話人的信息內(nèi)容最大化經(jīng)濟原則(audior's economy principle aiming to maximize information)”,而萊文森把他的數(shù)量原則稱為“充足信息量原則”或聽話人省力原則的原因。
[責任編輯霍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