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偉
[摘要] 網絡輿情呈現的影響力日趨增加,已滲入到政府政策發(fā)布與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層面,但種種負面評論或損害國家安全與社會穩(wěn)定的虛假信息也隨之而來,正確引導網絡輿情已成為維護社會安定的重大課題。
[關鍵詞] 網絡輿情 現狀 引導
所謂網絡輿情指的是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通過網絡圍繞中介性社會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民眾對公共問題和社會管理者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tài)度、信念和價值觀。它是較多民眾關于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tài)度、意見和情緒等等表現的總和。
一、我國網絡輿情的現狀
1.網絡輿情的正面效應
(1)網絡輿情有利于真實民意的充分發(fā)泄和對政府對群眾心聲的準確把握。我國是世界最大的互聯(lián)網市場,在網絡公共空間,尤其是網絡論壇,網民就時事發(fā)表看法,展開爭論,網絡民意由于其生存空間的虛擬性,使得民意主體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心聲。
(2)網絡輿情能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有利于擴大公眾的參與權,提高公民的主人公地位。從整體上說,無論是哪一種網絡輿情的出現,均體現了網民對國家的前途命運和社會的公共事務的關心,也體現了網民參與意識和主人翁精神的日益增強。在信息時代,網絡輿情逐漸成為政府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一個重要渠道。
(3)通過意見領袖能沖淡一些情緒型過激言論,有利于緩解漸趨緊張的社會矛盾。在網絡論壇中有一大批的“輿論領袖”,他們的文字表達能力強、分析問題深刻、有獨特見解,他們的言論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其他網民的看法。因此,由他們所引導的健康、理性的言論能控制一些負面的影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4)網絡輿情能促進對政府官員的監(jiān)督、提高社會的透明度,有利于約束不良之風。網絡輿情在督促政府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網民參與的普遍性和不受控制性,使得網絡輿情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儼然一張群眾監(jiān)督的“天網”,使很多公共權力的運作被置于陽光之下,從而有利于促進社會透明度的增加和良性發(fā)展和政府信息公開的進一步透明化。
2.網絡輿情的負面效應
(1)網民的情緒化導致網絡暴力頻繁出現。由于發(fā)言者身份隱蔽,并且缺少規(guī)則限制和有效監(jiān)督,有些人在面對困難和問題時,會產生焦慮、困惑、不滿的情緒,從而把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作為不良情緒的宣泄空間,針對一些事件發(fā)表和散布一些不合實際、不負責任、片面、偏激、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言論。之后,網民們往往通過“人肉搜索”公開成群結隊評論,導致鋪天蓋地的輿論暴力,甚至通過各種方式侵入當事人的生活,給當事人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困擾。
(2)網絡“把關人”缺失導致網絡虛假信息泛濫。網絡傳媒由于缺少“把關人”對信息進行篩選過濾,虛假信息和謠言在網上大量聚集,因此網絡輿情形成的信息來源千姿百態(tài)、良莠不齊,干擾了網民的正確判斷,甚至于擾亂了正常的社會秩序。
(3)“意見領袖”的惡意引導引發(fā)“蝴蝶效應”?!耙庖婎I袖”是直接使網絡本身成為“放大”事件的最佳載體。一些“民運”分子以及“臺獨”、“藏獨”、“疆獨”等分裂勢力在網絡上以各種面目出現,他們建立網站和專門機構,雇用網絡寫手,制造和利用網絡謠言,對社會熱點難點和敏感新聞進行炒作,直接影響網民思想,使網絡輿情顯得異常復雜。
二、網絡輿情的規(guī)范與引導
1.建立公開透明、及時有效的政府信息發(fā)布制度。各級政府應建立功能齊全的政府網站,注重網站的維護工作,提高處理事件的效率,把握網絡媒體的發(fā)展規(guī)律,主動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在突發(fā)事件的信息發(fā)布和評論上,盡量要采取“高容量、低密度”原則?!案呷萘俊笔侵概兜男畔热荼M量周全,最大限度壓縮不同立場網民繼續(xù)質疑的空間。那種與網民一來一回的網絡論戰(zhàn)是化解輿論矛盾的大忌?!暗兔芏取笔侵感畔⑴洞螖狄?因為每次新的信息披露都是新的炒作源頭。
2.建設好一些主流的媒體網站。2000年9月10日至13日,新華社網絡新聞宣傳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要迅速提高網絡新聞宣傳工作水平,更好地完成黨中央賦予新華社的正確引導網上輿論的神圣使命。對本論壇的輿論進行引導和對其他兄弟論壇進行引導,以突出其主流地位,是主流論壇的輿情引導的兩個重要方面。由新華社主辦的新華網是中國最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重點網站。權威、準確、及時的報道和評論幫助網民把對社會熱點難點的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也充分發(fā)揮了主流媒體網站的輿情引導作用。
3.培養(yǎng)網絡論壇的“意見領袖”。“意見領袖”是一把“雙刃劍”,在網絡社會中發(fā)揮著不容小艦的作用。需要在一些較有影響力的論壇中,培養(yǎng)論壇的“意見領袖”,讓“意見領袖”多一些建設性意見,少一些破壞性意見,利用“意見領袖”來引導網上輿論,強化主流言論,孤立非主流言論。
4.從技術上防范有害輿情的傳播。智能型自動控制、過濾軟件系統(tǒng)可以過濾屏幕上出現的敏感文字和不良網站,這種強制性的控制方法能夠極為有效地杜絕不合法或不健康的言論。此外,論壇版主發(fā)現違規(guī)言論與此言論的上傳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可稱作“合理時間”,利用網絡技術版主可以通過自己的處理器刪除或者修改違規(guī)言論,并對發(fā)言者提出勸誡和警告,版主所要做的就是盡早鑒別和篩選,盡量縮短這個“合理時間”,減少其負面影響。
5.提高網絡道德,強化自律機制。在網絡這樣一個魚龍混雜的環(huán)境中,網民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因此積極引導、教育廣大網民文明上網,提高網民的道德品質,加強網民的自律教育已成為提升網民道德品質的關鍵。網民應以自身的實際行動積極抵制網上不良信息,力求把網絡建設成為傳播先進義化、塑造美好心靈的陣地。
綜上所述,網絡輿情作為新生事物它的發(fā)展既有利又有弊,在促進社會良性發(fā)展的同時也有可能給社會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們應該在清楚了解我國網絡輿情的現狀的前提下積極加以引導,使之朝有利于社會和諧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2009年7月第24次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OL].
[2]王來華.輿情研究概念——理論、方法和現實熱點[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3]中共中央宣傳部輿情信息局.輿情信息工作概論[M].北京:學習出版社,2006.
[4]樓玲娣,周小斌.網絡輿情的運行狀態(tài)分析[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09.2.
[5]張帥.論網絡輿論監(jiān)督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D].濟南: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