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偉
1特征特性
1.1農(nóng)藝性狀。黑農(nóng)48,品種來源:哈90-6719×綏90-5888,由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大豆研究所培育,原代號:哈98—3958,2002年經(jīng)黑龍江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推廣。該品種為亞有限結(jié)莢習性,長葉,紫花,灰色茸毛,莢熟淺褐色。株高80—95cm,主莖17節(jié),有分枝。子粒圓形,黃色有光澤,種臍黃色,百粒重22-25g。蛋白質(zhì)含量44.71%,脂肪含量19.05%。生育期118天。需活動積溫2350℃。中抗灰斑病及花葉病毒病。是目前我市推廣種植高蛋白品種之一。
1.2產(chǎn)量表現(xiàn)2001—2002年區(qū)域試驗,平均公頃產(chǎn)量2620.5kg,較對照品種“合豐25號”和“綏農(nóng)14號”平均增產(chǎn)7.4%;2003年生產(chǎn)試驗,平均公頃產(chǎn)量2600.0kg,較對照品種“綏農(nóng)14號”增產(chǎn)12.0%。
2栽培技術(shù)
2.1種子選用及播前處理,播前種子要進行精選,種子純度不低于98%,發(fā)芽率不低于90%,水分低于13%。
2.1.1種子包衣。播種前用8%甲多種衣劑1:50包衣,防治地下害蟲,二條葉甲和根腐病。
2.1.2藥劑拌種,35%甲基硫環(huán)磷乳油按種子量的0.5%拌種,也可以用鉬酸銨拌種;土壤有效含量小于0.15mg/kg時,1kg種子用0.5g鉬酸銨溶于20mL水中,噴灑在豆種上混拌均勻,陰干后播種。
2.2適時耕作,合理密植。大豆前茬最好是玉米。在平播大豆無深松基礎(chǔ)的地塊,進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為18—20cm,翻耙結(jié)合:無大土塊和暗坷垃,1平方米耕層內(nèi)直徑大于5cm土塊少于5個,耙茬深度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伏、秋翻或耙茬深松地要達到待播狀態(tài),有深翻深松的地塊,可進行秋耙茬,撿凈根茬。
2.3施肥。生產(chǎn)上常于播種同時施用種肥,原則上以磷為主,配合施氮。在基肥中應(yīng)以農(nóng)家肥為主,一般用量2t/667平方米,最好再混合施入lOOkg過石,以增加磷的成分。追肥要結(jié)合大豆生育期具體情況施用,在大豆生長較弱時,二遍地全鏟后趟前追施氮肥,施用尿素37-74kg667平方米,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大豆前期長勢較差時,在大豆初花期施用尿素10kg,同時加入磷酸二氫鉀1.5kg溶于500kg水中噴施。
2.4選擇適宜播期,尚志生態(tài)區(q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這一時期土壤5cm土層內(nèi)溫度穩(wěn)定在6—10℃。
2.5田間管理
2.5.1間苗:分兩次進行,第1次間苗,第2次定苗,同時除掉苗眼草,結(jié)合進行松土培根。
2.5.2中耕:結(jié)合最后一次趟地,要培土到植株根部,以防倒伏,同時也可以起到抗?jié)匙饔谩?/p>
2.5.3化學草:①在大豆播種后出苗前,1公頃用50%乙草胺乳油2000—2500mL噴霧。②在大豆出苗后,雜草2-4葉期,防除禾本科雜草,1公頃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mL。③防除闊葉雜草,1公頃用25%虎威、龍威、胺草醚、氟磺隆、草醚、北極星等水劑1000—1500mL,或用44%克莠靈劑2000mL。④田間灌溉。一般苗期需水較少,約占總需水量的20%左右,開花結(jié)莢期需水量較大,約占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50%以上,鼓粒期吸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
2.6收獲采用人工收割時,在莢熟期進行,此期間大豆植株上葉子大部分脫落,個別莢仍呈青,大部分變黃。